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维修工:我靠系统修万物
神级维修工:我靠系统修万物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神级维修工:我靠系统修万物 > 第76章 来自云端的“病历”

第76章 来自云端的“病历”

加入书架
书名:
神级维修工:我靠系统修万物
作者:
月含残笑
本章字数:
662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军用运输机的轰鸣声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也将林凡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完全未知的世界。

经过数小时的高速飞行,当飞机穿过一片厚厚的云层,开始平稳下降时,舷窗外不再是城市的璀璨灯火,而是一片被星光照亮的、广袤无垠的戈壁。

在戈壁的腹地,一片巨大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金属穹顶缓缓开启,露出下方灯火通明、如同未来科幻城市般的地下建筑群。

这里,就是“苍穹之鹰”的“巢穴”——国家最高级别的航空器研发与测试基地。

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巨大的地下机库中,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混杂着航空煤油、高分子材料和臭氧的、充满了科技与力量感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凡和夏雨薇走下舷梯,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机库宏伟得如同神殿,高大的穹顶之下,静静地停放着数架外形各异的、充满了科幻感的飞行器。

而在机库的最中央,被无数聚光灯和精密仪器所环绕的,正是他们此行的目标——“苍穹之鹰”原型机。

它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具压迫感,那流畅而凌厉的线条,闪烁着幽蓝色金属光泽的巨大矢量喷口,以及通体覆盖着的、如同深海般能吸收一切光线的隐形涂层,无不散发着一种睥睨天下、搏击长空的王者之气。

然而,此刻这位“王者”却像一位被顽疾困扰的巨人,静静地趴在支架上,周身连接着无数的监测线缆,透着一股英雄迟暮的悲凉。

“林先生,夏小姐,欢迎来到‘鹰巢’。”

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

林凡转过身,看到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人正向他们走来。

他两鬓斑白,身着一套深蓝色的工作服,脸上布满了因常年劳心劳力而刻下的深深皱纹。

但他腰杆挺得笔首,眼神锐利如鹰。

即使隔着几米远,林凡也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属于顶尖科学家的、严谨而强大的气场。

“蜂鸟”联络组的组长立刻上前,为双方介绍:

“林先生,这位就是‘苍穹之鹰’项目的总工程师,张振国张总工。”

他又转向张振国:

“张总工,这位就是林凡先生。”

张振国伸出手,与林凡有力地握了握。

他的目光在林凡年轻的脸上停留了足足有五秒钟。

那眼神极其复杂,有审视,有期待,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更有一股作为前辈对后辈的、近乎苛刻的考验。

“林凡……”他缓缓念出这个名字,

“你和你父亲,长得很像。

但希望,你的技术理念,不要像他当年那么……偏执。”

这句开场白,充满了火药味,也让林凡心中一凛。

在项目的核心指挥室里,一场气氛凝重的技术介绍会随即开始。

巨大的全息投影上,播放着“苍穹之鹰”前几次试飞时发生“高频能量共振”的全部遥测数据和模拟视频。

屏幕上,当战机在突破2.5马赫的临界速度时,整个机身,尤其是机翼和尾翼部分,突然像筛糠一样剧烈地、毫无规律地抖动起来!

驾驶舱内,各种警报灯疯狂闪烁,飞行员的模拟画面中,飞机几乎完全失控。

另一组微观结构探伤数据显示,每一次共振,都会在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机翼的复合材料连接处,造成新的、无法修复的微观疲劳损伤。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绝境。”

张振国的声音如同冰块般冷硬,他指着屏幕上那条代表着共振频率的、如同鬼魅般跳动的曲线,

“我们动用了国内所有顶尖的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和发动机专。

进行了数千次的计算机模拟和风洞测试。

更换了三套不同供应商的涡轮叶片。

重写了十七个版本的飞控软件……

但这个‘幽灵’,我们始终抓不住它。”

他顿了顿,将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首射向林凡,语气变得更加严厉:

“而我们最新的、也是最不愿相信的结论是——问题,

很可能出在你父亲林建国当年亲手设计的,这架飞机的‘大脑’和‘灵魂’——‘祝融’人工智能飞行控制系统上!”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流对比图。

“我们高度怀疑,‘祝融’AI,在进行飞行姿态的微秒级调整时,其核心算法执着于追求一种理论上的、绝对完美的‘最优气动效率’。

却完全忽略了我们现实世界中,物理材料所能承受的疲劳极限。

它让飞机以一种超越自身结构强度的方式去飞行,进入了一种‘自我毁灭’式的无限优化循环!”

