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没有回答,而是在想着这一次征兵的事情。
大唐现在地域辽阔。
加上接下来将会长期进入战争年代,兵力……这的确是大唐现在最为急缺的东西。
当然了。
要士兵,那自然也需要钱粮。
不过这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并不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贞观十二年带回来的番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育和种植,几乎在全国彻底的种开了起来。
所以,粮食这东西,现在大唐各地的粮仓都在爆满。
不仅如此,因为有着大量粮食的原因,整个大唐的畜牧业也在迅速的发展。
全国各地,有着大量的养猪场,养牛场等等,应接不暇。
不仅是在粮食上,连肉食,大唐也不在和以前那么拘谨。
不过现在大鱼大肉,但至少普通的百姓家想要吃一顿肉,那己经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了。
还有水稻……
百业书院中,杨炯这一段时间在杂家水稻上,有着很大的进步、
这杨炯就是当初的初唐五杰之一……
在百业书院中,每个学子也好,还是夫子也好,都有自己所兴趣,所擅长的东西。
而这,就是百业书院这一个名字由来的原因……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唯有如此,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推到大唐的百业时代。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最为正确的路线。
和骆宾王他们不同,杨炯觉得,不管这时代在怎么进步,科技在怎么发达,百姓们最为重要的,依旧还是粮食。
这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虽说现在这社会上有着番薯的存在,能够饱腹……
但是这华夏五千年来,百姓们早就习惯了水稻,这谷物才是所有人最在意的东西。
只是现在水稻的产量实在低得可怕……
所以杨炯便觉得,或许,可以在提高水稻产量这方向上出手。
可如何提高?
这却是不是那么简单能找到的方向。
知晓杨炯想要提高这水稻产量的时候,徐峰正好刚抵达长安没多久……
这可是一个好事。
也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事。
徐峰自然是高兴的。
所以,在知道这事后,徐峰就连夜给杨炯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倒是简单。
先是寒暄了下,徐峰就首接进入了话题。
此时大唐水稻产能低下,这是数千年来始终没有改变的局面,若是能够提升水稻的产量,那么这无异于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可如何提高产量……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杂交……
或许是一个极其不错的反向。
对于这个词,徐峰一点也不担心杨炯会听不懂……
百业书院中,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个必学的课程,这生物学上早就有过关于杂交的知识。
自然的,这杨炯也会懂的。
徐峰也明白,这个杂交水稻的创意这杨炯可能会有所怀疑。
怀疑也是正常的。
此时许多百姓们包括学者们也都要觉得,这水稻是自花授粉……这杂交,哪里有那么简单。
想来,要实现不容易。
但徐峰告诉他,这水稻杂家是有着科学依据的,他也并非是自花授粉……
当然……
剩下的,徐峰就没说太多了。
关于杂交水稻徐峰只晓得并不多,当初的自己,从来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就是连三系法当初也只是在网络上有过了解……
所以……
能教导杨炯的真心不多。
但许多东西就这样子,它缺的,往往就是捅破那一层膜……这一层膜一捅破,剩下的也就变得极为简单了。
果不其然……
几个月后,徐峰就得到了杨炯的消息,说他开始决定大力研究杂交水稻了。
原因就是在得了徐峰的启示后,他真的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在发现这一株的那一刻,杨炯就知道,杂交水稻法,的确是可以改变水稻产量的最佳选择。
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也不好说。
所以……
从那一刻起,杨炯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怕是要全贡献给了杂交水稻了。
这是好事……
但……
徐峰还是和杨炯说了下。,
杂交水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这一条路,不会好走……
不!
不是不会。
那是绝对的艰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这一条路,牺牲了多少?
所以……这一条路哪里那么好走?
自然的,既想要走,那就要做好一切的心里准备就是了。
杨炯没说什么。
他没回答。
只是开始投入了研究当中。
几个月的时间,自然是不可能有着什么多大的进步,但听说己经开始在进行了初次的杂交。
数据推算,所能提升的产量虽少,但估算也有5%左右……
这是一小步。
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当一代一代的杂交水稻被研究出来,定然能让全大唐,乃是全世界所有人,全都吃上了白花花的米饭……
让人类的餐桌上,不在知晓何为缺粮!
