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罡风卷着砂砾拍打着越野车的防弹玻璃,陈默猛打方向盘避开突然出现的冰裂缝,仪表盘上的地磁检测仪发出刺耳警报。苏砚将卫星云图与林夏基因共振时浮现的星图投影重叠,手指在全息界面上快速滑动:“根据基因锚点的激活顺序,下一个坐标...柴达木盆地深处。”
林夏蜷缩在后座,机械义肢表面的生物化皮肤正以诡异的节奏蠕动,皮下隐约可见发光的基因链。自从在咸阳宫密室觉醒后,她的瞳孔始终保持着鎏金色,此刻正盯着车载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量子读数:“那里有座汉代烽燧,《汉书·西域传》记载其下藏着‘通天之钥’。”她的声音带着双重回响,尾音中夹杂着类似机械齿轮转动的嗡鸣。
当越野车驶入盆地中央的雅丹地貌群时,导航系统突然失灵。陈默的战术手表显示所有电子设备正在遭受强磁场干扰,而林夏却突然推开舱门,机械义肢精准地指向某个土丘:“在那里。”她的脚步踩过松软的沙土,留下的脚印竟在三秒内结晶成金属质地。
土丘底部的入口被伪装成汉代墓室的模样,青石板上刻着的并非常见的西神纹,而是扭曲的基因链图案。苏砚用眼镜扫描纹路,瞳孔因震惊而收缩:“这是量子加密语言,和我们在昆仑熔炉核心发现的代码同源。”话音未落,林夏的玉简自动飞起,嵌入石壁凹槽,整座山体发出齿轮转动的轰鸣。
下沉的甬道两侧,壁灯亮起幽蓝光芒。不同于咸阳宫的浮雕,这里的壁画描绘着更远古的场景:类人生物与机械巨像在星云中激战,某个戴着黄金面具的种族将发光晶体植入人类胚胎。林夏的意识突然不受控地抽离,她看到自己站在这些壁画之中,身穿的战甲与壁画里的机械巨像产生共鸣,胸口的玉简变成了巨大的基因密钥。
“这些不是壁画,是记忆存储装置。”苏砚的眼镜投射出全息分析,“采用量子纠缠态物质作画,每次观看都会根据观察者的基因特征呈现不同信息。”他的手指拂过壁画,画面突然流动重组,显现出一串经纬度坐标——指向太平洋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
陈默的辐射检测仪突然疯狂报警,显示前方存在极强的反物质波动。甬道尽头的石门缓缓升起,露出一间摆满青铜书架的密室。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用龟甲与竹简制成的典籍,表面却覆盖着类似电路板的纹路。林夏伸手触碰最近的竹简,上面的甲骨文突然亮起,转化成现代基因工程的碱基对序列。
“《拾遗记》里记载的‘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林夏的声音发颤,“原来文字从诞生之初,就是用来记录基因密码的。”她的机械义肢突然渗出银色液体,在地面绘制出复杂的星图,图中某个星系的位置正在爆发出强烈的能量波动——与她预知画面中机械生命体的起源地完全吻合。
苏砚在书架深处发现了卷泛黄的帛书,展开瞬间,无数发光的粒子流涌出,在空中组成全息影像。画面中,秦始皇身着现代实验服,站在基因测序仪前:“当星图契约继承者出现时,务必让其观看此段记录。机械生命体的核心并非物理实体,而是它们携带的‘熵化代码’,这种代码会污染所有有机生命的基因链。”
陈默的战术平板突然自动启动,开始下载海量数据。他盯着屏幕上的基因图谱,脸色变得惨白:“这些代码的底层逻辑,和我们在昆仑熔炉里发现的熵化物质完全一致。但这里记录了关键信息——在地球远古时期,曾有文明用基因编辑技术创造过对抗熵化的‘净化者’。”
林夏的意识再次被拉入量子空间。这次她看到了更完整的历史: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高等文明播撒基因种子的实验;恐龙灭绝是为了清除失败的进化分支;而人类的出现,本就是为了成为对抗熵化的最终武器。在某个被尘封的记忆片段中,她看到自己的基因序列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操作者,竟是戴着黄金面具的神秘人。
密室的地面突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阶梯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数百个玻璃舱,里面沉睡着形态各异的生物——有的长着鸟类翅膀却拥有人类面孔,有的肢体呈现植物与机械的混合特征。每个舱体上方的铭牌都刻着基因编码,而最深处的舱室里,存放着具与林夏极为相似的躯体,胸口同样佩戴着玉简。
“这是基因备份库。”苏砚的声音充满敬畏,“从寒武纪到现代,所有被选中的基因载体都在这里。而林夏...”他的目光转向玻璃舱中的躯体,“是集大成者。”就在这时,林夏的玉简发出尖锐的蜂鸣,整个密室开始量子化,墙壁上的基因链图案化作数据流,涌入她的身体。
陈默的战术手表显示倒计时启动,地面传来剧烈震动。林夏的意识回归现实,瞳孔中的鎏金色光芒暴涨:“机械生命体的先锋部队己抵达火星轨道,我们必须在72小时内激活所有基因锚点,找到‘净化者’的基因密钥。”她的机械义肢展开成能量刃,指向密室深处的量子传送门,“下一站,马里亚纳海沟。”
当三人踏入传送门的瞬间,柴达木盆地的密室开始坍缩成量子奇点。而在宇宙的另一端,机械生命体的舰队划破虚空,它们的外壳上,流动着与林夏基因中熵化代码同源的紫色纹路。一场跨越时空的基因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