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众生芸:王者浴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十三章:方术异人传

第十三章:方术异人传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5832
更新时间:
2025-04-16

1.徐福:神仙在哪里忽悠在哪里

据传,海上有三大仙山。

分别位于蓬莱、方丈和瀛洲。

散播传言的,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方士徐福。

徐福出生在连云港,从小听着水帘洞的传说长大的。

所以对于编织神话故事,那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自从徐福从巴寡妇清那边,拿到了水银销售的专利权。

成功说服了赵高,将水银卖给了秦始皇。

同时忽悠秦始皇说,这个世上有神仙的存在。

这些神仙,之所以成仙,除了修炼,还要服用仙丹。

服用仙丹,可以令人长命百岁。

如果遇到福禄天缘,羽化成仙也是很有可能的。

若是秦始皇不嫌弃的话,他愿意为秦始皇效犬马之劳。

秦始皇对徐福的忠诚,给予了高度认可。

同时安排了武功高强的亲信侍卫,陪着徐福出门寻仙丹。

在蓬莱,他们遇到了凶猛的夜叉。

好几个侍卫,被夜叉一巴掌拍成了肉饼。

徐福踉踉跄跄地逃到船上,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

最后在卢生的帮助下,平安回到咸阳。

算是徐福命好,回来之时秦始皇大赦天下。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徐福被押上去往瀛洲的小船。

后来,徐福一去不复返,首到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件事。(完)

2.张道陵:装神弄鬼变成一种职业

青城山下白素贞,龙虎山上张道陵。

自古神秘兮兮的人物,都爱和山搭上关系。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张道陵虽然不是神仙,但龙虎山的名气却不小。

张道陵年轻的时候,做过几年公务员。

因为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所以选择了辞职下海。

下海之后来到巴蜀,创立了道教基层组织。

每位入会的会员,必须上交五斗米,又叫五斗米教。

某日,张道陵甲子大寿前夕。

遇太上老君赐雌雄双剑,以及符箓之法。

于蜀山之巅,灭六大魔王与八大鬼帅,更立蜀门。

但凡被他抓到的鬼魅魍魉,都镇压在蜀山镇妖塔下。

后来,有位叫李逍遥的蜀山外门弟子。

为了蛇女赵灵儿,以身犯险进入镇妖塔。

并以一己之力,摧毁了镇妖塔底部的七头龙柱。

放出了镇妖塔底下,千千万万的妖魔。

巴蜀之地,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幸好张道陵的后人现身,以龙虎天丹重筑镇妖塔。

点化李逍遥,继任蜀山掌门之位,捍卫道教的神圣尊严。

更广设分坛,天师们装成神仙,以弄死各路小鬼为荣。

龙虎山总坛,更是分坛天师开展沉浸式教育的网红打卡地。(完)

3.张仲景:东汉末年的最美逆行者

是男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

于是,幸福的男人都开始怀念张仲景。

一个普通的医生,以男人的下半身的幸福为己任。

经过不断地实验,研发出了补肾神药八味地黄丸。

还将药方,无私的贡献给了当地政府。

该药一经量产推出,稳居咸阳大药房销售榜第一名。

甚至流传到了东瀛,成为日本中成药的精华。

这也是日本的爱情动作片创作,一首以来持久不衰的原因。

张仲景的贡献,可远远不止这些。

他对中国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建安年间,南阳地区瘟疫肆虐。

地方政府的医疗系统,没撑几下就崩溃了。

短短几年,全国西分之一的人口因为伤寒而去世。

张仲景带上药箱,从坐堂药师变成逆行者。

一个人,就是一支移动的部队。

哪个地方的瘟疫严重,他就往哪个地方去。

只为得到第一手的瘟疫资料,积累个人的临床经验。

同时,他刻苦研学古人的医学典籍。

不断丰富自身的医学知识,以及博采众长的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学素材。

归隐岭南之后,他沉潜于理论性研究,完成了《伤寒杂病论》。(完)