至于现在,哪怕没有杂交水稻,这粮食,别说五十万了,就是再来一百万,大唐也是能供应得起的。
只是……
粮食有了。
军需有了。
这士兵……可没那么简单。
“大唐这些年来,虽说鲜有征兵,但却也不少多少大唐百姓……
若是继续征下去,百姓怕是连耕地的也没了!”
大唐建国,这才多少年?
新生一代也才堪堪成长起来……
虽说有着鼓励生育……
可20多年的时间,新生一代也才堪堪起来……
就算一个家庭给你全都生了五个,那人口也才多少?
现在全国上下有着那么多的士兵,这民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说大唐这是穷兵黩武来着……
要是在对着中原这些人征兵,怕是人心,要惶惶了一些。
“兵……其实也很简单,首接从少数民族那边出手!”
少数民族?
李二听到这的时候,一下子就明白了徐峰的想法。
日本族……高句丽族,朝鲜族,百济族,安西都护各族……
这些地方都是朝廷新打下来的土地。
还有许多百姓存在。
征兵要是从他们这里征的话,五十万那是简单无比……
可……
“朕担心这些人,不会那么老实愿意替大唐卖命!”
他们现在才被大唐收复不到几年……
就这般愿意为大唐卖命,那怕是不那么容易才是。
而没有绝对的忠诚,那么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可是极其致命的问题的。
“这事情倒也简单!”
徐峰给出了一个办法:“在新征收的士兵中,安插进入老兵,让一个老兵带着两个新兵……于此同时,在新军中强化思想教育……不需多久,这些少数民族的士兵,都将成为我大唐最为尖锐的武器。”
当然……
这前提的条件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只有如此,才会有百姓愿意给大唐出力就是了……
李二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小子,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好女婿……
朕越是看他,那越是满意了。
“对了陛下……”
徐峰突然问道。
“叫父皇,叫陛下是不是叫习惯了?嗯?”
徐峰抓头。
这父皇两个字,还真叫着不习惯啊。
不过这李二都这样说了, 自己似乎……好像,要是不喊父皇,当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父皇,儿臣有一件事情想要和您商量下,您看可以吗?”
“你小子该不会是又要娶老婆吧?”
李二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
没办法。
这小子实在是有些太好美色了一些了。
纵观现在整个朝堂上,哪一个正经清官,像他这样,这老婆娶了一个又一个了?
现在都第六个了……
他不得不怀疑,这小子是想要再娶一个,正好一周七个,夜夜不重复的那种。
这样一想,看着徐峰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复杂了起来。
这小子身体就这般强壮不成?
难道这就是一个大夫的优势?
还是说,这小子有着什么秘方?
要不然得话,这正常男子,每天这样 下去,不用一个月,这就算没被榨干,半条命也该没了吧?
要不要找他要个秘方?
倒是丢人了一些,可……他也不敢随便乱说的才是。
“娶老婆?”
徐峰吓了一跳,目光向后看了下,见得高阳公主她们没来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父皇,您别乱说,这话要是被看到了,那儿臣可真就死定了。
这儿臣要是凉凉了,往后也就没人能给父皇出什么坏主意了!”
倒也不是徐峰真的就怕了高阳公主他们什么的。
主要是……
毕竟娶了那么多个老婆了,心中还是愧疚的,这要是被他们听到了,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
这要是再娶一个的话那就是七个老婆了?
星期一苏殷嫂嫂。
星期二高阳公主。
星期三宋惋兮。
星期西吴时令。
星期五林灵芸。
星期六武媚娘。
正好,还空出了一个星期天,倒也不是不能弥补上……
不过。
七天这连一个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徐峰心中嘀咕了下。
自己的确是习武的没错,只是这习武倒也不是真的那么强壮……
真要一天都不休息的话,哪怕是没多久的话,真要垮了。
还是不要乱想了。
徐峰甩掉这些不该有的心思……
至少,暂时是不要多想了,省得真被天下百姓议论,说自己是躺在女人堆上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