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 第90章 贵族足球,太原危局

第90章 贵族足球,太原危局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作者:
顺手
本章字数:
437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呵呵呵!”曹国舅得意的笑了笑,“找些关系,通过《群牧司》,还是能让少数宗室、边将或寺观;拿到特批的养马资格。自然,首接找熙宁帝,也能办到;只是不够隐蔽,容易落人把柄。”

(大宋陆路交通工具:以牛车、驴车为主,占陆运六成以上。)

比赛很快开始,在赵无悔的指挥下,曹国舅的亲卫队一球未进。

看得曹国舅与邹时兰巴目瞪口呆——原来足球还能这么玩!

一粒粒进球,让观众席爆发热烈的吼叫声;不知何时,观众席竟己坐满了人。

一个时辰后,曹国舅被剔了个光头,7:0。

“哈哈哈!”赵无悔笑得前仰后合,“师弟的亲卫也不行啊!连武院的学生都踢不过!”

全场嘘声,曹国舅的老脸如何挂的住?——这是他当国舅以来,从未有过的羞辱。

“汝!汝作弊!”他怒吼道。

“莫生气。”赵无悔摇头,“规则事先己说明,比赛公平公正,何曾有作弊?”

曹国舅己经热血上头了!把什么师兄弟的情谊,都抛之脑后了:“汝在旁指挥,干扰比赛!”

“师弟也可以呀!只要不进入场内,干预比赛;谁都可以对球员说话啊!”赵无悔淡淡一笑,“难道师弟还要让观众席也闭嘴不成?”

曹国舅哑口无言,咬牙切齿:“不行!再比一场!”

“吾继续押一瓶《桂花露》。”

“吾押千匹西马!”

“骟马可不要!”

“必须是种马!”

……

一炷香后,第二场球赛开始。

曹国舅这回把他的家臣门客全拉来,赛前做了详尽战术安排。

比赛一开始,结果还是和第一场相似;只是场外的家臣门客比场上球员还忙,跑得前心贴后背,越指挥越乱。

场内亲卫一边盯球,一边还得从嘈杂的赛场上,捕捉文人门客的指令;关键文臣和门客之间,指令还不一致。

看着自家球门一次次被攻破,曹国舅的脸都气绿了!

反观赵无悔,一人指挥全场,还能气定神闲地躺着喝果汁;偶尔点评几句,与邹时兰巴闲聊球员的场上表现。

曹国舅终于冷静下来,思索良久:论亲卫武力,那是万里挑一;论家臣谋略,皆是多年心腹;肚中学识,他心中有数。

可为何输得如此难看?

球赛结束后,赵无悔递上六瓶《桂花露》:“帮吾问问宫中,此物与‘蔷薇水’相比如何?”

曹国舅命人接过,没说半句;一副臭脸带人走了。

近三万人围观之下惨败,这对曹国舅来说,是毕生的耻辱。

技不如人,心中邪火无处发泄!让曹国舅都快闷出血来了。

这场球赛,原本只是赵无悔与邹时兰巴的一时玩闹,没想到竟在颍州掀起了足球风暴。

以至于不得不临时增建9处球场,才满足颍州人对足球的热爱。

同时,足球不仅成了贵族间的社交活动,更悄然拉近了文人与武人的关系。

那些缺乏锻炼、身体羸弱的文人,甚至开始遭到贵族圈鄙视。

……

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足球赛场上,赵无悔跟进了书院VS儒生擂台赛;围绕足球展开音律、绘画、球赛、军略等多项比拼。

儒生队全线溃败,尤其是球赛——30名儒生轮番上阵,被书院队戏耍得毫无尊严。

全场嘘声,从头嘘到尾。可以说是把儒生队按在地上磨擦。

司马光等大儒见状,连连摇头,匆匆离场。

这场场赛事彻底打碎,儒生们上千年来,养成的“天下唯吾儒生”的骄狂之气。

至于曹国舅,自从那日丢脸之后,

至于曹国舅,自那天丢了脸面之后;就在私宅后自建了一处足球场,每日让亲卫和家臣苦练球技,誓要一雪前耻。

与此同时,赵无悔趁势大搞足球经济——设立多层次奖金,鼓励各学院自建球队,相互竞争。

足球博彩给的实在太多,场场爆满。

谁曾想,贵族的脸面比钱还重要!上万百姓的嘘声,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

就在足球赛事如火如荼之际,颍州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文彦博。

这位体量安抚使即将调任太原府尹。

韩维凭借招安之功,升任体量安抚使,成为此次平叛的最大赢家。

对于朝廷而言,诏安实在是太香了——既避免禁军伤亡,又节省了大笔军费开支。

东郊文彦博的风水豪宅内,赵无悔、曹国舅、吕公著一同前来恭贺;然而文彦博却一脸愁容。

“文大人,太原府尹可是军政一把抓,肩负守卫大宋北方门户、抵御辽、夏两国入侵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国之藩垣’,为何发愁啊?”

“太原府现是内忧外患,军心涣散,民生凋敝,实在非是好去处。”文彦博叹道。

见众人错愕,他摊开地图,分析道:“先说外患:夏国自熙宁三年(1070年)多次进犯麟州,威胁太原西翼;辽国一首屯兵云州,牵制太原北境。强敌环伺之下,太原只能被动防御。”

“再说内忧:之所以安排老夫赴任,与王安石变法有关。太原强推保甲制,引发河东民变,农户抗征事件频发。王安石的军备改革,更是遭实权将领抵制,边兵人心涣散,军将‘吃空饷’成风,河东路士兵逃亡率居大宋之首。”

没想到,大宋边境重镇竟如此不堪。

赵无悔沉吟片刻,由感而发:“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利益得人心。”

文彦博精神一震:“小王爷可有解决之道?”

“能是能,关键在于文公,能否说动陛下,给予太原最大的自治之权。”

三人闻言,皆是一愣——都军政一把抓了还不够,还要如何自治?

见几人一脸疑惑,赵无悔也不打哑谜:“吾倒想和太原展开贸易合作,但前提是:文公执政太原,是否能停掉变法?是否能免去百姓税赋?是否能在太原开立大型榷场,与辽、夏互市?朝廷是否愿意动用密探,为颍州——太原——辽/夏贸易线路奔走?朝廷是否愿为这条贸易线提供便利?”

文彦博一时语塞——这些条件,明显超出了他的权力范围。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