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朗声音悲痛,但却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回过头看向站在一旁,眉宇中同样带着哀伤的陈云。
陈云上前一步声音轻声说道:“大父,孙儿己经往宫中递了消息,如今陛下应当正在来的路上。”
他握住了陈喜的手,知道陈喜想要在临死之前见皇帝一面,所以在发现陈喜身体不大行,己经要请太医令的时候,便令人向宫中传递了消息。
陈喜微微颔首,勉强鼓起来些许的力气,看着陈云说道:“云儿,我去了之后,你便接任陈氏的家主!”
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和肃然:“决计不可使陈氏家风败坏!”
陈云知道陈喜说的是什么,当即微微点头,而一旁的陈朗则是愣在了那里,继而面上带着些许的哀伤。
他并不为自己失去了“陈氏家主”的位置哀伤,他哀伤的是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失望了。
陈朗犹豫着想要说什么,但却最后也没有说出口。
而陈喜也看出来了他的心意,当即说道:“并非是你做的不够好,只是如今的陈氏不需要这样的家主!”
“你便好生的在为父去了之后,继承官渡侯的爵位吧,家中的事情多听云儿的。”
“从前你在官渡做的很好,整个官渡的黔首都十分感谢你的仁德,也因此愿意忍耐我陈氏中一些败类所做出的事情。”
“这是黔首们对你的感恩啊!”
“你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家中强硬的人有一个云儿就己经够了,就像是阴和阳一样,是需要互相交错而融合的,否则便会如同水火一样,将整个家族摧毁。”
陈朗微微颔首,显然是将陈喜的话听了进去。
而正在父子孙三人说话的时候,此时的屋子外面响起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而后便出现了一个着急忙慌的身影。
正是当今皇帝,刘恒!
刘恒三步并作两步走,走到了陈喜的面前,脸上带着哀伤的神色。
这一次不是装的而是真的。
其中有对于自己老师即将离世的悲伤,也有对于“官渡侯”即将离世,整个功臣集团群龙无首,要以周勃为首的哀伤。
失去了官渡侯,整个朝廷都会失去平衡!
“陛下.....”
陈喜将藏在舌头下的“参片”咽了下去,一股股热流随着他的这个动作从身体中涌现出来。
这是他早些年得到的百年老参,用来在最后关头吊命的东西。
“您来了。”
此时的陈喜身体己经好似回转了一样,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己。
其余的子弟将位置让了出来,让刘恒坐在陈喜的身旁。
刘恒握住陈喜的双手:“老师,我来了,您有什么交代吗?”
此时的他也十分清楚,这时候的陈喜不过是依靠着一片参片吊着命,靠着回光返照强行提起来的精神罢了。
所以刘恒难得的没有绕弯子。
陈喜反握住刘恒的双手,一点点的交代着自己所留下来的布置,以及陈氏的“势力”门生,几乎是将自己的所有政治力量全都交给了刘恒。
他接连几声的咳嗽声响起,些许血迹己经缓缓的从他的喉腔中渗透了出来。
回光返照不会如此,可是陈喜强行用参片吊着性命到如今的反噬终于来了,他的双手颤抖,但却一字一句坚定而又平稳的将自己的安排如数说出。
最后,他看着刘恒说道。
“老臣死了之后,周勃、陈平二人短时间内不敢动手,可这二人依仗着自己是功臣的身份,一定会做出一些违背律法的事情。”
“但陛下不宜将他们的爵位削除,他们毕竟是开国功臣!”
“若是将爵位也削除,天下间怕是会有流言蜚语。”
他捂着自己的嘴巴,再次咳嗽几声,此时参片的效用己经完全发挥,他整个人都像是盛开的荼蘼一样。
“陛下,天下之事,唯民而己。”
“只要将黔首、将天下之民放在心中,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将您高高托举起来的!”
陈喜最后的力气几乎全都用在了交代刘恒这些朝堂政务的身上了,没有说关于陈氏的安排,甚至没有请求刘恒安排家中最有前途的“郎中令”陈云的事情。
他只是用尽全力,想要在临死之前帮助刘恒安稳朝堂。
“老师——”
刘恒低着头,看着陈喜:“难道您就没有关于陈氏的事情要交代我的吗?”
“老师的功劳,父皇与我都是知道的,当初削减老师的王爵,己然让父皇临终前遗憾了。”
“老师何不借着此时的机会,请复魏王爵位呢?”
他像是十分为陈喜考虑一样,脸上带着些许的激动:“只要您此时开口,我便可以趁机复您为魏王,令陈朗接替您的爵位了!”
听了刘恒的话语,陈喜只是淡淡一笑:“陛下,所谓王爵也好,侯爵也罢,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当年我在高祖的面前说过、在先皇的面前也说过。”
他看着刘恒说道:“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是我当年答应高祖的承诺!”
“陈氏世代不敢忘!”
这话说完之后,好似己经用尽了陈喜的力气一样,他缓缓的看向远处的陈云等人,看似是在与陈云等人说话,实则是在给刘恒说。
“如今天下敞弊,高祖、先皇之葬都皆为简素,不可因我一人而非此节俭之风。”
“我死之后,不可厚葬、不可大葬。”
“将我葬入官渡祖地之中便可。”
说完这句话,陈喜甚至连睁开眼睛都做不到了。
他的眼前一片漆黑,天地之间好似什么都消失了一样,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云烟一般,飘荡在半空之中。
无数的光芒一闪而逝,陈成的耳边响起一阵阵的哭诉声。
他如今以一种诡异的“第三视角”看着此时的屋子,这个小小的屋子好像是变成了一个“电视屏幕”一样。
在“陈喜”死后,刘恒十分悲伤,甚至连续罢朝三日。
待到再次上朝的时候,便擢升郎中令“陈云”兼任丞相署内吏,而后又以不愿旁人坐上老师之位的缘故...不再复立第二位丞相。
至此,大汉进入了一位丞相的时代。
————————————————————————
《史记·魏王世家》:“文帝元年,春。魏王逝,而帝悲怄,至此不设二相。”
“魏王所逝,关切政事,不愿因己而累天下,因而类高祖、惠帝简葬,此之为天下之幸事也。因二皇一贵之节俭,由是时,长安权贵皆有节俭之风。”
PS:之后更新都在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加更在晚上九点半~目前欠1更新,晚上发,我会好好记账的,也不会崩、不会压力大断掉。放心吧。错别字我会慢慢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