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毅正式成为了邬川的主管教练。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直关注着两人的球迷们都发自内心的为他们高兴。
只要是稍微了解一些的都知道徐州和龙毅这两个名字的含金量,有这两人带着虞双和邬川,那再好不过了。
教练组说的兼项,从那天以后就开始了。
两人的时间被占满。
早上六点就能看到两人去到训练场的身影。在这寒冷的冬季显得格外的坚毅。
虞双的生日如她所说,就是几个人一起去吃了一顿火锅。然后发了微博总结了一下这一年的感想。
接下来,他们要全力去准备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不出意外,除开单打外,两人应该还会上混双,团体和双打还不确定。
两人自龙毅成为邬川主管教练那天开始,算是正式成为了一对新的混双搭档。
毕竟年纪小的人里面也就他俩默契最好了。世界第一的那一对,年龄已经摆在那里了,所以必须培养新的力量,他俩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当然让他俩成为固定的混双搭档也还有一个意思,把两人锁在混双上和其他项目上,那么他们在单打上的精力就会大大减少。
若要为人铺路,这般就会减少他们俩和别人的竞争。
毕竟他俩的单打实力是摆在眼前的了。
谁也没想过会横空出世这么一对天才。
体育其实也没那么干净,当想要谁成为主力时,就会不动声色的将最有威胁的力量掰下去。
比如强制退出一些赛事,让有效积分清零,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之前的虞双和邬川,就被掰过两次积分。
谁都没想到,光靠六个有效积分,两人还能稳稳的坐着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若再对其他积分进行掰除,就太明显了,以两人的人气,舆论的声音肯定无法平息。
毕竟还要靠两人的人气赚钱,不能将人得罪得太透。
而两人的国家荣誉永远排在最前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即便知道正遭受不公的对待,也只能是将之艰难咽下。
毕竟内部再怎么样,至少表面上要“团结”
单打的名额是看世界的积分,排名之前的是强制参赛的,其他的项目则由教练组决定。
最终定下来,两人第一次亚运会就水灵灵的兼顾四项了。也就相当于,有时候一天他们甚至要打好几场比赛。
这样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
参赛名单出来的时候,网上都炸了。
[啊?等等等等]
[肯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等我出去重来]
[四项?]
[教练组在搞什么?你梯队建设没人了?逮着两个小孩使劲薅?]
[等等等等,我是很想看两人比赛啦,但也不用这么比吧?]
[这身体承受得过来吗?有点离谱了]
[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我嘞个老天]
[这不得累死,我光看着我就已经累了]
[四项,一天训练都得练好几个项目,那单打还有时间顾得上吗?]
[我不理解,我不尊重]
[两小只,真的,怎么要么就是没有比赛可以打,要么一打就是打所有项目?]
[我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个走向了,想了十分钟了,我cpu都快干冒烟了,也想不通]
[我仿佛看到你乒的未来一片黑暗]
[不是,主管教练们不争取一下吗?]
[身为一个十几年的资深乒乓球迷,我想说,有些事情不是想争取就能争取的。又或者他们不是没有争取,但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
[是的,而且我感觉,这事估计另有原因]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只希望两小只能够健康完赛!]
同一时间,省队给配了体能教练过来,两人终于主管教练和体能教练都到齐了。
兼四项,一听是挺辛苦的。但这样的辛苦他们曾经也同样的承受着,所以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很快便重新适应了这种训练的节奏。
两人成功成为了最早上训,最晚下训的存在。
教练组希望他们把重心放在混双和团体上面,所以也就意味着单打的训练他们要在晚上自已加训才能腾出给单打的时间。
徐州和龙毅身为他们的教练,自然也是陪同着。
但许多时候两人会坚持的让他们先走,毕竟这个训练量,训练的时间对人身体的消耗是很大的。
在备战亚运会的期间,两人也参加了一些其他的比赛,主打的就是以赛代练,输赢无所谓。
但成绩最终也都还不错。
这次的混双定的是他们和世界第一的那一对。
不出意外,他们应该会对上。
在又一天的混双训练完后,四个人凑在一起讨论。
“相比起你们俩的单打,我比较担心的是混双。上面对你们的要求就是重心要在团体和混双上面,承担的压力也会更大,而且这一次参加的是你们和一起搭配了好几年的世界第一那一对,不出意外的话,决赛你们会相遇。”徐州皱起眉头。
“你们徐老师说得对。你们两人的单打技术稳定。但是混双到目前为止也只配过一次。同他们一起搭配打了好几年的没办法相比。”龙毅也赞同徐州的说法点点头。
虞双和邬川对视一眼。他们俩恰巧不担心混双。
“徐老师你们就这么肯定我和邬小耶会挺进决赛啊?”虞双脸上看不出紧张的情绪,相反的还带着几分揶揄。
徐州也才一下子反应过来,是嗷,他怎么就觉得这两人能打到决赛呢?
