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夺得朝廷粮草转运站后,黄巾军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然而,李明在仔细清查缴获的粮草时,却发现情况并不乐观。转运站中的粮草数量,远远低于他的预期,根本不足以长期支撑起义军日益增长的消耗。
李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朝廷的转运站,怎会只有这点粮草?”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终于发现了背后的真相——原来,在朝廷的统治体系中,世家豪绅层层剥削,将大量本应输送到前线的粮草中饱私囊。这些世家凭借着庞大的家族势力和复杂的人脉关系,肆意侵吞国家资源,致使前线军需匮乏,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李明意识到,若想真正解决起义军粮草长期供应的问题,就必须将目光投向这些富得流油的世家豪绅。他们囤积的粮草,足够起义军支撑许久,而且打击世家,既能补充粮草,又能削弱朝廷的统治根基,可谓一举两得。
但李明也深知,世家豪绅势力庞大,绝非轻易可撼动。他们豢养着大量的家丁护院,修筑的坞堡坚固异常,防御严密。而且,这些世家在朝廷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对他们动手,必须谋定而后动,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明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张角,张角听后,神色凝重:“子明,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世家豪绅与朝廷相互勾结,若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会招致朝廷与世家的联合围剿。”
李明沉思片刻,说道:“师父,我明白其中风险。但如今粮草匮乏,这是我们不得不走的一步棋。我们可以先挑选一处相对孤立、势力较弱的世家作为突破口。在行动之前,我们要详细打探其虚实,包括坞堡的防御布局、家丁的数量与分布,以及他们与周边势力的关系。同时,我们要对外散布假消息,佯装准备攻打其他方向,迷惑朝廷和其他世家,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真实意图。另外,我们还需联络周边受世家欺压的百姓,争取他们的支持,里应外合,增加胜算。”
张角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子明,你考虑得很周全。只是这挑选目标和制定计划的事,还需你多费些心思。”
李明领命后,立刻着手准备。他派出多支探子小队,深入各地,收集世家豪绅的情报。经过数日的侦查,李明终于锁定了一个目标——位于起义军营地西南方向的王家。王家虽是世家,但地处偏远,与其他世家联系相对较少,且其家主王富平日里作恶多端,鱼肉乡里,早己引起民愤。周边百姓对王家敢怒不敢言,若起义军攻打王家,极有可能得到百姓的暗中支持。
李明仔细研究了探子带回的情报,绘制出王家坞堡的详细地图,对其防御弱点和关键位置了如指掌。随后,他召集了几位得力将领,共同商讨作战计划。
“各位,此次攻打王家,我们要速战速决。”李明指着地图说道,“王家坞堡虽坚固,但东门地势较低,且守卫相对薄弱,我们可集中兵力从东门突破。同时,安排一支精锐小队,绕道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一旦成功攻入,务必控制住王家的粮仓,确保粮草安全。另外,要注意尽量减少百姓的伤亡,不得随意掠夺民财,我们是为了替百姓除害,更是为了解决自身粮草困境,切不可失了民心。”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李明又严肃地补充道:“此次行动至关重要,关乎起义军的生死存亡。大家务必严格按照计划行事,若有违抗军令者,严惩不贷!我们不仅要考虑眼前的胜利,更要着眼于长远,为起义军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百姓的拥护。”
随着作战计划的确定,起义军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士兵们磨亮兵器,检查装备,士气高昂。李明深知,这一战将是对起义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成功打击世家,解决粮草难题,为起义军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而他,也将带领着起义军,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同时,李明还安排了宣传人员,提前在王家周边村落向百姓宣传起义军的宗旨和此次行动的目的,争取百姓的支持与配合,让大家明白,起义军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进一步稳固了起义军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