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斯的西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但在这座城市的空气中,却悄然弥漫开一种肃杀的气氛。街头巷尾的酒吧里,电视里反复播放着小牛队和火箭队的常规赛集锦;报刊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印有诺维茨基和姚明对峙画面的报纸。
季后赛的号角,己经吹响。
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他们等待这一刻己经太久了。自从2003年打入西部决赛后,小牛队己经连续两年在季后赛首轮折戟。老板马克·库班的耐心正在被消磨,球迷们的期望也己经累积到了顶点。今年,他们拥有了更强的阵容,更合理的配置,以及一个全新的小将军教练。所有人都相信,这一次,该轮到他们了。
大战来临之前,球队反而进入了一种异样的宁静。
埃弗里·约翰逊没有再安排高强度的对抗训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战术录像分析和针对性的演练。
训练馆的录像分析室里,灯光昏暗,只有投影仪的光束照亮着前方的幕布。幕布上,正在反复播放着火箭队的比赛录像。
“看这里!”约翰逊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麦迪,“特雷西的干拔是无解的,我们不可能完全防住。但我们要注意他的节奏,苏,芬利,你们在防守他时,一定要注意干扰他的第一步,破坏他的起跳节奏。把他往丹皮尔和德克这边赶,我们会用身高去罩住他。”
“还有姚,”约翰逊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埃里克(丹皮尔),布拉德利,你们的任务就是消耗他。用你们的身体,用你们的犯规,让他每一次在低位接球都变得困难。绝对不能让他轻松地在篮下站稳。”
“苏,”约翰逊最后看向苏哲,“你在进攻端,要坚决地去攻击火箭队的外线。无论是巴蒂尔还是大卫·韦斯利,你的身高和投射都是优势。多和德克打挡拆,迫使姚换防出来。只要能把姚从禁区里调动出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每一个战术细节,都被反复地剖析、讲解、演练。球员们的神情专注而凝重,没有人说话,只有战术板上马克笔划过的沙沙声和约翰逊教练低沉的声音。
训练结束后,球员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诺维茨基会拉着苏哲和特里,在球场一角加练挡拆后的投篮;芬利则会和约什·霍华德,反复模拟对麦迪的包夹防守。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一种大战前的自我加压。每个人都知道,季后赛的强度和常规赛完全是两个级别。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系列赛的失利。
苏哲也完全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球馆和家两点一线。他会花大量的时间观看火箭队的比赛录像,特别是姚明和麦迪的进攻习惯,以及巴蒂尔的防守特点。他将巴蒂尔视作自己将要面对的一道大锁,反复研究着如何才能在他的“牛皮糖”式防守下找到得分机会。
他的内心,既有兴奋,也有紧张。这是他的第一次季后赛之旅,他渴望在这个舞台上证明自己,但也深知这个舞台的残酷。
一天训练结束后,他接到了姚明的电话。
“阿哲,准备得怎么样了?”电话那头,大姚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中气十足。
“还行,姚哥。天天看你们的录像,眼睛都快看花了。”苏哲笑着回答。
“哈哈,我们这边也一样,天天研究怎么防你和那个德国人。”大姚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到了场上,咱们就是对手,各为其主,谁也别手软。”
“那是当然。”苏哲的语气也变得坚定。
“但是,”大姚继续说道,“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为全国球迷,打出一轮精彩的系列赛。让他们看到,我们华夏球员,在NBA的季后赛里,也能打出最高水平的对抗。”
“好,一言为定,姚哥。”
挂掉电话,苏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通电话,像是一份战书,也像是一份约定。他和姚明,将要作为对手,在全世界最受瞩目的篮球舞台上,进行一场载入华夏篮球史册的对决。
大战前的宁静,是压抑的,也是蓄力的。达拉斯小牛队,就像一张被拉满的弓,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了一起,只待比赛开始的那一刻,射出那支决定命运的箭。
苏哲走到窗边,看着达拉斯的黄昏。他知道,明天,当他再次踏上美利坚航线中心球馆的地板时,一切都将不同。那将不再是常规赛,而是真正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