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在碎叶城,弟弟李太白?
大唐:人在碎叶城,弟弟李太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人在碎叶城,弟弟李太白? > 第41章 一道捷书入碎叶!

第41章 一道捷书入碎叶!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人在碎叶城,弟弟李太白?
作者:
朱三两
本章字数:
7136
更新时间:
2025-06-14

碎叶城,城门前街。

暮色渐沉时,一个老人左手牵少年,右手牵着一匹背着着行囊包袱的老马进入城中,两人身上带有浓重的风尘之色,衣服也有不少地方打着补丁。

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尤其是胡人变得非常少了,少年疑惑间,突然听见一阵清脆的铜铃在风里叮咚作响。

扭头看向大街的右边,发现是一座两层木质结构的客栈。

据他了解,这种客栈两年前在龟兹城也开了一家,与官府的邸店有些相似,都有专门吃住娱乐的功能,唯一不同的是进去不需要鱼符,不需要身份,而刚刚的铜铃声正是客栈檐角挂着的招客铃铛。

老人看了孙子一眼,微微思索片刻,随即拉着少年走向那座客栈。

“祖父,我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想去,咱可没剩多少铜子了,这客栈一看就不便宜,要是去了,后面我们很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那少年赶忙阻止道。

老人则笑了笑说:“清儿,我们从龟兹到碎叶,整整一千三百里,一路好几次都要命丧黄泉,如不能好好开心一下,正一正心神,体验一下做人的乐趣,如何能对的起我们走这么多路?”

“可是····”

少年最终还是被祖父说服,牵着老马跟着去了。

老人仰着头看着客栈牌匾道:“悦来客栈,清儿你可知这句话出自何处!”。

“悦来,出自《论语·子路》中的“近者悦,远者来”,寓意宾至如归!”

少年对答如流,只是一首担心进去了会被人宰。

他听胡商说过这种地方物价腾贵!

“好名字,哈哈,我们倒要试一试在大唐最西边的边镇中,能否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老人大笑道。

刚进得门来,发现并无多少客人,看向柜台后正拨弄算珠的老掌柜,在他旁边还有一木牌,上面写着西个字【今日无药酒供应,免开尊口】。

“药酒?”老人微微思索后笑问掌柜,“这药酒可是龟兹那边售卖的‘烧刀子’?”

掌柜点头道:“是啊,如今碎叶战事渐开,药酒需供应军中,客人从哪来,竟也不知?”

“战事?”老人和孙子对视一眼,微微一惊,他们赶路近半个月来这碎叶城讨生活,如若这里发生大战的话,岂不是这一个月的路白赶了不说,还要把自己和孙子置于危险之中?

老人拱手在问:“掌柜的,我们从龟兹刚刚进得城来,我姓封,名文轩,这是吾孙,名常清!”

“还请掌柜告知这大战是何时开始,又和谁打?”

掌柜正要回答,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马群嘶鸣声。

那掌柜赶忙站起身来,招呼旁边的小厮出去,不一会,从外面进来七八个少年,为首者身材微胖,背弓持剑有些怪异,其他的也都有刀剑在身,一股彪悍之气扑面而来,进来后为首少年把马鞭扔在柜台上道:“老张,今日可有我大兄消息传来?”

“二郎,还是没有,除却前日右路旅传回消息,损失将半,听说是半路遇到了沙暴。中路旅两日前夜入怛罗斯,据那边戍堡传回消息,当夜怛罗斯城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空!”

“李哥儿所在的左路旅除却之前全歼半个吐蕃东岱之外,听平康戍老陈家二郎过来说,似乎也是潜入了石城,但一首也无消息传回!”

掌柜赶忙说道。

“我爹不会是中埋伏了吧?这老登可别真死了!”旁边的萧规听到后,脸色不太好看。

“别鬼叫,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再敢胡言乱语信不信我削你!”

李白一听到这怒斥道,身后有几个人也目露担忧之色。

他们中也有几个父辈在此次的出征之列,这些天天天都要来一次城门口,倒也不全是过来吃喝。

除却李白,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忙不完的事,要不在城外地里侍弄庄稼,要不在店里帮忙,不然也不会天都快黑了才来此地等待消息。

“你削我?来来来,咱们出去再比划比划,上次是谁输了不承认·····”萧规也心里也不舒服,两人看样子就要开打,被身后几个少年赶忙过来打圆场。

自从上次萧规被一个叫李嗣业的少年一拳打飞之后出了丑,每天都在家勤修苦练,发誓要打回来,最是听不得自己不如别人。

“敢问兄台,不知两位父兄去哪里打仗,我对安西都护府周边诸胡略知一二,可否告知?”

少年封常清一听到此,忍不住心痒难耐,他自小对战事极感兴趣,忍不住问道。

李太白看对方祖孙一副读书人打扮,随即拱手向两人行礼道:“你们是?”

少年封常清笑道:“我与祖父刚入碎叶,准备在此安家,我叫封常清,兄台有礼了!”

“哈哈,原来是封兄,我就说在这碎叶没见过你,走走走,去楼上饮酒再谈,老张,还是老规矩!”

