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样成为了定局。
一个月后徐峰将迎娶三家之女和苏殷。
虽说徐峰始终觉得这有些不好,且也对不起自家嫂子了许多,可徐峰还是被自家嫂子和秦老爷子说服了。
三妻四妾……
这在这一个时代中,就如喝水 事情一样的简单和寻常。
哪怕是在此时,徐峰真就只是迎娶了一个苏殷,可在未来也逃不掉三妻四妾的选择。
一妻一夫……
看起来好像是一场佳话一般。
虽说知晓自已是因为不愿辜负了对方而选择的忠诚,可对于别人来说,无非便是妒妇之说罢了。
所以……
看似好像美好,其实背后的蛐蛐却是足够让另外一个人背负着一生的骂名。
“妾身不过只是一个寡妇……叔叔不弃,愿结之为连理,这本就是妾身之庆幸,可若真因为妾身原因,而误了徐家之事,这却是妾身万万不得做之事。
所以……
哪怕今日叔叔没迎娶三家之女,在未来,妾身也会为叔叔寻一些妻妾的……”
一生一世一双人。
三餐四季共黄昏、
这自是极好,可在这一个时代却是比什么都难以实现。
所以,徐峰没再说什么。
高兴?
似乎并没有。
抗拒?
似乎也没有。
说到底,对于这一个结果徐峰并没有多大的意外就是了。
很快的,这消息就在整个宁天县中传开了。
三家虽说意外徐峰和苏殷的关系,可却也表示没什么问题。
反而是民间的百姓们,一听到说徐峰要娶自家嫂嫂的时候,还真就意外了下。
可转头一想,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值得意外的了。
徐山死早。
当初 的徐家若非苏殷撑着,这些年早就破败了过去。
又哪里有着现在的徐峰?
虽说苏殷是徐峰的嫂嫂,可这又如何?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还少发生过?
且……
“徐家也的确该给苏大夫一个交代的,总不能让苏大夫年纪轻轻,便真就做了一个寡妇吧?”
苏殷原本还有些担心。
担心她要嫁给徐峰这事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甚至有人会因此而怒骂评判自已。
可没有。
更多的却是理解。
这让苏殷颇有些感动……
也是第三日,苏殷就是去了秦家居住了起来。
她早没了娘家人……
于是。
秦老爷子收养了苏殷。
苏家,便成为了苏殷的娘家……
按照礼,在成婚之前,女子是不得见自已的未婚夫的……
于是,这往后的一个月,两人确是不好见面了。
在苏殷住进秦家的时候,杨家,林家,吴家中,杨婉兮,林灵芸,吴时令也被限制了出门。
这些日子徐家将会请长辈上门,走三书六聘之事。
她们自是不好在出门抛头露面了。
要是往常,三女定是有意见的,可这一次反而乖巧无比,只是说了一声:一切听爹娘吩咐……
这让三个老头忍不住叹气了起来。
果真是女大不由父……
满意的时候,说一句一切听爹娘吩咐……
这要是不满意的时候,来一句女儿还想多伺候爹娘几年……
感情这小女儿也早就喜欢了徐峰了。
要不然的话,以她们的性子,又怎么可能这样轻易的和人共用一夫?
当然了……
若自已是一个女人,恐怕也不会拒绝嫁给徐峰吧?
……
登门下三书六聘,替徐家做媒的是陆沉……
即现在的宁天县丞。
徐家早没了长辈,自然没办法由徐家亲自出面。
而秦老爷子是最好的选择,可因为现在秦老爷子已成为了苏殷的养父,自然这种事情也不好让秦老爷子出面。
于是,想来想去,陆县丞便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理由有三。
一,陆沉为县丞,身份自是足够。
二,他和徐峰的关系并不差……当年在县衙内,徐峰便受其照拂颇多,为一尊敬的长者。
三,则是因为徐峰极为相信陆县丞。
当然了。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陆县丞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当天就跑到了徐家,告诉陈落:“我和你说,这上门订婚的事情,你可必须要交给我。
交给谁都不行!”
徐峰有些无奈,这陆大人也真是的,瞧瞧这说的什么话,好像担心自已不麻烦他一样。
这种事情本身就麻烦,他愿意这般替 自已跑,可比什么高兴了,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
于是。
这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订婚的事情并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因为在名义上,徐峰并非是纳妾,而皆是娶妻的原因,自然,这礼数皆需要齐全。
首先是纳彩……
男方需请媒人去登门提亲,但并非是空手,都需带上一些礼物。
礼物不限。
可必须要一只活雁……
好在,这一个季节大雁并不难寻就是了。
到了女方府邸,上了礼,纳了彩,便是问名。
男女双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然后便是纳吉,这是在确定了双方生辰八字之后的环节。
而后就最为重要的环节,即:纳征!
双方需要商量好各种聘礼,以及各种三金五金等……
最后才是请期,南方挑选结婚的日期,同时征求女方的意见,直到,最后确定!
当然了。
这些事情虽说很麻烦,但徐家和几家早都做好了准备,故而倒也比较轻松了一点,当天便都能做出了选择,甚至定下成婚的日子。
但轻松只是对于各家来说比较轻松,对于陆县丞来说,可是一点也不轻松的。
一天之内,跑了整整四处。
便是他是铁打的身体,也差点就要垮了过去。
好在……
最终尽数完美落幕就是了。
而婚期,便是定在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
这日期,距离除夕夜仅有四天。
徐峰总觉得这日子急了一些。
现在已经是农历十二月初一……
这前后算下来,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有什么紧的?这马上便是新年了,过了年,你便是二十二了……正好,今年多了几个人,整个徐家不正好可以热闹了一些?”
张家嫂子说着:“最好是明年这时候,徐家再多增添几个小家伙,那才更好!”
“最好也得四五个!”
林家婆婆说着:“正好,到时候能让小平安他带着他们,整个徐家可就热闹多了。”
“有 道理。”
听着她们的话,徐峰就没说什么了。
那就这个日子吧。
她们说得对,徐家,也该更热闹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