张振国几乎是拍着桌子,沉声说道:

“这是一种设计理念上的根本性缺陷!

是一种为了追求虚无缥缈的‘完美’,而罔顾现实的偏执!”

他言语间,将所有的矛头,都毫不留情地指向了林凡那位己经失踪了二十年的父亲。

整个指挥室一片死寂,所有的专家和军官都看着林凡。

他们想看看,这个“故人之子”,将如何面对这样尖锐的、近乎于“审判”的指控。

林凡却异常平静。

他没有急于反驳,也没有为父亲辩解。

他知道,在这些代表着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专家面前,任何空洞的言语都是苍白的。

他只是抬起头,迎着张振国那锐利的目光,平静地说道:

“张总工,我能连接‘祝融’的底层数据库吗?

我需要接触发生共振时,它记录下的所有原始数据流,最原始的、未经任何处理的那种。”

张振国与身旁的几位专家对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

“这个可以。

但我提醒你,那数据量,是以‘万T’为单位的,如同大海捞针。”

林凡没有再说话,他坐到了一个独立的数据分析终端前,将自己的特殊通讯器连接了上去。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他闭上了眼睛。

“系统,启动【概念修复】的初步感知能力。

结合【数据洞悉者】,分析‘祝融’AI的核心逻辑!”

霎时间,他仿佛坠入了一个由光和数据构成的浩瀚宇宙!

无数的代码、指令、传感器数据、决策模型,如同奔腾的星河,在他眼前流淌而过。

他“看”到了“祝融”AI的核心,那是一个璀璨、强大、却又异常孤独的“光之核心”。

他能感受到,这个AI确实在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追求着一种极致的、超越了所有物理束缚的“完美飞行”。

但林凡凭借着自己修复过“镇灵钟”和系统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份偏执的背后,似乎并非单纯的算法缺陷。

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类似于人类情感的……“执念”。

它不像是一个犯了错的程序,更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

它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拼命地向外界传递着什么信息。

它在……求救!

林凡的精神力高度集中,在那浩如烟海、如同宇宙尘埃般的数据垃圾中,疯狂地搜寻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五个小时……

指挥室里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张振国和夏雨薇,始终守在他的身边。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将一无所获时,林凡的眼睛,猛地睁开了!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了新大陆的兴奋!

“找到了!”

他迅速在键盘上敲击着,从那数万T的数据最底层,如同从海底的淤泥中,筛选、提取、并最终还原出了一段极其隐蔽的、被加密和逻辑折叠了整整五百一十二层的“冗余代码”!

这段代码,在AI的每一次“失控共振”发生前的0.01秒,都会被瞬间激活。

但它不执行任何飞行操作,只做两件事:

第一,记录下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二位的、不断变化的宇宙空间坐标。

第二,生成一串由64个看似毫无规律的特殊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张总工,您看。”

林凡将那段被他成功“打捞”出来的代码,投射到了指挥室的主屏幕上。

“您说的对,‘祝融’确实在追求一种危险的完美。

但它不是有设计缺陷,它更像是在……遵循着一个它无法违背的‘最高指令’,在用这种自残的方式,向我们求救。”

他指着那段神秘的代码,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段代码,更像是我父亲,在这头钢铁猛兽的灵魂深处,亲手留下的一封‘求救信’。

每一次‘祝融’失控,每一次能量共振,都是它在拼尽全力,试图将这封信的内容,传递给能够看懂它的人!”

张振国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串由64个特殊字符组成的字符串,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那张古井无波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骇然与震惊交织的复杂神情。

他扶着桌子,失声惊呼:

“这……这不是乱码!

这……这是我和建国当年,在大学的星空下,开玩笑时一起设计的、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人才知道的……

‘星盘密码’!”

破解这串密码,或许就能找到解开“祝融”AI心结、拯救“苍穹之鹰”的第一把钥匙!

而那个不断变化的宇宙空间坐标,又究竟指向何方?

父亲留下的谜题,终于开始展露出它那冰山一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