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从豪侠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汉初:从豪侠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初:从豪侠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三十四章 建安十八年

第三十四章 建安十八年

加入书架
书名:
汉初:从豪侠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作者:
尘引惊云
本章字数:
3926
更新时间:
2025-06-04

(过渡章节,三国作为国民题材好的坏的数不胜数,在保证本卷基本按原历史发展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写了,所以我重点写后三国时代赤壁夷陵我就跳过了。)

朝堂之上

汉帝刘协依旧似往常一样冷眼旁观,偶尔在曹操的脸色下附和几句,在处理完太尉李霓离职退休的安排后,正当他以为朝会结束时华歆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高祖之得天下着在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今天下大乱群贼西起,若无曹丞相这天下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故臣以为当晋丞相为公,以赏其功,以昭陛下之德。”

言毕,李颖立刻出列道:“臣附议!今汉室不昌民心不定,若无曹丞相陛下恐怕早就似少帝那般了吧。”

二人惊天言论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不过随即又有不少大臣附和,眨眼间便己过了三分之一。

刘协顿时颤抖不止,荀彧等为数不多的因各种原因强绑在一起扶汉派虽说早有预料,但还是被惊到了。

曹操着腰间玉带。

"臣不过尽臣子本分罢了如何敢晋爵为公?"

他的声音在雕龙画凤的梁柱间回荡,震得汉献帝手中的玉玺微微一晃。十二冕旒后的少年天子面色苍白,许久仿佛认命般道:“言之有理不知众卿有何安排?”

李颖遂走上去从袖子中取出一张早己准备好的诏书递给了黄门侍郎。

刘协艰难看罢,随后开口,念诏书的声音像秋蝉薄翼般发颤:"武平侯曹操有大功于社稷,救朕于危难之间……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凡十郡……封君为魏公。"

荀彧站在文官首列,广袖中的手指掐进掌心。他望着金阶下那道玄色蟒袍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见时,曹操在酸枣大营中挥剑斩断案角,说要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那时案上烛泪正滴在他战袍的血渍里,凝成暗红的琥珀。

"加九锡——"

司礼官尖利的唱喏刺破死寂。华歆捧着鎏金托盘趋步上前,盘中玄圭在暮色里泛着幽光。曹操抬眼望去,正撞见天子刘协绝望的表情。

阶下忽起骚动。御史中丞陈群出列欲谏,被夏侯惇拦住。曹操恍若未闻,接过那柄象征征伐之权的彤弓时,指尖在弓弦上轻轻一划。十年征伐的血气突然涌上喉头,他仿佛又看见官渡战场上飘满天空的灰烬,那些焚烧袁绍粮草的火星,至今还在他眼底明灭。

突然心中一阵刺痛,恍惚间仿佛看见了那个致力于匡扶汉室以征西大将军为目标的曹阿瞒,再一眨眼往事烟消云散,只余下现在这个站在权利顶峰的魏公。

荀彧心情复杂看着一切,长叹了口气有了弃官的打算,与其让孟德难做,不如自己主动,省的耗了光最后的君臣情分。

……

还没有来得及改名的丞相府内,曹操对华歆道:“子鱼是如何说动那常山李氏的?”

“主公有所不知,那常山李氏先祖燕武李昱为高后所毒杀,因此解下了死丑,但奈于形势才隐忍至今,若是有人要代汉他们肯定第一个支持昔年王莽篡位时当代家主开始第一个冲进宫的,因此在下把明公欲称公的消息给李颖一说,他便立刻同意了。”

汉建安十八年 公元213年五月

汉献帝册命自己为魏公加九锡以冀州十郡封之,在以自己德薄如何能与汉初诸侯王那般受封为理由的三辞三让后,正式于七月在邺城建魏宗庙,并以李颖为卫将军兼魏国大鸿胪。

荆州

建安十八年的秋风卷着蜀地的硝烟,诸葛亮放下军报时,掌心的冷汗己浸透竹简纹路。案前的烛光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将他的影子投在屏风上,竹简上赫然写着庞士元身死雒城。

荆州牧府内

"李叔!"稚嫩的呼喊刺破雨幕。李霁回头时,看见六岁的刘禅冲进书房,鹿皮短靴沾满泥浆,手中攥着弹弓。侍从气喘吁吁追到檐下,被李霁一个眼神止在门外。

"青竹无辜,为何要射断它?"李霁拂去少年额前草屑,触到他滚烫的掌心,而刘禅的箭囊里还插着半截翠竹。案上赫然是撕了封面看不出名字的太平要术,李霁在刘备走后奉命教导刘禅,他仗着刘禅不识几个字而周围的侍从仆人也都离去,因此才敢看这禁书,为了以防万一死掉了书皮。

小阿斗的胸膛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般剧烈起伏:“父亲既说仁德为本,为何要攻打同宗叔父?”李霁心中犹如晴天霹雳,看见少年眼中闪烁着的光芒,仿佛燃烧的火焰。

"阿斗可知弓箭之道?"李霁解下腰间玉带,刻意避开了话题。他将刘禅引至廊下,取过那张角弓:"过刚易折,过柔则弛。"弓弦在其指间忽松忽紧,箭矢瞬间飞出正中竹竿。

少年突然夺过角弓,勉强拉起的弓弦发出困兽般的呜咽。李霁不躲不避,看着羽箭落在地上。

李霁转身拾起断成两截的翠竹,:"公子请看,这竹节中空却能负雪,因知屈伸之道。"他将竹枝插入案头陶瓶,转身推开北窗。

刘禅不明所以的望着瓶中新竹,断口处渗出清露。远处传来金柝声,诸葛亮将刻着《商君书》的丝帛放入他怀中:"明日卯时,法正先生会来教公子骑射。我便先告辞了。"

……

几十年后的深秋,己成为大汉皇帝的刘禅在武担山祭祖时,仿佛又看见那截插在陶瓶中的断竹。记忆中李霁己然模糊,唯有当年的清风,依旧在轻抚《商君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