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小家伙……
徐峰看着这一幕,颇有些无奈的摇头。
再看看一旁正专心一意看着药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虎妞,徐峰这感慨就更大了。
这男生和女生的差别,实在是有些过于大了一些了。
狗蛋也好,钢镚铁锤也罢,这三个小家伙这一个月来,若非自已强制压着,莫说是读书认字了,怕是这安宁医馆都要给拆了。
好在……
虽说顽皮了一些,但渐渐地,也终于开始学会了懂事。
便是读书,也开始有些入了心。
而虎妞就从没让自已操心过。
仅短短一个月,千字文已经基本学会了。
偶尔还有几个字不会读不会写,但问题也不大,不受多少影响,至少现在医书放在那里,已开始看得懂了起来。
这是让徐峰最为欣慰的地方……
起初收了这几个小子,只是觉得她们该学会一些东西,懂得一些字和一些做人的道理。
不曾想,似乎好像挖掘到了宝贝。
徐府很大……
徐峰就在后院内,弄出了一座小小的私塾教这四个小家伙。
偶尔的,苏殷还有家中的一些小丫头也会过来听徐峰讲课。
讲的江湖佚事,山鬼神怪。
读的是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五经,春秋礼仪。
当然。
更多的还是说一些草药民名方,中医之道。
这年头读书的人很少,懂得字的人更不多,可想要读书,想要懂字的更不少……
二丫她们也想读书。
于是,便时常偷偷的听着徐峰给狗蛋他们讲课。
被徐峰发现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徐峰便让她们都过来了…
教一个人是教。
教两个三个,亦是教、
虽说自已不是一个真正教书的夫子,但教人启蒙这些,徐峰觉得自已总是还够这个资格的。
这对于徐峰来说,自然是没什么的。
可对于几个小丫头来说,却是天赐的恩惠。
她们都是看艰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以往就是吃都吃不饱,睡睡不暖,这读书识字,更是不可能的。
如今入了徐家,虽说只是下人,可徐峰也好,苏殷也罢,皆如同对待家人一般对待她们。
可以说,自入了徐家之后,从不曾委屈过一分。
如今便是连书都可读,如何能不高兴流泪?
当然。
徐峰是不觉得什么的。
只是原本仅有四个学生,如今倒是变成了八个。
本来吧,也就这样了。
直到有一日,和张家嫂子聊起,说是这柳衣巷内,还有许多孩子连书都没读的时候,徐峰就沉默了。
柳衣巷不大。
前后一共住了三十多户左右。
这每一户徐峰皆认识,也都曾受过其中的恩惠。
如今这柳衣巷内孩童稚童,男女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五个左右……
没曾想,竟连一个读书的都没有。
“这是不对的!”
徐峰和苏殷道:“他们不该这样子……他们该读书的。”
育才兴国……
徐峰不是圣人,并无这般大义。
可他依旧想要替柳衣巷内的百姓,做一些什么的。
毕竟……
昔日若非这些人帮衬,他与徐山两兄弟,如何能安然成长?
若非这百家饭,又何尝有他徐峰?
所以……
徐峰便觉得,他该做一些什么才是。
苏殷嗯了一声。
她大概明白了徐峰想要做什么了。
“你是 一家之主,一切都听你的。”
于是,徐峰寻到了秦老爷子,和他说起了这一件事情。
徐家很大。
院中三进三出。
如今居住的地方基本都是在一二进的院子范围内,最后一进却是空闲了下来。
他想将后院整理出来,弄成私塾,让柳衣巷内的孩子读书。
无需学费。
无需学杂。
便是笔墨纸砚,也尽数由徐家所承担。
直至…十三岁之后。
在大唐……十三岁已是,便是娶妻生子的也大有人在。
寻常开蒙皆在五岁开始。
五至十三岁,九年之间,每一个学生的花费,皆是一大笔钱。
所以,在听到徐峰这话,秦家老爷子直接就站了起来,便要朝着徐峰行礼。
吓得徐峰连忙扶住了秦家老爷子、
“您这做什么?”
秦老爷子眼眶通红:“老朽替柳衣巷的所有百姓,谢谢你……”
读书啊……
许多人想都不敢想。
徐峰他做的,并非只是单纯的教书,而是改变了柳衣巷所有家庭的命运。
这如何不令人敬佩?
徐峰无奈道:“老爷子,您要是这样说,小子可真就没这个脸了……昔日若非各位街坊邻居,如何有我徐峰?如今只是想要尽一些力罢了……老爷子可莫要这般折煞我。”
秦老爷子擦着眼泪。
这还只是尽一些力?
这是泽被后世的大事啊!
不过他知晓徐峰的性子,也没说什么,只是喊来了张虎,拿着铜锣开始在柳衣巷敲打了起来。
这时代,村里村外,街坊邻居,若是有大事总要都通知一下的。
这敲铜锣便是柳衣巷内集聚的召令。
只是这铜锣可是许久不曾敲打了。
故而在听到这铜锣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是不解的神色。
“这铜锣可好久不曾敲了,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有人好奇的问着。
远远的问着张虎:“张虎,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怎么突然叫大家集合了?”
张虎敲着锣。
笑得牙齿都咧起来了:“是出大事了,但是是好事,大家莫要多问了,你们赶紧去秦老爷子家里,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很快的。
三三两两的。
所有人便到了老爷子家中。
徐峰见到这般多人的时候,还真是吓了一跳。
柳衣巷三十来户,也就上百口人。
没想到这全都汇聚起来,竟都是乌压压的一片……
等秦家老爷子说起建立私塾的时候,明显看到这些百姓眼眶刹那都红了起来。
要不是徐峰极力拦着,加上老爷子出来阻止,这些人可真就跪下了。
……
私塾的事,终于还是定下了。
但书院并没有选择在柳衣巷,而是在柳衣巷后的陵江河畔。
陵江河畔这里有一院子。
这院子早就空闲了许久,是柳衣巷内吴家的房子……
后来,这吴家住进了柳衣巷,这房子就空闲了下来,但那院子前后极为宽敞,又濒临陵江,却是一处极好的地方。
徐峰也觉得不错!
于是,便定在了这里…
就是房子旧了一些,还需打扫一下,但这就无需徐峰担心就是了,甚至连自已帮忙都不用、
仅三天。
这书院便投入使用。
名字:【柳衣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