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
好家伙!
结婚都不忘学习!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熟练翻译毛子文。
这份努力,他们望尘莫及啊。
丁厂长以及西位工程师听了贾东旭的鬼话,顿时对贾东旭肃然起敬。
贾东旭的能力也彻底得到了丁厂长的认可。
丁厂长看贾东旭的目光充满了欣赏,领着西个工程师,不断与贾东旭碰杯,一桌人吃的十分融洽。
“东旭,你看,翻译毛子文,编写机床操作手册的事,你能不能多费费心?”
觥筹交错间,丁厂长与几位工程师也跟贾东旭熟悉了,称呼都更亲切了。
贾东旭知道,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轧钢厂的几个大人物能陪他一个学徒在这里喝酒,当然有所图。
于是,贾东旭痛快的点点头。
“成啊!几位师傅,丁厂长,翻译这毛子文操作手册的事儿就包在我身上。”
“但我想继续留在车间工作。
我觉得,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能力。
才能把理论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当中。”
贾东旭继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真正的原因,只有贾东旭自己知道。
根据系统的规则,贾东旭只有做自身工作以外的事情,才能获得摸鱼点,才可能触发摸鱼系统的任务。
一旦他转入其他部门,去做对应的工作,并不会获得系统奖励。
所以,贾东旭不想离开车间去别的岗位。
车间好啊,进可攻退可守。
他一个车间的工人,除了车间的工作外,去做什么,那都是摸鱼。
另外,贾东旭可是知道,这年代工人的身份比干部好。
以后形势变化,连厂长都会被弄去扫厕所,这些坐办公室的老师傅若是不昧着良心,遇到的情况并不会好很多。
“东旭,车间有什么好的?技术部才能发挥你的才能。”
丁厂长高兴的同时,对贾东旭的想法,十分不解。
丁厂长想把贾东旭调到工程师所在的技术部门,这样以后遇到从毛子那边弄过来的设备,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厂长,东旭他做得对。
实践出真知!
东旭真的是大才!”
“厂长,东旭的岗位虽然在车间,但工资得按工程师算。”
几个工程师一致认为贾东旭这种方式晋升的工程师,是远比那些学院派,海归派的能力要更扎实,基础更深厚,纷纷替贾东旭说话。
“好!工资的事儿,回头我跟财务科打招呼。
然后,我再跟人事科说一声,以后东旭就是车间技术指导,不用做那些杂活。
等新机床投入使用的以后,东旭给车间的工人指导指导。”
丁厂长见几个工程师都认可贾东旭的决定,也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
同意了给贾东旭的工资提级的事儿,还打算给贾东旭安排个好差事。
“这可使不得!
厂长,俗话说无功不受禄。
涨工资的事儿,等我把操作手册翻译完,您再去提,就有了依据。
现在我还是新人学徒,您让我当技术员怕也是难以服众。我就当学徒吧,这样别人不会觉得您做事随意。
至于指导的事儿,需要的时候,您说一声,我自然不会推辞。”
贾东旭听了几个工程师与丁厂长的商议后,借口必须师出有名,连连摆手推脱。
主要是,贾东旭不想当什么技术员。
虽然丁厂长是为他着想,可一旦他成了技术员,去指导人操作就是工作,不会获得系统奖励。
“东旭,你是好样的!
我竟质疑你这样的同志,真是有眼无珠啊!”
丁厂长一听,却觉得贾东旭是在为他着想,就很感动。
“东旭,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提出来!能解决的,我都给你解决。”
丁厂长放下了领导的架子,对贾东旭愈发和蔼。
贾东旭也没想到,他这无心之失,竟获得了领导青睐,就打算再来波大的。
“厂长,难得您如此信任我。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我个人倒是没什么要求了。
就是翻译这毛子的操作手册,免不了要去图书馆书店查阅文献。
我想能不能给我一个工人图书馆借书的权限,我借点工具书,连这毛子的手册一起拿回家翻译。
至于一些厂里没有的书,我就去图书馆,去书店查资料。
这样,我就能快点完成翻译工作,早点完成厂里的任务。
我估计,要是我用心去做,一两个星期就能翻译完。”
贾东旭面露激动神色,把他不想来厂里上班,想在家摸鱼的事儿,换个方式,组织了下语言,艺术加工了一下。
“东旭,这事儿是为了工作,等会儿我就去跟人事科和图书馆打招呼!
上面给咱们的时间很充足,操作手册的翻译一个月内完成就行,你也别太辛苦,要注意身体啊!”
丁厂长听到贾东旭唯一提出的要求竟然是为了工作,更加感动,主动提出贾东旭别太劳累。
“没错!东旭,翻译的事情不能急,你身体垮了,才是厂里最大的损失!”
几个工程师闻言,也同样劝贾东旭。
他们却并不知道,贾东旭说一两周,那都是收着说的,以他的能力,要是专心去做,一天就能翻译七七八八的。
但贾东旭知道,这事儿绝对不能表现太轻松,否则他以后就别想消停的摸鱼了。
“嗯,我会注意的。下午,我拿了资料,就不来了,我得早点投入工作之中。”
贾东旭嘴上说着知道了,可却表现出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
丁厂长与几个工程师见此,满心都是感动。
商量好一切后,饭局结束了,丁厂长去各科室给贾东旭开绿灯。
贾东旭留在食堂,把食堂特意准备的菜装好,装满了两个饭盒,然后才来到了工人图书馆。
贾东旭是来借书的。
图书馆刘姐早得到了上面的招呼,自然全力满足贾东旭的要求,同时,她心中对贾东旭也是多了几分敬重。
好打听的刘姐己经知道,这个小贾,不是普通的人,是被厂长和几个工程师都尊重的人。
贾东旭倒是一如既往的跟刘姐寒暄,然后开始借书。
贾东旭并不需要什么资料,那都是他跟厂长请假的借口,他来图书馆,只是想要给自家谋个小福利。
秦淮茹的文化水平不高,比白丁强点有限。
毕竟,以秦家的家境,能让秦淮茹长大就很不错了,哪里来的钱给她上学。
贾东旭琢磨,培养一下秦淮茹的文化素养,不能让秦淮茹像他一样躺平。
毕竟,家里还是要有一个人上进的。
而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秦淮茹呢?
十八岁的秦淮茹,去学一些知识,并不晚。
现在这个年代文化普及率真不高,据统计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可以说是往来皆白丁了。
贾东旭借了几本翻译用工具书装样子后,就借了一些蒙学课本,最主要的是借了一本《中华大字典》。
后世风靡全国的字典还没问世,这本才是主流字典。
这本字典有拼音,还有图,十分适合秦淮茹用来认字。
而只要教会秦淮茹用字典,那么秦淮茹就可以自主学习了。
借到这些工具书,就省了贾东旭大几十。
目的达成!
贾东旭骑上车,就溜之大吉了。
东旭,是个好同志啊!
二楼的厂长办公室,丁厂长站在窗前,透过玻璃看到贾东旭拎着厚厚的书本离开的身影,再次感慨。
出了轧钢厂,贾东旭骑着车在回家的路上,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此时此刻,他拥有了厂长亲自批的,最长达三十天的长假。
作为爱学多人,贾东旭觉得,他必定要度过一段通宵达旦看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