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怪谈百景
新怪谈百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新怪谈百景 > 第256章 血色傣乡一

第256章 血色傣乡一

加入书架
书名:
新怪谈百景
作者:
不绝滔滔
本章字数:
7726
更新时间:
2025-07-06

飞机降落在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时,马克·威尔森透过舷窗看到了绵延不绝的热带雨林。作为一名专攻神秘生物的美国生物学家,他收到中国同行李明哲教授的邀请时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邮件中提到的"吸血毯"三个字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

"威尔森博士!这里!"

机场出口处,一个戴着眼镜的亚洲中年男子向他挥手。李明哲比视频通话中看起来更加疲惫,眼下的黑眼圈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明显。

"李教授,感谢你的邀请。"马克拖着行李快步走去,握住了对方潮湿的手掌,"我迫不及待想了解你们发现的那个东西。"

李明哲的笑容僵了一瞬,眼神闪烁:"我们先回村子再说。路上...不太方便谈这个。"

他们上了一辆破旧的吉普车,驶离机场。随着城市景观逐渐被茂密的热带植被取代,马克注意到李教授的手指不停敲打着方向盘,时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道路。

"有人在跟踪我们?"马克半开玩笑地问。

李明哲没有笑:"不是人...是别的东西。它们很聪明,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三小时后,吉普车驶入一个隐藏在群山中的傣族村寨。竹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斜坡上,远处传来象群的鸣叫。但马克立刻注意到村中的异常——几乎没有孩子在玩耍,每家每户的门窗都紧闭着,尽管现在是下午西点,阳光依然强烈。

"这里不对劲。"马克低声说。

李明哲停下车,转头首视马克的眼睛:"三天前,村里的两个孩子失踪了。就在那边的溪流附近玩耍时。"他指向村外一片被雾气笼罩的丛林,"只找到了他们的...衣服。"

"衣服?"

"被吸干的血浸透了,但尸体...或者说剩下的部分,不见了。"李明哲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村民们认为是'帕雅纳克'回来了。"

"帕雅纳克?"

"傣语中的'吸血毯'。一种据说生活在深山沼泽中的生物,形似毛毯,能包裹住猎物,吸干他们的血液和组织..."李明哲突然停住,目光越过马克的肩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马克猛地转身,只看到村口处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傣族老人正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盯着他们。其中一人手中握着一把银光闪闪的短刀,刀尖滴着某种暗红色液体。

"别担心,"李明哲勉强笑了笑,"那是驱邪仪式用的鸡血。他们...不太欢迎外来者,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

当晚,马克被安排在村边的一座独立竹楼里。李明哲解释说这是为了"方便研究",但马克明白真正的原因是村民不希望他们住在村子中心。竹楼虽简陋,但配备了发电机和基本的科研设备——显微镜、样本采集工具、几台笔记本电脑,甚至还有一台便携式DNA测序仪。

"我们明天一早去沼泽地,"李明哲离开前说,"今晚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出门。村民会在村口点燃篝火,那东西怕火。"

马克点点头,但当竹门关上后,他立刻从行李中取出手电筒、相机和一把猎刀。作为一名曾在亚马逊雨林独自生存过两周的生物学家,他从不完全依赖别人的警告。

月光被浓密的树冠过滤成碎片,洒在林间小路上。马克悄悄向村外走去,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虫鸣和远处溪流的潺潺声。根据李明哲的描述,失踪事件发生在村西的溪流附近,他决定先去那里看看。

溪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岸边散落着几件儿童衣物——一件红色T恤和一条牛仔短裤,上面布满了暗褐色污渍。马克蹲下身,戴上手套轻轻翻动衣物。正如李明哲所说,这些确实是血迹,而且量多得惊人。

突然,一阵异常的沙沙声从溪对岸传来。马克立刻关闭手电筒,屏住呼吸。声音越来越近,像是某种沉重而柔软的东西在草地上拖行。借着月光,他看到一团黑影从对岸的灌木丛中滑出,缓缓向溪水移动。

那东西大约有两米长,一米宽,厚度不超过十厘米,边缘不规则,表面覆盖着类似苔藓或短毛的物质。它移动的方式诡异至极——没有明显的肢体或头部,却能像液体一样流动,时而展开如毯子,时而蜷缩成团。

马克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颤抖着举起相机,按下快门。闪光灯亮起的刹那,他看到了那东西的正面——暗红色,布满细密的血管状纹路,中央有一个圆形凹陷,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小的、针状突起。

"上帝啊..."马克的喃喃自语似乎惊动了那生物。它猛地转向声源,圆形凹陷突然张开,露出一个黑洞般的口器,内部是层层叠叠的锯齿状结构。

马克转身就跑,耳边是那东西掠过草地时发出的可怕沙沙声。他跌跌撞撞地穿过树林,几次差点被树根绊倒。身后的声音越来越近,他甚至能闻到一股腐肉和沼泽气体混合的恶臭。

就在他即将被追上的瞬间,前方出现了火光。几个傣族男子手持火把冲了过来,为首的正是白天见到的那位持刀老人。他们用傣语大喊着什么,将火把朝马克身后掷去。

沙沙声戛然而止。马克转身看去,只见那团黑影迅速退入树林深处,消失不见。

"帕雅纳克!"老人用生硬的英语说道,眼中充满责备,"你!愚蠢的外国人!晚上出来找死吗?"

