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公鸡的啼鸣声撕破了林家坳的寂静。林小满顶着黑眼圈从床上爬起,昨夜她翻来覆去思索着如何利用空间资源,首到后半夜才勉强睡着。推开门,冷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扑面而来,她这才惊觉春寒料峭的山区竟比想象中更冷,身上打着补丁的粗布棉袄几乎挡不住寒意。
“磨磨蹭蹭的!”林张氏的呵斥声从院子那头传来,“今儿个去后山挖野菜,挖不够两筐别回来!”说着,随手扔来一个破旧的竹筐。林小满弯腰捡起竹筐时,瞥见灶台上摆着半碗野菜糊糊——那是留给她的早饭。她攥紧竹筐把手,突然想起空间里还有一包压缩饼干,可眼下显然不是暴露秘密的时机,只能强忍着饥饿往村外走去。
后山的荒草早己被挖得七零八落,林小满沿着陡峭的山坡搜寻着可食用的植物。现代知识在脑海中飞速运转,她记得有一种灰灰菜富含维生素,还有马齿苋能消炎止泻。当挖到一小把马齿苋时,她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岩石缝隙里,几株嫩绿的野薄荷正在风中摇曳。这可是天然的调味料!她小心翼翼地连根挖出,塞进袖管。
“小满!”突然响起的清脆喊声吓了她一跳。回头望去,扎着麻花辫的赵秀兰正提着竹筐跑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可算找到你了!西坡那片洼地又有新发现!”
两人踩着泥泞的小路来到西坡,只见低洼处零星生长着几株野山药。林小满眼睛一亮,野山药既能充饥又能入药,在这个年代可是宝贝。她和赵秀兰趴在地上,用树枝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挖到第三根时,林小满突然摸到一块硬物,扒开泥土竟是个锈迹斑斑的铁盒。
“这是啥?”赵秀兰凑过来。铁盒边缘刻着模糊的英文,林小满凭借英语六级的功底辨认出“急救”字样。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绷带、消毒棉球和几粒泛黄的药片。她心跳加速,这无疑是空间外的意外收获!
“赶紧藏起来!”赵秀兰警惕地环顾西周,“要是被人发现,怕是要被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收。”林小满点点头,将铁盒塞进怀里。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哨声——这是生产队集合的信号。
两人抱着竹筐狂奔回村,只见周承安站在打谷场中央,手里攥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他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袖口磨得发亮,冷峻的面容在寒风中更显严肃:“公社通知,今明两天要把后山的荒地翻完。各小队按工分分配任务,完不成的扣口粮!”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抱怨。林小满注意到几个老人佝偻着背,双手冻得通红,显然无力完成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她咬了咬牙,举起手:“队长,我有个想法。”
周承安挑眉看向她,目光中带着审视。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后山的土地板结严重,咱们可以用草木灰混着牲畜粪便做底肥,再挖排水沟防涝。这样既能提高翻地效率,来年庄稼也能长得好。”
“你从哪儿学来的?”周承安皱眉。林小满早有准备:“我娘生前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这些都是她教的。”她余光瞥见林张氏撇了撇嘴,却没出声反驳。
经过一番讨论,周承安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分完任务后,林小满主动提出帮王大爷那组翻地。王大爷是村里的老猎户,儿子在外地当兵,此刻正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挥着锄头。“使不得使不得!”老人连连摆手,“你个女娃子哪能干这重活?”
“大爷,我年轻力壮!”林小满抢过锄头,凭借空间里的农具知识,调整握柄角度,用巧劲刨开冻土。周承安巡视时看到这一幕,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夜幕降临时,林小满累得瘫倒在床上,双手磨出了血泡。但她满心都是喜悦——白天偷偷往王大爷那组的肥料里掺了空间的复合肥,又在排水沟设计上做了改良。只要熬过今晚,明天就能见证效果!
半夜,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惊醒了她。她蹑手蹑脚起身查看,发现林张氏的屋子还亮着灯。透过窗户,她看到老人蜷缩在炕上,剧烈的咳嗽震得整个屋子都在发抖。林小满想起白天挖到的野薄荷,还有空间里的消炎药,咬了咬牙,敲响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