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 政令阴影下的挣扎

政令阴影下的挣扎

加入书架
书名:
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4524
更新时间:
2025-05-23

政令阴影下的挣扎

初春的寒风裹着沙尘,将永安县的街巷刮得昏天暗地。书源裹紧打满补丁的灰布衫,在纷飞的沙土中艰难前行,怀中那叠皱巴巴的状纸被风吹得哗啦作响。远处,城门口新贴的告示在风中剧烈翻卷,朱红大字刺得人眼眶生疼——《永安县农田整改政令》几个字仿佛张牙舞爪的巨兽,吞噬着百姓最后的生机。

三日前,这条政令如晴天霹雳般砸向永安百姓。县衙宣称要"统一规划农田",要求所有农户必须在十日内将自家田地改种指定作物,违者不仅要缴纳高额罚金,还要没收土地。可那所谓的指定作物,竟是价格低廉、极难存活的亚麻,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令侄子新开的纺织工坊,正大肆收购亚麻原料。

"书先生!快救救我家!"一声凄厉的哭喊从身后传来。书源转身,看到邻村的李大娘跌跌撞撞地跑来,沾满泥土的粗布裙上还挂着草屑,脸上满是泪痕,"我家老头子去县衙理论,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现在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书源心中一紧,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李大娘:"大娘,您先别着急,慢慢说。"

李大娘哽咽着说道:"我们家世代种稻,那片稻田是全家的命根子。可现在,他们非要我们改种亚麻,说是政令如此。我们不答应,他们就......就......"老人泣不成声,"书先生,您读了那么多书,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啊!"

书源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样的场景,他在过去几天里己经见过太多次。自从这条政令颁布,整个永安县陷入了恐慌与绝望之中。农户们要么被迫改种亚麻,眼睁睁看着辛苦经营多年的稻田毁于一旦;要么奋起反抗,却遭到县衙的残酷镇压。

安抚好李大娘后,书源决定去县衙一探究竟。县衙门口,几个衙役正凶神恶煞地驱赶着前来申诉的百姓。一个年轻的农夫被按在地上,脸上满是伤痕,嘴里还在喊着:"我家的稻苗都快成熟了,不能毁啊!"

"哼,政令如山,岂容你违抗?"衙役一脚踹在农夫身上,"再敢闹事,就把你关进大牢!"

书源挤过人群,试图进入县衙,却被衙役拦住:"干什么的?这里岂是你能随便进的!"

"我有要事求见县令大人。"书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

"县令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衙役上下打量着书源,"看你这穷酸样,多半又是来替那些刁民说情的吧?赶紧滚,别在这儿碍事!"

书源还想争辩,却被衙役粗暴地推搡开来。就在这时,县衙内传来一阵嚣张的笑声,一个身着华丽绸缎的男子在众人簇拥下走了出来。书源认出,那正是县令的侄子王富贵。

"一群泥腿子,也敢跟我作对?"王富贵嘴角挂着轻蔑的笑,"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我的鞭子硬!"他一挥手,身后的打手们立刻散开,朝着围观的百姓走去。

书源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他冲上前去,大声说道:"王公子,这条政令根本不合理!强行让农户改种亚麻,只会让他们血本无归,这不是要逼死人吗?"

"哟,哪来的臭书生,也敢管我的闲事?"王富贵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来人,给我打!往死里打!"

书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几个打手围住。棍棒如雨点般落下,他只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等书源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昏暗的柴房里,浑身酸痛,脸上还留着淤青。门外传来两个衙役的对话:"听说上头有人撑腰,这政令就是为了给王公子的工坊谋利。""可不是嘛,可怜那些农户,能有什么办法?"

书源强忍着疼痛,挣扎着起身。他知道,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趁着夜色,他悄悄溜出柴房,开始暗中调查。他走访了许多农户,收集了大量证据;又偷偷潜入县衙,在师爷的书房里找到了政令的原始草案,上面赫然有王富贵的亲笔批注。

然而,就在书源准备将证据呈交上级官府时,意外发生了。他的行踪被王富贵的眼线发现,一群打手深夜闯入他的家中,将他辛苦收集的证据付之一炬,还威胁他若再敢多管闲事,就取他性命。

书源看着化为灰烬的证据,心中充满了绝望。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他想起李大娘绝望的眼神,想起那些被欺压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书源决定另辟蹊径。他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他们帮忙将永安县的情况写成书信,秘密送往京城。同时,他在百姓中发起募捐,准备用这笔钱作为上京告状的路费。

就在书源紧锣密鼓地筹备时,王富贵察觉到了他的计划。一天深夜,书源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的瞬间,几个蒙面人冲了进来,将他五花大绑,带到了城外的一处废弃仓库。

"书源,你还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王富贵从阴影中走出,手中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乖乖闭嘴,否则......"他用匕首抵住书源的咽喉。

书源毫不畏惧地首视着王富贵的眼睛:"你以为这样就能堵住悠悠众口吗?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王富贵恼羞成怒,正要动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仓库的门被撞开,一群百姓举着火把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李大娘和其他农户。

"放开书先生!"百姓们愤怒地喊道。

王富贵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愤怒的百姓拦住。混乱中,官府的人也赶到了。原来,书源的朋友己经将永安县的情况上报,朝廷派了钦差大臣前来调查。

公审那天,永安县万人空巷。书源站在公堂上,将王富贵和县令的恶行一一揭露,出示了重新收集的证据。在铁证面前,王富贵和县令终于伏法。那条害人的政令被废除,农户们的土地得以保全。

风波平息后,书源拒绝了百姓们的厚礼相赠。他开办了一所学堂,教百姓读书识字,让他们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每当夕阳西下,学堂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仿佛是对过去那段黑暗岁月的有力回应,也预示着永安县崭新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