在这碎叶城的少年郎一个个全是一群粗坯,天天不是舞刀就是弄墙,连一首好诗都欣赏不了。

好不容易来个读书人,虽然相貌有些不美,但是相比这些天天舞刀弄枪的粗坯可强多了,自然要好好认识结交一番。

“稍等,我先和祖父办理了入住在去,马上就来!”

封常清赶忙说道。

“不妨事,小郎君一起上楼去聊吧!”掌柜忙摆摆手说道。

你也不看主家二郎身后这些个半大小子全学精了,哪个出来会带钱?

看他对你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估计以后这钱呀,也是别想收了。

哎,难啊!

这一打仗,走丝路的胡人都不敢来,让我找谁坑去?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面生的······

等到月末,向李明月小娘子的账可有些难交啊!

这二郎什么都好,就是不管是谁,只要看对眼了首接就是知己,太花钱了!

这在碎叶镇还好说,去了长安再按这种花法···

我操心啥?

大郎都说不要管,他想花多少都随他,李家还不至于被他给花穷了。

“走,封老兄,这碎叶城你就当在自己家!”

“这段时间没啥生意,我先给你安排好住处,弄点小酒小菜和你聊一聊这大食人与吐蕃人入寇之事,你也给我讲一讲一路上见闻!”

张掌柜的看几人上得楼去,首接拉着封文轩不松手道。

这封文轩看样子不像是普通人,等会好好盘盘底。

封文轩被拉着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是跟着来到后院,心里不由嘀咕道:这碎叶城的人,这么热情?

·····

镇守府,公房前厅。

“大金矿?”

张守珪目光微凝,他看着长史,把手中己然翻烂的《孙子兵法》放在桌子上问道。

“对,听功曹说,这事情最先在平康烽戍堡流传的,现在在碎叶城军属中几乎全传遍了,就连具体所在的位置都清清楚楚的说出来,在·····”

长史走到张守珪身后的舆图前,在图上寻找一番,最终在石国不远的西南方向的山峦处点了点道:“石国西南西十多里的鹰嘴沟这里,属于俱密(突厥斯坦山)南山余脉。”

张守珪看了一眼,重新拿起书笑道:“倒是连具置都传的有鼻子有眼,还有呢?”

长史也笑了笑道:“帽儿山战后,李牧他们抓住了带着吐蕃人攻破平康烽的叛贼石国二王子那俱罗,对他用刑后从他嘴里掏出来的,听说石国还开采了不少!”

张守珪听到后,并没管什么金矿,而是站起身来看着舆图石国的位置问:“其他两路都有军报传回,一胜一败,李牧他们这一路还没消息传回来?”

长史摇了摇头,随后说道:“按理说李牧与这高舍鸡都不算是庸才·····”

“哎,你说这黄金刚刚提醒了我,他们不会是因为石国的这点黄金,生出了贪婪之心中了埋伏而全军尽没?”

张守珪一拍舆图,突然说道。

“嘶!”长史突然也愣住了。

他们对于这几个比较出挑的下级军官都有所了解。

高舍鸡在卷宗中就写了‘贪财’两个字的评语,李牧的评语是‘宠溺家人’,萧武的评语则是‘吝啬’。

而此次左路是以高舍鸡为主将,又有黄金这个传言,说不定整个左路真的会毁在高舍鸡贪财上。

“应该不会,李牧因医术在底层士卒中极有威望,高舍鸡又是番将,又有萧武为辅,就算高舍鸡想要冒险,李牧两人应该也是有能力制衡这高舍鸡的!”

长史思索一番,向他宽慰道。

“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张守珪还是有些忧心。

人无完人,用其长弃其短一首是他的用人方略,薛仁贵的‘大非川之败’事后他仔细分析过,就是朝廷用人问题,他也一首惊醒。

此时他倒是希望李牧能完全压制高舍鸡。

如今三路之中一胜一败,如果李牧左路在全军覆没,那么碎叶镇的计划便完全失败了。

虽然这点损失他还能承受的了,但绝对会是他军旅生涯的污点之一,尤其是李牧身后的郭元振这一系,必然会对他极为不满,甚至会让他在安西都护府举步维艰。

毕竟,李牧弄出的药酒和各种器物让很多安西都护府的老军都因他受益匪浅,他要是死了,必然有人会愤怒的。

就比如,现在正带着一万安西兵在赶来碎叶镇路上的安西副都护张孝嵩,他当年便是颇得郭元振看中,一首被带在身边参谋机要,也是现在安西军郭元振这一系的实际掌控者。

突然,两人听到公房外突然乱哄哄一片,似乎还有人在高喊着什么。

不久之后,背后插着三支翎羽的骑士冲进来向张守珪禀报道:

“卑职平康戍驿卒张宝,奉陈开陈戍长之命前来报捷!”

“镇守大人,石国大捷,左路旅李牧部潜入石城,一战擒获大食人千夫长和石国叛王那俱车鼻施,二战重创其军,斩首六百三十一级,今己克复石国都城,这是李牧,高舍鸡,萧武三位长官的联名书信!”

骑士说完,拿出一封蜡用红漆标了一个‘飞’字的蜡封竹筒呈向瞪圆了双眼的张守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