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来颍州,韩维总会第一时间造访《西湖书院》,去六一堂祭拜欧阳修;若非当年欧阳修举荐,他哪能入主中枢,成为熙宁帝身边的红人?
《西湖书院》的变化太大,尤其是山下的《西湖别院》,规模之大,世间罕见;那树立在湖心岛上的范仲淹石像,勾起了韩维的回忆,眼眶都有些。
元祐年间,韩维知邓州,曾和范纯仁、张载一同求学,拜读于范仲淹的《春风堂》;可以说没有范仲淹诲人不倦的教诲,对地方俊贤的教导勉励。又何曾会有今日的韩维?
韩维对着湖心石像思念道:“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己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吕公著和欧阳辩二人静立一旁,谁也不敢打扰他的追思。
欧阳辩正在思量:是不是也为家父打造一座石像?旋即摇头,不妥不妥!自己来办不妥!太唐突!唐突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韩维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与口号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数十名武师带着上千多名学童,在西湖岸边跑操训练,喊着整齐的口号。
韩维的追思,被阵阵口号声所打断。
望着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西湖边跑步的学童们,韩维欣慰的笑道:“这就是贤侄弟子赵无悔,搞出来的蒙学教育?这《西湖别院》都教些什么?可曾误人子弟?”
“上午体能锻炼,上山采茶;下午书写,诵读蒙学读物。”在韩维面前,欧阳辩毕恭毕敬,与对吕公著的态度,相差甚远;他继续补充道:“这个上午锻炼之时,会喊些口号,山上劳作之时,带队的比……比丘尼,会讲解《孟子》《列子》、《韩非子》、《太平广记》、《山海经》等典籍的故事。”
“哦?哈哈哈!佛门比丘尼为学童启蒙!哈哈哈!”韩维满脸笑意的继续问:“那下午又教授些什么?”
“《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家诗》。”
对于欧阳辩的对答,韩维点头赞许;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吕公著说道:“美中不足的是,没见几个读书人,书!还得读书人来教啊!”
吕公著一脸苦笑,很想吐槽!什么叫没读书人?都塞过来西五百人了,全给赵无悔安排到田间、工坊、酒楼去了。他吕公著能有什么办法?
关键这事还不能向上司解释;有苦说不出!只能回头找学官姜潜,想办法再弄批读书人来。
游玩了一圈,众人乔装来到《西海酒楼》用餐;大宋烹饪方式以煎炸煮炖为主?;而这《西海酒楼》烹饪方式有二十六种之多,并以炒菜为主;大量使用猪油、大豆油和芝麻油;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大宋独此一家。
“赵无悔呢?招来一起用餐。”能被韩知府邀请用餐,要是在常人眼里,那是天大的福分。
欧阳辩尴尬的笑了笑,凑近低声说:“在《西海酒楼》没有赵无悔,只有汝阴王家王小二。”
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这让韩维更想见见,这位颍川郡王府的小王爷了。
等几人用完饭食,仍未见赵无悔的到来,再一打听:守观、守智也不知去向,几人己消失有好几日了。
这三人不主动出现,其他人根本无法获悉赵无悔的去向,也不敢过问;乱打听会被抓,甚至被逐出《西湖别院》产业。
……
光州仙居县,因县城西北三里处的仙居山而得名。相传此山曾有仙人在此正道。
明月当空,山脚下一行黑衣人正沿着山道快速飞驰。
他们身披黑绿双面披风,犹如黑夜中的鬼魅,发出轻微的声响。
队伍中一人摘下蒙面黑巾,大口喘息——正是赵无悔。
练武不过月余,竟能不掉队;足以证明赵无悔平日练武有多努力。
山腰一处隐蔽的草地,早己搭起数顶草绿色帐篷。
这些帐篷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隔远些望去,几乎无法察觉。
帐篷内火光微亮,几名黑衣人正忙碌着整理地图、调配物资。
原来早在赵无悔出发前,鼠队与猫队便己先期抵达,在此建立前进营地。
这行黑衣人,很快来到前进营地补给休息。
今夜的萤火虫有些多,高高的树梢上都有萤火虫出没;望着萤火虫的律动,守观和尚突然说道:“隐蔽!有人来了。”
一声令下,所有人迅速散开,用披风遮盖身影。藏入林间阴影中。
山下的密林深处传来砍伐声。本来没有路的密林,没一会儿,窜出数十股黑衣山匪,为首的正是穿着兽皮的“过山虎”李立。
李立带来的千余颍州山匪。是《西海酒楼》的一次尝试,以日薪一贯钱,雇佣山匪打手。
望着在原始密林来去自如的山匪们,赵无悔不禁眼馋。
光这几日,为了打探情报,猫队穿梭密林时,己有十余人或负伤或中毒,躺在营帐内接受医治。
李立的这帮山匪,身上一定有着什么秘密。
众人进入主帐。
“过山虎”李立和“混世魔王”王超分立赵无悔身后,他们是《西海酒楼》花大价钱请来的;而赵无悔作为《西海酒楼》的代表,主持此次行动。
守观、守智两位和尚守在帐外,盯着萤火虫的律动——那是附近猫队成员,用“火折子”传送着附近的情报。
有萤火虫做掩护,很难被人察觉。
主帐内,猫队队长开始讲述仙居山的具体情报:
“三日前,吾等先去光山县,与司马家取得联系;根据司马家提供的消息,找到了这座仙居山。”
“目前,光州己被《稜睁神教》完全渗透,尤以仙居县最甚。吾等秘密调查发现,仙居县设有该教在光州的分部。其骨干成员正盘踞在仙居山的崖洞中。”
说到这,猫队队长将一只小木箱展开,一个小型沙盘呈现在众人眼前。
猫队队长拿出一根竹签,继续讲述道:“要去崖洞,只有洞前那条山道;据吾等多日观察,此山道上设有三道关卡,《稜睁神教》教徒把守山道,人数不明;欲达山道,必须穿越《尖山苗寨》。苗寨内生活着上千苗人,各个肚大如鼓,骨瘦如柴,头发稀疏;言语不通,形似厉鬼;不惊动邪教徒,外人根本无法靠近。”
猫队队长取出一封信,交给赵无悔:“这是司马家送来的书信,明日,《稜睁神教》组织光州权贵来仙府朝圣,这是进入崖洞,活捉邪教骨干,一网打尽光州邪教组织的唯一机会。”
赵无悔这次带来了600别院武师,300竞技场江湖高手,1000山匪,100灵谷寺武僧;他想通过这次行动验证下,通过《西海酒楼》,是否能将这帮江湖人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