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落山,北大仓青石基平房前的遮阳棚下, 还是在那张折叠方桌旁,围坐着六个人。
一小时前,郑杰民摸了摸干瘪的裤兜,一狠心买了两瓶许股长爱喝的洋江大曲。王艳妮知道他手头特别拮据,坚决不让他打开, 让周明找来了两瓶“龙凤”酒,岭南县酒厂的产品。
李大爷以年龄大为由,只倒了小半杯。王艳妮、周明以“希望工程”为由,滴酒不沾,其余三人全部满杯。
许股长做主陪,说:“小妮、周明这俩孩子住在这里受委屈了,好在有大家的关心照顾,我就放心了。来,我敬各位,三口一杯。”
许股长很会说话,找了这个理由作为开场白。几人纷纷端起酒杯或茶杯,附和着吃喝起来。
不多会儿,几杯酒下肚,酒桌上的说笑声大起来。许股长和郑杰民有中午喝酒的基础,都有些招架不住。
郑杰民发现王艳妮给他使了个眼色,觉得时机己经成熟,开口道:“许股长,今天跟您外出学习,收获很大,晚辈感激不尽。今天还有事相求,可否容我开口?”
许股长大手一挥,说:“有事就说,还把我当外人?”
郑杰民笑笑说:”谢谢许股长。是这样,今天上午在昌安化肥厂,我发现他们现在用叉车装货,闲置很多二轮拖排车和可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您能不能让他们送给我们几辆?”
许股长略一思索,说:“这些东西在他们厂根本不是值钱的东西,我开口,应该不成问题。”
郑杰民接着道:“再是,化肥厂负责送货,能不能让他们连卸货一起负责。我发现他们有不少装卸工,而我们生资门市这两三个男人都不是干重体力活的料啊!”
陈浩明看着郑杰民一连提出两件好事,内心感叹不己,这小子出一趟差,居然有这样细心的发现和精明的提议,这小子的心智不是一般的强啊!
许股长又是略作思索,说:“现在是买方市场,我们提出 来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们大概率不会拒绝的。好吧,这两件事我包了,明天一上班,我就给张科长打电话,让他送车、也派人来卸货。”
没等郑杰民开口感谢,陈浩明抢先说道:“杰民,端起酒来,咱俩一起敬许股长,感谢老兄鼎力相助!”
说完,与许股长一碰酒杯,仰头一口喝干。
郑杰民本来不想再喝了,但此刻不能不喝。上次接风宴他喝得酩酊大醉,王艳妮怎么睡到自己房间的, 她不说,他当然不好意思问,他暗自嘱咐自己,千万不能再喝大了。
“陈经理,我有两个建议。”郑杰民放下酒杯,看向陈浩明。
“说。”陈浩明特别干脆。
郑杰民就把每月规定两天不提货和代销员首接从送货车上提货的建议说了一遍。
陈浩明内心再一次感叹,多好的两个建议啊,以前自己怎么没去想呢?
“很好,”陈浩明一挥手,“我看每月三天吧,5号、15、25号不提货。不只解放了你3天,也解放了我,省得我天天挂念着签发提货单。”
陈浩明说完,哈哈笑了一阵问:“许股长,明天厂里的送货车几点到?”
“你想几点?”许股长反问。
“下午2点以后怎么样?给我们留出给代销员下通知的时间。”
“没问题,让他们几点到,上下应该差不了20分钟。”许股长很笃定地说道。
“好,明天一上班,我让赖军通知大部分代销员,下午2点到北大仓,哈哈,我今天太高兴了,太感谢许股长了,来,再敬许股长一杯。”
“不喝了,不喝了,最后一杯,最后一杯,喝完吃饭。”许股长一锤定音,大家一致同意。
这次,郑杰民虽说也喝了不少,但没到醉酒的程度。他帮王艳妮夫妇打扫完“战场”,就回屋躺下来。
因喝了酒和即将迎来化肥装卸方式的重大改进,郑杰民一首处于兴奋中。他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脑子在天马行空地想着。
王艳妮结婚两年多了,怎么还没怀上呢?没听她说不想要孩子呀。
基本打听清楚了,赖军原是街上的一个小痞子,在家排行老二,和陈浩明的母亲有点“瓜秧子”亲戚,后来通过陈浩明干上了保管员。再后来攀上白沙沟村白延生的关系,就干上了相对轻松自在、有“油水”的代销点管理员。
赖军肯定会报复的,但躲不是办法,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给他100个胆子,也不敢弄死我,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如果好人都怕坏人,这个世界迟早有一天必定走向灭亡。
郑杰民就这样胡乱想着,不知何时,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下午,昌安化肥厂的送货大卡,准时进入北大仓, 车上跳下来六七个装卸工,几人七手八脚卸下来两辆二轮拖排车、一架可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郑杰民之前特意向李大爷要了壶茶,他招呼着司机和几位装卸工先喝水再干活。
陈浩明手持一本空白提货单,当场开单、签字, 但等到了下午3点钟,仅来了五六个提货的。他一开始感到纳闷, 想通了又觉得吃惊。
早上,他要求赖军至少通知20个代销员过来提货。远的村给村委打电话,近的村骑自行车去,一上午通知20个村不成问题。看来,赖军是不想让郑杰民受益故意掉蛋。令陈浩明吃惊和气愤的是,无论如何,赖军也不能阳奉阴违。
有输送机的助力,一大卡车化肥很快卸下来,三人一辆二轮车,不多时一车化肥全部入库。郑杰民指挥着他们,不时伸手拉一把、推一推,300多袋碳铵肥垒得整整齐齐。
下午下班,在社院食堂吃完饭,郑杰民找了一个矿泉水瓶,去街上寻找自行车铺。他发现输送机和二轮车因长期不用,链条有生锈的迹象,他打算讨要一点机油抹上。
在十字路口东南角就有一家自行车铺,叫“张二指修车行”,铺主是一位手部有残疾的张姓老人。他从棚里找出机油桶,给郑杰民倒了小半瓶,郑杰民觉得量有点多,便从兜里掏出二元钱给他,老人摆动着缺失两根手指的手说:“需要修车,来我这就成。”
郑杰民将二元钱强行塞给他后,骑车驶向北大仓。
紧邻乡驻地北侧路西,是农村信用社营业所。最近几天,郑杰民每次饭后返回,时常看到二三个女人站在信用社门口。其中,有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最年轻,长得比较苗条秀气。
郑杰民断定她们肯定是信用社的职工在饭后闲聊。
这次,和以往一样,那三个女人照样站在那里说笑。她听见那两个年龄大的,在取笑那个年轻的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郑杰民一低头,快速从她们身旁经过。身后传来女孩的尖叫声、打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