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摆摆手又是拒绝,可好巧不巧的一阵风刮过,肉汤的香味随风而来,刘根生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纪,跑了一上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闻到肉汤的香味后,肚子又是一阵咕咕叫。
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张卢生微微一笑并未说什么,而是转头对着小二道
“两碗牛肉面,一碟花生。”
“好嘞!”
不一会儿,两碗香喷喷的牛肉面便端上来了,刘根生暗自咽了口水,好香啊,若是红梅也能尝尝什么味道就好了。
“好汉,快趁热吃吧,若是在等会儿,这里还要排队呢。”
如此,刘根生也不再扭捏,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后,二人就着花生又说了一会子的话,交谈中得知,原来面前这位笑眯眯的伯伯是孙府的管家,镇上最大的米面铺子便是他的主子开的,如今准备在镇东开一家分店,他今日便是替老爷收购铺子去了。
“这里边可不是什么银票,不过比银票贵重多了,多亏好汉仗义相助,否则还要去官府补办地契,届时可就麻烦多了。不过看你不像镇上的人,可是来镇上办什么事?”
张卢生打眼一看刘根生的衣着,还有他朴实的模样,便猜到了他是乡下人。
这可不是以貌取人,身为商人,自然练就了察言观色的好本事。
“正是,晚辈是荷花村的,如今农闲在家无事,想来镇上找个活干,也好补贴家用。”
“可找到了?”
“这两条街问遍了,没有,下午去西边的两条街问问。”
刘根生沮丧的摇摇头,若是今日找不到活怎么办啊,他不想看到红梅失望的眼神。
张卢生低头沉思一番,接着说道
“我见好汉身手麻利,力气又不大,你若是不嫌弃的话,明日就来我们铺子上搬卸货物吧。”
其实孙记米面铺的长工够了,只是张卢生想着,自己给银子这个后生也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来铺子里干活。
果然,刘根生两眼放光,高兴的问道
“真的可以?多谢伯伯,我真是遇到好人了!”
“你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好人呢。好了,日后你叫我张伯便是。我会同掌柜打好招呼,你明日首接去铺子里,他会给你安排差事的。”
“是!”
刘根生干劲十足,自己也太幸运了些,那可是孙记啊,,镇上的酒楼,还有周边的村子,全部都是在那里买米面。
那里不仅种类多,价格公道,更重要的是铺子里的伙计不会以貌取人,至少荷花村的村民都是去孙记米面铺。
刘根生满怀欣喜的回到家。
不出所料,周氏站在门口等着刘根生,就好像早上送他走时一样,从未离开。
他对上周氏那满怀期望的眼神,心底的喜悦早就压制不住,不过还是说道
“回家说。”
“娇娇呢?”
谁料走进家中的刘根生,第一句话问的便是他的宝贝闺女。
“娇娇睡了,今日秀竹嫂子抱着她家儿子来找我玩,让娇娇吃了一顿她的奶。”
周氏小声的说道。
她想起今日女儿满足的模样,又不自觉的笑了。
娇娇从未吃过母乳,今日秀竹嫂子放到她嘴边,她便无师自通的吸起来,看的周氏是自责万分。
“秀竹嫂子是个好人。”
“是呢,她儿子如今八个月了,总是玩乐,有一点点的动静便不好好吃奶,她看咱们娇娇瘦的可怜,这才让娇娇吃了一顿。”
她的奶也不憋了,娇娇也能长肉了,一举两得。
“娇娇整日喝米汤也不是个办法,若是谁的奶水多可以喂喂咱们女儿就好了,哪怕一日就一顿也行啊。”周氏又发愁的说道。
有句话叫有苗不愁长,她又想起今日女儿满足的模样了。
“不如你去同秀竹嫂子说说?我们一个月给她两枚铜钱如何?”
刘根生说道。
他坐在床边,看着女儿安然入睡的模样,只觉得心都要化了。
被父母注视的刘娇娇小朋友仿佛能听懂一般,她咂吧咂吧嘴,满意的笑了。
“你疯啦!咱们挣的银子全都给娘了,从哪弄这么多的铜钱!”
周氏只觉得刘根生在说大话,毕竟他们二人半年才攒够五枚铜钱,一个月两枚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
“我找到活啦!就在镇上最大的孙记米面铺,一个月少说也能挣一吊钱呢!”
刘根生小声的说道。
“真的?不是诓我的吧?可我们还要将银子都给娘啊。”
周氏高兴之余又是发愁,谁家的银子都是交到公中,他们家也不例外。
“无妨,每个月抽出两枚铜板还是可以的,等六个月后咱们女儿大了,到时候就可以吃东西了。”刘根生说道。
周氏觉得有些不好,但她扭头看了看有些瘦小的女儿,还是点了点头。
“你说的可是真的?孙记米面铺的掌柜能看上你?空长了傻大个。”
饭桌上,刘根生将明日要去镇上干活的事说了出来,果然王氏并没有预料中的夸赞,而是怀疑万分。
刘根生失落的将眼垂了下来,他到底在期待什么,从小到大娘都是这样,老二放个屁都是香的,不管自己多努力,都比不上什么也不做的老二。
周氏也闭上嘴不说话。
王氏察觉到自己说话不好听,又赶紧找补道
“娘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惊讶,不会被人骗了吧?若是让你交什么银子可千万别上当!”
刘根生点点头,自动省略他在镇上抓小偷那一段,只说对方要力气大的,而自己刚好满足对方的条件。
“那就好那就好,一个月怎么着也得一吊钱吧?三个月就是三吊钱呢!”王氏己经开始掰着手指算银子了。
“娘,儿子一起就是三个月,红梅一人照顾孩子辛苦,儿子不求您帮忙看孩子,只求你分担些清闲的家务。”刘根生说道。
王氏刚想下意识的拒绝,又想起若是自己不同意恐怕儿子不能放心的去镇上。
于是她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大不了自己看着孩子让儿媳妇去干活就好了。
反正一个月的孩子除了睡还是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