虞双看徐州恍然大悟的神情,有些好笑。
龙毅也被自已家这个师弟逗笑了。
确实,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也觉得这两人会进入决赛,甚至是拿下冠军。尽管这两人只搭配过一场比赛,可就是在那一场里,两人守住了单打和混双的全区,并最终拿下冠军。
一场比赛或许并不能说明他们俩的实力过硬。可成为邬川的主管教练以来,看两人的这种“毅力”,彼此间的默契,都让他无比坚定这两人将来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奇迹。
或许徐州也是这样觉得的。
“那,你们能进到决赛吗?”龙毅替自已的师弟打圆场。
“可以。”两人不带犹豫的说。
“龙老师,我和邬小耶铁定送你一个冠军,就当是庆祝龙老师的到来。”虞双看了一眼邬川。
龙毅挺好奇,怎么虞双说什么邬川都不反驳,且每次看去都在配合着点头,两人已经默契到成为对方的代言人了吗?
“你也是这么想的?”龙毅问邬川。
“她的意思就代表的我的意思。龙指导,等着徒弟给你拿个冠军回来。”邬川点头。
从第一次和龙毅打过后,邬川就是打心底佩服龙毅。
他的右手虽然球的质量也很强,但一直都觉得还不够,何况论及左手。但在龙毅这里,他找到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而且龙毅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左手将,对于右手的技术也颇有研究,他也会在右手上给自已提出建议。
龙毅忍俊不禁,开怀一笑:“行,那我可就等着了。”
“包的。”虞双拍拍胸脯。
邬川看了看她,来到这里后的又又似乎有生气了许多。以前的她很少会做这样的略带调皮的动作。
不过,说来,以前她的生活环境,能成为那样,已经是她足够的坚强有毅力了。
不过现在这样,真的挺好的。
“看着我傻笑什么呢?”虞双伸手在邬川眼前晃,拉回了他的注意力。
“没,只是发觉你好像长高了许多。”邬川比了一下。
“好像是长高了许多。”徐州也附和。
“是吗是吗?”虞双转了一圈,“快快快,大概有多高啦?”
“我估摸着得有一米六几了。”邬川回答。
“好耶好耶!长到一米七不是梦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邬小耶你得有一米八了吧?而且还有往上的趋势。”果然运动还是有用的。
“差不多,没测过。”邬川回答。
“高点好。”龙毅也接话。
于是四个人围着身高分析了一堆。
随着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两人的训练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早六晚十一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两人虽然嘴上说着体育竞技输赢都是正常的,但只要参加的比赛,也都还是奔着冠军而去。
亚运会也是九大赛之一。
来到这里的第一次身兼四项去比赛,尽管早已习惯,也还是难免疲惫。
“邬小耶,你有后悔过打乒乓球吗?”两人加训完后直接躺在了地上。
邬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反问:“你呢?”
“我也不知道。”虞双回答。“有时候其实挺迷茫的,但是握住球拍的那一刻,心中的信念又再无限的催促着我向前走。”
“我也一样。这条路远比我想象的要难上许多。也让我明白,有些时候,有些事,到最后都是潦草终场。”邬川同样的感慨。
“可是,我们的梦想,万丈荣光。”虞双转过头看着他,眼中熠熠生辉。
“是啊,我们的梦想,万丈荣光。”邬川同她对视。
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也明白。
或许低谷,或许迷茫。
或许许多事情都以潦草终场。
但再次重来时,他们没有后悔的的念想。
彼时他们的梦想,仍旧万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