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 花蕊夫人的“预言诗”:后蜀皇宫里的神秘谶语

花蕊夫人的“预言诗”:后蜀皇宫里的神秘谶语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4264
更新时间:
2025-05-25

花蕊夫人的“预言诗”:后蜀皇宫里的神秘谶语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的深秋,成都皇宫内的芙蓉花却开得格外妖冶。红墙黄瓦间,层层叠叠的粉白花瓣如胭脂染就的云霞,暗香浮动中,一场诡谲又荒诞的闹剧正悄然拉开帷幕。

花蕊夫人轻捻罗帕,倚在九曲回廊的朱漆栏杆上。她身着蜀锦织就的月华裙,裙摆绣着金线勾勒的芙蓉纹样,鬓边一朵新摘的白芙蓉与肌肤相映,更衬得她眉目如画。这位后蜀主孟昶最宠爱的妃子,不仅生得倾国倾城,更以才名冠绝蜀中,宫中人人皆知,花蕊夫人的诗词信手拈来,连带着蜀地文风都愈发绮丽。

“娘娘,枢密使王昭远大人求见。”小宫女怯生生的声音打断了花蕊夫人的思绪。她微微蹙眉,王昭远一向趾高气扬,此时前来,怕是又有什么要事。

王昭远大摇大摆走进来,锦袍玉带,腰间还悬着一把镶金错银的宝剑,活像戏台上的武生。他一抱拳,声音洪亮:“娘娘,臣有要事相商!近日坊间传言,说是有人在锦江畔拾得一首怪诗,诗中竟预言了我大蜀国运!”

花蕊夫人来了兴致,挑眉问道:“哦?竟有这等事?说来听听。”

王昭远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念道:“‘十西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您听听,这诗分明是说我蜀地将士软弱无能!臣以为,定是宋人的阴谋,想扰乱我军心!”

花蕊夫人听完,忍不住“噗嗤”一笑。她素手轻摇团扇,笑道:“王大人,这诗写得有趣,不过单凭一首不知出处的诗,就说是宋人阴谋,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王昭远涨红了脸,争辩道:“娘娘有所不知,这诗出现得太过蹊跷。而且……而且臣昨夜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说此诗与娘娘有关!”

这话一出,满室皆惊。花蕊夫人手中团扇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她轻笑:“王大人这梦做得稀奇,难不成我还能未卜先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喊道:“陛下驾到!”

后蜀主孟昶身着明黄龙袍,慢悠悠走了进来。他生得丰神俊朗,只是眉眼间透着几分慵懒。孟昶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而后笑道:“爱妃,朕听说了那首怪诗,你才思敏捷,不如也作一首,压压这晦气?”

花蕊夫人盈盈下拜,略一思索,开口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西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王昭远更是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道:“娘娘……这……这诗怎与那首一模一样?”

孟昶也愣住了,他盯着花蕊夫人,眼中满是疑惑:“爱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花蕊夫人不慌不忙,福了福身,说道:“陛下,臣妾也不知为何,方才话到嘴边,便成了这首诗。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话让整个宫殿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起来。孟昶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他虽沉迷享乐,但也知道如今大宋势力渐强,对后蜀虎视眈眈,这首诗的出现,实在太过诡异。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时,御膳房的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喊道:“不好了!御膳房的井水一夜之间全变成了红色,跟血水似的!”

这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整个皇宫陷入了混乱。有人说这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后蜀将有大祸临头;也有人说这是花蕊夫人的“预言诗”引发了上天的警示。

孟昶坐不住了,他立刻下令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而花蕊夫人则被软禁在椒房殿,说是保护,实则是监视。

椒房殿内,花蕊夫人倚在榻上,看着窗外的芙蓉花。她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呢喃:“这出戏,才刚刚开始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花蕊夫人的“杰作”。数月前,她通过蜀中商人得知,大宋皇帝赵匡胤野心勃勃,誓要统一天下。后蜀虽偏安一隅,但也难逃一劫。花蕊夫人深知孟昶沉迷酒色,朝中大臣大多庸碌无能,后蜀根本无力抵抗宋军。

于是,她暗中安排亲信,在锦江畔散布那首“预言诗”,又买通王昭远身边的人,让他做了那个“怪梦”。至于御膳房井水变红,不过是她命人在井中倒入了朱砂。她这么做,就是想让孟昶和朝中大臣警醒,可惜,她高估了他们。

朝堂上,大臣们争论不休。有人提议向大宋求和,割地赔款;有人则主张出兵抵抗,王昭远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陛下,臣愿率大军出征,定叫宋军有来无回!”

孟昶最终听信了王昭远的话,任命他为统帅,率军抵抗宋军。王昭远出征那日,骑着高头大马,腰悬宝剑,威风凛凛。他还效仿诸葛亮,手持羽扇,对送行的人说:“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王昭远空有大话,毫无军事才能,面对宋军的进攻,一触即溃。宋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兵临成都城下。

孟昶望着城外的宋军营帐,绝望地叹了口气。他想起了花蕊夫人的“预言诗”,心中懊悔不己。最终,他不得不开城投降,后蜀灭亡。

城破那日,花蕊夫人被宋军押解着离开皇宫。她回头望着曾经生活多年的地方,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路过芙蓉花树时,她摘下一朵花,轻声吟道:“西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人们这才知道,花蕊夫人不仅能预言,更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而她精心策划的这场“预言诗”闹剧,也成为了一段被历史尘封的风流野史,偶尔在蜀中百姓的茶余饭后被提起,带着几分神秘,几分搞笑,还有几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