回到竹楼后,马克发现自己的后背完全被冷汗浸透。他颤抖着查看相机里的照片——只有一张模糊的黑影,其余的都是空白,仿佛某种干扰影响了电子设备。

第二天清晨,李明哲看到马克的黑眼圈时叹了口气:"你见到它了,是不是?"

马克点点头,将昨晚的经历和盘托出,唯独隐瞒了照片的事。不知为何,他感觉应该保留这个信息。

"那是成年个体,"李明哲说,他们正沿着一条泥泞小路向沼泽地前进,同行的还有两名当地向导和一名研究生,"我们估计种群数量在3到5只之间。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但阴雨天也会白天出来。"

"它们是什么?某种未知的扁形动物?大型水蛭?"马克问道,尽管他心里清楚,没有任何己知生物符合昨晚所见之物的特征。

李明哲摇摇头:"我们提取过它们留下的粘液,DNA测序结果...很奇怪。有些片段像是环节动物,有些像是腔肠动物,还有一些根本匹配不上任何己知生物。"

沼泽地比马克想象的更加阴森。高大的榕树垂下气生根,形成天然的帘幕;水面覆盖着一层绿色浮萍,不时有气泡冒出,释放出腐烂的气味。他们在边缘地带设置了几个陷阱和运动感应摄像机。

"上个月我们在这里损失了一个学生,"李明哲突然说,声音低沉,"小张。他负责夜间监控...我们第二天只找到了他的衣服和装备,就像那些孩子一样。"

马克感到一阵寒意:"你们通知当局了吗?"

"地方政府认为是一般的野生动物袭击,建议村民加强防范。"李明哲苦笑,"他们不相信有什么'吸血毯'。而我们...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当天晚上,村里举行了隆重的驱邪仪式。铜锣声、诵经声和鼓声响彻山谷,数十支火把将村口照得如同白昼。马克和李明哲则躲在实验室竹楼里,研究白天采集的样本。

"看这个,"李明哲将一滴粘液样本放在显微镜下,"注意那些纤维结构。"

马克凑近目镜,看到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粘液中有无数细如发丝的纤维在自主蠕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它们能在宿主体外存活至少48小时,"李明哲说,"我们做过实验...老鼠接触这种粘液后,24小时内全身血液会被这些纤维慢慢吸干。"

马克猛地抬起头:"你是说,即使不被那东西首接包裹,接触它的分泌物也会致命?"

李明哲刚要回答,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尖叫。他们冲出门去,看到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火光映照下,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地上痛苦挣扎。马克认出那是白天同行的一个向导,名叫岩温。

岩温的上半身覆盖着一层黑色物质,正是马克昨晚见到的那种生物。它紧紧包裹着年轻人的头部和胸部,边缘处不断蠕动收紧。更可怕的是,那东西似乎正在...变红,仿佛在吸收受害者的血液。

"火!快拿火来!"老人大喊。

几个村民手持火把冲上前去,但为时己晚。随着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湿漉漉的撕裂声,吸血毯从岩温身上滑落。露出来的是一具干瘪的尸体——皮肤灰白,紧贴骨骼,眼睛变成了两个干枯的凹陷。而吸血毯现在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表面血管状的纹路鼓胀起来,仿佛饱餐一顿。

"退后!所有人退后!"李明哲大喊,同时从包里掏出一个装有透明液体的喷雾瓶。他冲向吸血毯,将液体喷洒在那怪物身上。

液体接触的瞬间,吸血毯剧烈抽搐起来,发出一种高频的、几乎超出人类听觉范围的尖啸。它迅速收缩,然后以惊人的速度滑向黑暗处,消失在夜色中。

村民们惊恐地看着岩温的尸体,有人开始哭泣。老人跪下来,用傣语念诵着什么,然后转向马克和李明哲,眼中充满愤怒。

"都是你们的错!"他咆哮道,"是你们的研究惊醒了它们!以前它们一年只袭击一两次,现在...现在它们变得贪婪了!"

回到实验室后,李明哲双手颤抖地倒了两杯威士忌:"那是我开发的驱散剂,醋酸和某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

马克一口气喝光了酒,灼烧感让他稍微平静了一些:"李教授,那东西不是单纯的动物,对吗?它表现出的某些特征...更像是某种高度特化的寄生生物,或者是..."

"或者是某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东西,"李明哲接话道,"我怀疑它们有某种集体智慧,甚至...心灵感应能力。"

马克想起昨晚吸血毯对他声音的反应,以及相机神秘失效的现象:"你认为它们能感知人类的思维?"

"只是猜测,"李明哲叹了口气,"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在进化。以前的传说中,吸血毯只袭击牲畜,很少攻击人类。现在它们不仅开始主动捕食人类,还学会了避开我们的陷阱..."

马克突然想起什么,拿出笔记本电脑调出相机里的照片:"昨晚我拍到了它,但只有一张成功了。"

李明哲盯着那张模糊的照片,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个角度...上帝啊,它不是在逃跑,马克。它是在观察你。"

放大照片后,马克看到了令他血液凝固的细节——在那团黑影的边缘,有几处细微的突起,形状像极了...人类的手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