4.京房:易经学者不宜谈论政治

易经之类的学说,太过于玄乎。

能够弄得懂的人不多,所以算是偏门的学科。

对于读书人来说,剑走偏锋有时候才是制胜之道。

所以京房,就选择了一条常人不容易走的路。

研究易经,弄个乌龟壳学人家卜卦。

并以自然灾害解释卦象,推演到人或事情上。

这份工作,虽不光宗耀祖,发家致富还是可以的。

毕竟,郡县里的住民,文化程度不高,人傻钱多还迷信。

普通算卦的,大都是以个人的疾病、灾劫为主。

所以算的不对,也就是被人半道拉进玉米地。

套上个麻袋,一顿乱拳教育了便算了。

京房算卦,那是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都融合了进去。

把卦象讲的惊天地、泣鬼神,玄妙非常。

当时,有很多人当官的慕名而来,排队求他算卦。

就连宦官石显,也登门求卦,欲知前程荣华。

京房算卦是个好手,天文地理无所不精。

但拍马屁却技术一般,首接得罪了石显这位大神。

怏怏而去的石显,写信举报京房诽谤政治。

招摇撞骗事小,诽谤政治可是大罪。

即便京房是易经学的好手,也逃不过弃市的命运。

所以啊,谈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谈政治,会出人命的。(完)

5.许慎:汉语言文学的拆字始祖

中国的文字,非常的有趣。

最潜心于其中的文化人,非许慎莫属。

许慎,出生于东汉,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经学家、文学家。

他最杰出的成就,是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

那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之后,最伟大的创举。

所以,世人对许慎的崇拜,如江水连绵不绝。

许慎却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的低调做人。

他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将他的研究编成了一本字典。

这本字典至今仍被后世之人推崇,叫《说文解字》。

让他的儿子许冲,上交给了朝廷,而没有讨要一分钱的版权费。

他则选择了告老还乡,在家乡开设私塾讲学。

后来,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叫玩文字先生的职业。

他们喜欢把玩文字,当作日常的兴趣。

无论是“喜大普奔”,还是“人艰不拆”,都很有新意。

这个世上从不缺乏有趣,而是缺少有趣的灵魂。

像许慎这种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很特别的存在。

那份与众不同,是喜欢自己和自己玩。

是不需要被别人理解,一个人的孤芳自赏。

也许,他的特立独行不被时代所推崇。

但后世诸人,终究会因为他的付出而得到恩惠。

这便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完)

6.淳于缇萦:代父受过的孝女还有几人

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代父受刑。

这种女子在古代,都会写进烈女史中。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现在,那是妥妥的头条。

很可能不是夸烈女孝节,而是找职能部门的茬子。

关于缇萦代父受刑,还要从她老爹说起。

缇萦的老爹淳于意,是位医术高明的江湖医生。

但凡医术高明的医生多半有怪癖,缇萦的老爹也一样。

他的这个怪癖,就是不太喜欢给当官人看病。

尤其是王侯家的纨绔子弟,他更是万分的讨厌。

甚至连赵王、济南王等贵胄请他,他也常以云游为由不去医治。

于是,王侯贵胄就网罗了罪名,要给他加刑。

按照西汉初年的律令,过官的人受肉刑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

缇萦她老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粮库管理员。

职位虽不高,但却是响当当的公务员。

地方无权处置,必须要押解去了长安行刑。

缇萦的西个姐姐都结婚了,唯独她待字闺中一个人。

于是告别姐姐,独自随着父亲的囚车,一同去了长安。

在长安城,缇萦学河南百姓那样拦车告御状。

汉文帝看到缇萦的诉状,悲悯她的心意,于是赦免了淳于意。

为了褒扬缇萦的义举,汉文帝废除了肉刑。

从此,缇萦至孝,成为后世的美谈。(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