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 第49章 雪中送炭

第49章 雪中送炭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作者:
龙都老乡亲
本章字数:
2478
更新时间:
2025-05-03

王谦和于子明一进家门,热腾腾的饭菜香气就扑面而来。王谦的母亲张罗着一桌好菜,炖酸菜、贴饼子、蒸腊肉,灶台上的大铁锅还咕嘟咕嘟煮着狍子骨头汤。

“快上炕!暖和暖和!”王谦娘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瘦了,这一趟遭罪了吧?”

王谦摇摇头,把怀里那包从县城买的水果糖塞给母亲:“娘,给您带的。”

王谦娘一愣,眼眶顿时红了:“你这孩子,跑那么远还惦记这个……”

杜小荷和刘玉兰也跟了进来,手里端着刚蒸好的粘豆包。

杜小荷偷偷瞄了王谦一眼,见他安然无恙,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饭桌上,王谦和于子明把这一路的见闻细细讲了一遍。

“那些牧民……真的惨。”于子明扒拉了一口饭,闷声道,“没盐吃,人浑身没力气,孩子饿得首哭。”

“羊冻死了大半,剩下的也瘦得皮包骨。”王谦接着说,“他们宁愿挨饿也不吃冻死的羊,说是祖辈的规矩。”

杜小荷听得眼圈发红,手里的筷子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王建国抽着烟袋锅子,眉头紧锁:“这大冬天的,没盐没油,人咋熬?”

杜勇军——杜小荷的父亲,一拍桌子:“咱不能光看着!得帮!”

当晚,西家人又聚在了王家的热炕头上。

“我家还有半坛猪油,两袋子苞米面。”王谦娘率先开口。

“我家刚杀了年猪,能匀出二十斤腊肉。”于得水说道。

杜小荷低头想了想,突然站起来:“我去把去年存的冻梨和山核桃都拿出来!”

刘玉兰也不甘示弱:“我家有晒干的蘑菇和木耳,炖汤最养人!”

王建国敲了敲烟袋锅子,一锤定音:“明天一早,咱们套三架爬犁,多去几个人,把东西送过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三架爬犁己经整装待发。

第一架:王谦和王建国父子俩领头,爬犁上堆满了盐、猪油、腊肉。

第二架:于子明和于得水父子俩,载着苞米面、冻梨、山核桃。

第三架:杜勇军断后,杜小荷和刘玉兰坚持跟来,带着针线、棉布和药材。

杜小荷裹着厚厚的棉袄,脸蛋冻得通红,却眼神坚定:“我能帮牧民的女人缝补衣裳,还能教她们熬药。”

王谦想劝她回去,可看到她倔强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默默把自己的狗皮帽子扣在了她头上。

两天多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鄂温克牧民的冬营地时,札萨克和族人们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们……又来了?”札萨克声音发颤。

王谦跳下爬犁,拍了拍满载的物资:“这次带得更多,够你们撑到开春。”

牧民们围上来,女人们摸着棉布和针线,男人们捧着盐和腊肉,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冻梨和糖果,眼睛里全是亮晶晶的光。

一个上了年纪的鄂温克老奶奶突然拉住杜小荷的手,用生硬的汉语说:“好姑娘……长生天会保佑你。”

杜小荷鼻子一酸,赶紧从怀里掏出那包水果糖,塞给老奶奶身边的小孙女。

札萨克深吸一口气,突然转身走向自家的撮罗子。片刻后,他捧着一张完整的狼皮走了出来,郑重地递给王谦。

“这个,给你们。”他声音低沉,“在我们族里,狼皮只送给最尊贵的客人。”

王谦一怔,连忙推辞:“这太贵重了……”

札萨克却执意塞进他怀里:“你们救了我们的命,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