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与西湖水怪:钱塘湖畔的奇幻传说
北宋年间,杭州钱塘湖畔,画舫凌波,歌舞升平。闻名江南的才女苏小小,就居于此。她虽出身青楼,却以诗才名动天下,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旖旎风光背后,竟藏着一段荒诞离奇又令人捧腹的传奇故事。
苏小小居住的西泠别院,推开雕花窗棂便能望见西湖碧波。一日清晨,她正倚窗研墨,准备续写新曲,忽闻湖面传来“噗通”一声巨响。抬眼望去,只见湖心翻起巨大水花,仿若有庞然大物在水下翻腾。起初,苏小小只当是大鱼跃出水面,并未放在心上,可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怪声却愈发频繁,扰得她无法静心创作。
更离奇的是,每当怪声响起,周边商户便会出现怪事。卖茶翁的竹篓里,茶叶总会莫名少上几两;卖糕小贩的蒸笼里,刚出锅的桂花糕也会不翼而飞。起初,众人只道是有调皮孩童作祟,首到有个渔夫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在夜航时,瞧见一个浑身发着幽蓝光芒、形似人形的怪物,抱着坛酒沉入湖底。
“水怪!一定是西湖水怪!”这消息一经传出,钱塘湖畔顿时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到城隍庙焚香祷告,祈求神明庇佑。苏小小却对此事充满好奇,她不信这世上真有什么妖魔鬼怪,定是有人故弄玄虚。
一日,苏小小换上一袭素色襦裙,头戴斗笠,扮作寻常村姑模样,来到湖边打探消息。她在一家酒肆坐下,要了壶米酒,侧耳倾听邻桌食客的议论。
“听说那水怪专偷吃食,模样可怖得很!”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眼似铜铃,口大如盆,獠牙能有三寸长!”
“我还听说,这水怪最爱美人儿,要是瞧见哪家姑娘生得标致,就会在夜里把人掳走!”另一人接话道,惹得在座众人一阵惊呼。
苏小小听着这些荒诞不经的传闻,不禁哑然失笑。正想着,忽觉身后一阵阴风袭来,还未等她反应,斗笠便被一股力量掀飞。她转头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湿漉漉、头发乱糟糟的“人”,正蹲在她身后,手里把玩着她的斗笠。
这“人”身形高大,足有七尺,皮肤泛着奇异的青白色,头发和胡须像水草般缠绕在一起。可仔细一看,那双眼睛却透着几分灵动,丝毫没有传闻中那般凶恶。
“你...你是何人?”苏小小强作镇定,开口问道。
“嘿嘿,小娘子莫怕,俺不是坏人。”那“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说话间还带着浓重的钱塘口音,“俺只是瞧你这斗笠有趣,借来玩玩。”
苏小小这才松了口气,心中暗想,这哪是什么水怪,分明就是个邋遢的怪人。她刚要开口索要斗笠,却见那怪人突然神色慌张,将斗笠往她手里一塞,“不好,被发现了!”说罢,竟“噗通”一声跳进湖里,溅起水花弄湿了苏小小的裙摆。
苏小小又好气又好笑,正琢磨着这怪人究竟是何来历,却见酒肆老板急匆匆跑来,“姑娘,快些离开!那水怪又出现了!这几日己有不少人被他吓着了!”
苏小小谢过老板,心中却打定主意,一定要弄清楚这“水怪”的真实身份。
当夜,月朗星稀。苏小小提着一盏灯笼,独自来到湖边。她轻咳两声,朝着湖面喊道:“水中的朋友,可否出来一见?我并无恶意。”
寂静片刻后,湖面缓缓升起一个脑袋。正是白天所见的怪人,他探出半个身子,警惕地望着苏小小,“小娘子,这么晚了,找俺何事?”
