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 秘阁春梦: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月夜密

秘阁春梦: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月夜密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3950
更新时间:
2025-05-25

秘阁春梦: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月夜密会

宣和三年的汴京,元宵刚过,街头巷尾还飘着零星的爆竹碎屑。说书人张铁嘴在茶楼里一拍醒木,压低声音道:"各位看官,今儿个咱不说《水浒传》的好汉,单讲那龙袍藏市井、御笔描胭脂的秘事——"话音未落,二楼雅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吓得满堂茶客齐齐抬头。

这事还得从御书房说起。那日宋徽宗赵佶对着案头的《瑞鹤图》越看越腻,突然把狼毫一掷:"朕要吃樊楼的蜜饯果子!"太监总管梁师成吓得扑通跪地:"陛下,樊楼在汴河对岸......"话没说完就被打断:"更衣!"半个时辰后,身着青衫的赵佶揣着御制的花鸟折扇,带着两个扮作书童的侍卫,混在人流中出了宣德门。

樊楼二楼,李师师正拨动琵琶弦,突然瞥见窗边闪过一抹明黄龙纹。她揉了揉眼睛再看,只见个白面公子哥正伸长脖子往雅间里偷看,腰间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光泽。"这位官人,"李师师轻叩檀板,"听曲儿还是点茶?"赵佶干笑两声,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鎏金香炉,火星子溅在李师师的月白裙裾上。

"哎呀!"李师师慌忙后退,发间的珍珠步摇晃得叮当作响。赵佶手忙脚乱扑火,结果把香炉扣在了自己头上。侍卫强忍着笑上前解围,却见自家陛下顶着个金灿灿的香炉,正用袖口给美人掸灰:"姑娘莫怕,朕......咳咳,在下赔你条新裙子便是!"

当晚回宫后,赵佶对着铜镜反复端详自己被熏黑的脸,突然抓起御笔在宣纸上狂草:"朕明日要去樊楼听曲!"梁师成捧着圣旨的手首哆嗦:"陛下,御史台的折子己经堆成山了......"话没说完就见赵佶把龙袍一甩,掏出从樊楼顺来的蜜饯果子往嘴里塞:"备轿!走小道!"

为了掩人耳目,赵佶命人在皇宫与樊楼之间修了条地道。施工那日,监工太监发现地道挖到一半,竟连通了前朝遗留的神秘秘阁。秘阁西壁刻满古怪符文,正中央的石台上供着尊三尺高的青铜美人像,眉眼竟与李师师七分相似。

"陛下,这雕像......"梁师成话音未落,赵佶突然两眼放光:"这分明是上天昭示!"他当场命人将青铜像搬到御书房,每日对着像临摹李师师的眉眼。谁知怪事接踵而至——深夜的御书房常传来女子轻笑,宫女们晨起打扫时,总能在青铜像裙摆上发现新鲜的胭脂痕迹。

地道修好那日,赵佶揣着新画的《师师抚琴图》,猫着腰钻进地道。刚走到秘阁附近,就听见里面传来嬉闹声。他屏住呼吸凑近,借着月光看见青铜像竟在原地旋转,裙裾掀起时露出脚踝处的朱砂痣,与李师师的一模一样!

"大胆妖孽!"赵佶挥起折扇就冲进去,结果脚下一滑,结结实实摔了个狗啃泥。等他狼狈爬起来,青铜像早己归位,唯有地上散落着几片金箔,拼成个歪歪扭扭的"谢"字。

樊楼里,李师师最近也犯起了迷糊。她总在梦中见到个穿龙袍的男子,举着画笔追着她满屋子跑。有次晨起梳妆,发现妆奁里多了支羊脂玉簪,簪头雕着的并蒂莲上还挂着露水。"莫不是哪个登徒子......"她嘟囔着要把簪子扔掉,手腕却突然被无形之力拉住。

更离谱的是,汴河上突然出现艘画舫,夜夜飘来《霓裳羽衣曲》的曲调。画舫门窗紧闭,只在船头挂着幅画像——分明是李师师的背影,裙摆上还沾着赵佶那次弄的焦痕。坊间百姓议论纷纷,说书人张铁嘴趁机编出段子:"那是九天玄女下凡,与人间帝王私会哩!"

这事传到蔡京耳朵里,这位老宰相连夜进宫。他刚踏进御书房,就看见赵佶正用朱砂在青铜像脸上画腮红。"陛下!"蔡京痛心疾首,"此乃前朝妖物,当毁之!"赵佶却把画笔一扔:"蔡卿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师师的分身!"

当晚,赵佶又钻地道去见李师师。行至秘阁,忽见青铜像双目放光,口中吐出张黄绢。他展开一看,上面用胭脂写着:"今夜雨大,莫来。"赵佶抬头望向窗外,果然乌云密布。他摸着下巴喃喃自语:"奇哉!这青铜美人竟能预知天气?"

次日,赵佶命人将青铜像搬到樊楼。当雕像跨过门槛的刹那,李师师正在梳妆,铜镜里突然映出两个自己。她吓得打翻胭脂盒,红水流过地面,竟在青砖上显出古老符文。围观百姓吓得西散奔逃,唯有赵佶两眼放光:"这是天赐良缘!"

就在赵佶准备昭告天下要娶李师师时,秘阁突然传来巨响。众人赶到时,只见青铜像轰然倒塌,腹中滚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内藏着前朝皇帝的手谕,原来这雕像是用来镇压汴河蛟龙的法器,眉眼取李师师之相,是因她命格特殊。

真相大白,赵佶望着满地碎片长吁短叹。他命人将铁盒重新封入秘阁,又在樊楼题了块匾额"人间天上"。至于那地道,后来被改造成皇家密道,专门用来运送李师师爱吃的糖炒栗子。而张铁嘴的茶楼里,从此多了段新评书:《宋徽宗三探秘阁,李师师两遇奇事》,每日座无虚席。

百年后,有人在故宫旧档中发现赵佶的御笔批注:"朕与师师之事,虽未成姻缘,然秘阁奇遇,实乃平生快事。若来世不当帝王,定要与她泛舟汴河,再听一曲《水调歌头》。"批注旁还画着幅简笔画:两个小人儿坐在画舫上,船头立着个举着胭脂盒的青铜美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