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众生芸:王者浴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九章:画阁丹青

第九章:画阁丹青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4630
更新时间:
2025-05-08

第九章:画阁丹青

1.江万里:白鹭洲头点灯,墨笺诗书育人

读书,才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身为吉州的主管,江万里很重视青少年教育。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他集资筹建了白鹭洲书院。

书院建造一座湖心岛上,仅一条长桥可登临。

长桥所在的水道称为泮池,池上偶有大小渔船出没。

整座湖心岛呈长条状,书院位于小岛的东北角。

书院的大门的牌坊,称之为棂星门。

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曲星,以之为大门代指学院。

此外,书院内有文宣王殿,以及道心堂。

道心堂上建一楼,取名为风月楼。

秋高气爽之日,登楼临风弄月,何等惬意。

道心堂的后面,有一座长山厅。

厅之上又建了两座阁楼,一座叫云章阁,一座叫峻极阁。

两座阁楼栏杆环绕,既可作藏书用,又可登高望远。

通常,风月楼给老师开放,云章阁、峻极阁给学生开放。

若逢佳节,则优秀的学生也可上风月楼与老师饮酒。

阁楼旁,就是学生们的宿舍。

宿舍边上,还单独弄了一排淋浴房。

对于寄宿生而言,学校既是读书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

办学条件好了,学生们才能安心读书。

最近喜讯传来,白鹭洲书院高票入围“江西最美书院”评选。(完)

2.米芾:浅墨秋山帘暗,一曲相思雨来

庙堂一日,练字半天。

闲云一日,练字己旧半天。

米芾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练字。

至于当官,着实没有太大的兴趣,弄口饭吃而己。

比起老婆,他还是钟情于浅墨秋山帘暗之中。

墨香中自有一曲相思雨来,浑身上下不得了的酣畅。

倒是世间的庸脂俗粉,让他鸡皮疙瘩掉一地。

米芾之所以能够当官,主要靠老妈牺牲的奶水。

因为宋神宗打小,喝米芾老妈的奶水长大。

喝奶不忘娘家人,宋神宗便恩赐米芾做了秘书省校字郎。

皇恩浩荡,一向懦弱的米芾只得接受。

校字郎的日子比较闲,米芾就开始临摹他人的书法。

半年下来,书法水平大为精进,令众人汗颜。

米芾可不管别人汗颜不汗颜,照样每天勤写勤练。

他要和时间赛跑,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他知道苏轼在黄州,随身携有晋人的书法帖子。

于是连夜驱车赶往,连政务都不愿意处理。

他非常喜欢王献之的《中秋帖》,夜夜临摹,首至以假乱真。

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喊他为墨痴。

他笑着不说话,依旧低下头,继续练字。

再不写墨水要干了,再碾墨,多浪费时间啊。(完)

3.赵佶:瘦金体的鼻祖,山水画的楷模

文艺,是有钱人的玩意。

赵佶若不是皇上,铁定没有这么高的文学造诣。

什么瘦金体的鼻祖,山水画的楷模。

撑死,也就在皇家书画院里,当一个待诏。

在老百姓心里,赵佶应该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石。

在老百姓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搭上一把手。

在老百姓没有钱的时候,能够扶贫照顾下。

一个画画、写字的人,有什么能力为人民办事情。

不过,赵佶才不理会老百姓的想法。

皇上,只是他的一份工作。

文艺,才是他终生的爱好。

将生活融于工作,是赵佶毕生的追求。

艺术的星光大道,才是他人生的理想与辉煌。

可惜,赵佶的运气似乎不太好。

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他选择了失业。

但另一个层面,赵佶又是运气的。

金国国主仁慈,并没有要了他的项上人头。

落魄的凤凰,真的不如鸡。

下岗的皇帝,也是院子里拉磨的驴。

没有了尊严,再漂亮的文字。

也不过是祥林嫂眼中,不自觉地埋汰和鄙夷。(完)

4.赵明诚:金石书画钟爱,诗词歌赋亦喜

婚姻嫁娶的基础,是门当户对。

而婚姻长久的秘诀,却是势均力敌。

对于赵明诚而言,李清照是当世才女。

娶她过门之后,光靠贩卖她的诗词。

就可以“宅”在家里,当一个“软饭男”。

可是,赵明诚也是有骨气的人。

“软饭”固然要吃,但必须要站着吃。

既然诗词歌赋上,没办法胜过妻子。

那就摊牌了、不装了,从此以后不玩嘛。

颓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就去研究金石书画。

在当时,书画研究者颇多。

但金石研究,绝对算得上是热门行当。

许多达官贵人,都愿意在家里挖个湖、建个亭。

顺便,买些稀奇古怪的石头,来装饰自己的品味。

赵明诚,便成为豪门富家的座上宾。

加上妻子的名望加持,一跃成为业界翘楚。

只是,名利双收的赵明诚,开始有点儿飘。

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是纯正的艺术家,开始收集金石书画。

宏观环境不错,做点重资产投资并不为过。

但经济下行,做重资产投资,很容易折在自己手里。

国破家亡,崔健摇滚,一无所有。(完)

5.李唐:万壑松风散曲,清溪渔隐归山

“李唐,你愿意一辈子画画么?”

“是的,我愿意!”

“无论将来富有还是贫穷,战争或是瘟疫,都愿意么?”

“是的,我愿意!”

此时,站在画院大殿内起着誓的男人叫李唐。

他被宋徽宗钦点进入画院,成为宫廷里的一名画待诏。

所谓的画待诏,就是专门等待皇上诏令作画的人。

北宋王朝国力不济,在战场上总是吃败仗。

打败仗就要割地赔款,割地这种事情要放到朝会讨论。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几天都不会有结果。

赔款和赔女人这种事情,相对来说容易了许多。

但是款子要去民间搜刮,女人生出来还需要时间。

所以,下下之策,便是赔点诗词书画。

泱泱大国,文人多,诗词书画也就容易搜罗。

再说了,文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好面子。

当诗词书画和女人一样,都是为国争光的事情。

想进中央画院的画师,自然多如过江之鲫。

当然,进入北宋中央画院,满满的仪式感必须要有的。

这样才能让每一位画师,死心塌地的精尽人忙。

“李唐,你愿意一辈子画画么?”

“是的,我愿意!”南宋中央画院,八十岁的李唐颤颤巍巍答道。(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