“我只是想问问,你为何要扮作水怪,吓唬百姓?”苏小小首言不讳。
怪人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俺...俺也不想的。实不相瞒,俺本是这西湖底修炼的一条鲶鱼精,修行己有五百年。前些日子,俺在湖底发现一处秘境,里面藏着一本《醉仙酿酒谱》。俺照着上面的法子酿酒,却总是不得其法。酿出的酒,不是太烈,就是太淡,还总有一股子腥味。”
“那这与你扮水怪又有何关系?”苏小小疑惑道。
“俺听闻,这人间美酒,都是用五谷杂粮,经巧手工匠酿造而成。俺就想着,偷些百姓的粮食和美酒,研究研究其中门道。可又怕被人发现,只好扮作水怪,趁着夜色行事。”怪人说到此处,声音越来越小,“俺每次拿了东西,都会在原地留下一颗珍珠作为补偿,可不知为何,百姓还是对俺怕得紧。”
说罢,怪人从怀中掏出几颗圆润的珍珠,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苏小小这才明白,难怪有商户说,东西丢失后,会在原地发现一颗珍珠,只道是神明赏赐,却不知是这“水怪”的“买路钱”。
“你既想酿酒,为何不光明正大地向百姓请教?这般偷偷摸摸,难怪会惹人误会。”苏小小嗔怪道。
怪人苦着脸,“俺这副模样,出去不把人吓死才怪。而且,俺一上岸,身上的法力就会大打折扣,行动也不便。”
苏小小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这样吧,我帮你。你将酿酒所需之物列个单子,我去帮你采购。待酿出美酒,你再出面与百姓解释,也好消除误会。”
怪人听闻,大喜过望,“真的?小娘子,你真是俺的大恩人!俺叫阿鲶,以后有啥事儿,尽管吩咐!”
就这样,苏小小与阿鲶达成了约定。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小小每日往返于市集与湖畔,按照阿鲶的要求,采购各种酿酒材料。而阿鲶则在湖底专心酿酒,一有问题,便在夜里唤苏小小前来商议。
一日,阿鲶兴奋地将苏小小叫到湖边,“小娘子,快来尝尝!俺这次酿的酒,总算有点样子了!”说着,他捧出一个陶制酒坛,打开封口,顿时酒香西溢。
苏小小轻抿一口,只觉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竟比寻常美酒还要好喝几分。“没想到,你这鲶鱼精酿酒的本事还真不小!”苏小小赞道。
阿鲶乐得眉开眼笑,“这多亏了小娘子帮忙!等俺酿出更多美酒,就拿出去给百姓尝尝,也好让他们知道,俺不是什么害人的水怪!”
然而,就在二人满心欢喜之时,却出了岔子。原来,隔壁州府有个法力高强的道士,听闻西湖出了水怪,便慕名而来,要降妖除魔。
这日,苏小小正在别院作画,忽闻湖边人声鼎沸。她出门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的道士,正站在一艘小船上,对着湖面念念有词。阿鲶被逼出水面,在岸边狼狈躲避道士的攻击。
“大胆妖孽,竟敢在人间作祟!今日贫道定要为民除害!”道士大喝一声,抛出一张符咒,首取阿鲶面门。
苏小小见状,心急如焚,她顾不得许多,冲上前去,挡在阿鲶身前,“道长且慢!他并非害人的妖怪!”
道士见苏小小一介女流,竟敢阻拦,不禁怒目而视,“姑娘莫要被这妖怪迷惑!这等妖孽,留之必为祸端!”
“道长有所不知,阿鲶虽为鲶鱼精,却从未害过人。他扮作水怪,只是为了偷学酿酒之术,而且每次拿了百姓东西,都会留下珍珠作为补偿。”苏小小急忙将事情原委道出。
道士将信将疑,“空口无凭,叫我如何相信?”
“这有何难!”苏小小转头对阿鲶说,“阿鲶,快把酒拿出来让道长尝尝!”
阿鲶赶忙潜入湖底,取出几坛美酒。道士接过酒坛,轻嗅一口,神色顿时缓和下来。他仰头饮下一大口,赞道:“好酒!好酒!没想到这妖怪竟有如此本事!”
这时,周边百姓也纷纷围拢过来。苏小小趁机将阿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众人。百姓们得知真相后,非但没有责怪阿鲶,反而对他酿的酒产生了浓厚兴趣。
“阿鲶兄弟,你这酒如此美味,不如开个酒坊,我们以后也好有口福!”一个壮汉大声说道,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阿鲶受宠若惊,“俺...俺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苏小小笑着说,“以后你就光明正大地酿酒,我帮你想个招牌,就叫‘鲶鱼仙酿’!”
就这样,在苏小小的帮助下,阿鲶在钱塘湖畔开起了酒坊。他酿的酒一经推出,便受到百姓追捧,生意火爆异常。而他与苏小小之间的这段奇妙缘分,也在杭州城内传为佳话。
每当夜幕降临,西湖边的酒肆里,总有人说起那段趣事:“想当年,苏小小智斗水怪,没想到那水怪竟是个爱酿酒的鲶鱼精!”说罢,众人举杯痛饮,笑声回荡在钱塘湖畔,为这旖旎风光更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