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百年风云录
中东百年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中东百年风云录 > 第11章 橄榄树下的火药桶

第11章 橄榄树下的火药桶

加入书架
书名:
中东百年风云录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5610
更新时间:
2025-06-30

1929年8月23日,耶路撒冷的石墙被烈日烤得发烫。阿明·侯赛因蹲在狮子门附近的阴影里,望着犹太朝圣者涌入哭墙广场。他们的祈祷披肩在阳光下白得刺眼,与阿拉伯商贩叫卖的彩色头巾形成尖锐对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的铜质匕首——那是父亲在1920年反英起义中用过的武器。

"阿明,英国人在搜查过往行人。"表弟法鲁克·纳赛尔拽了拽他的黑袍,年轻的脸上满是焦虑,"他们说要找'煽动分子'。"

阿明吐掉嘴里的橄榄核,站起身整理头巾。不远处,英国士兵正用刺刀挑开阿拉伯妇女的篮子,鹰嘴豆洒了一地。"煽动分子?"他冷笑,"当我们的土地被犹太移民一卡车一卡车买走时,英国人管这叫'合法交易'。"

他们混在运水工队伍里穿过市集,空气中弥漫着山羊奶和硝石的味道。阿明注意到一家犹太杂货店的橱窗被砸烂,玻璃碎片上踩着阿拉伯拖鞋的脚印——这是三天前第一次冲突的痕迹。

"伊扎克·科恩的面包店又进了新面粉,"法鲁克压低声音,"用的是英国军队的卡车。"

阿明皱眉。伊扎克是犹太定居点的领袖之一,也是贝尔福宣言的积极支持者。两人曾在1921年的一次市政会议上对峙,伊扎克说"犹太人有权回到应许之地",阿明则反问"那阿拉伯人的祖先呢?难道他们是沙漠里的沙砾?"

当晚,雅法港的阿拉伯渔民聚集在老码头。渔网在月光下像破碎的蛛网,阿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犹太移民船"希望号"的灯光。

"他们又来了,"老渔民马哈茂德·贾比尔指着海面,"每艘船都带来几百个犹太青年,他们的口袋里装着英国人发的土地许可证。"

"许可证?"阿明举起一份文件,那是从英国土地局偷来的档案,"看看这个:过去五年,犹太人买走了雅法周边37%的耕地,其中62%是通过英国托管政府的'特惠政策'。"

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低语。一个年轻渔民突然喊道:"我们去烧了他们的定居点!"

"冷静,"阿明按住他的肩膀,"英国人等着我们犯错。他们的装甲车就停在特拉维夫边境,机枪口正对着我们的村庄。"他展开一张手绘地图,"听着,明天哭墙祈祷时,我们要和平抗议,举着《古兰经》和阿拉伯国旗..."

"和平?"马哈茂德吐了口海水,"三年前我儿子被犹太定居者的推土机轧断腿时,英国人说'这是发展的代价'。和平换不来土地。"

阿明沉默了。他想起自己被犹太移民强占的橄榄园,那些树苗是祖父种下的,如今变成了柑橘林。"我知道,"他的声音低沉,"但我们需要让全世界知道,这里不是无主之地。"

次日清晨,哭墙广场挤满了人。阿拉伯抗议者手举标语:"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犹太朝圣者则高唱《希望之歌》。英国士兵组墙,刺刀在阳光下闪烁。

阿明站在人群前排,手中高举《古兰经》。突然,一个犹太青年扔来石块,砸中他身边的老妇人。"真主至大!"阿拉伯人怒吼着冲上前,双方在哭墙下爆发激烈冲突。

"开火!"英国指挥官的喊声响起。子弹呼啸而过,阿明拉着法鲁克躲到石柱后,看见鲜血染红了古老的石墙。"他们向祈祷的人开枪!"法鲁克捂着流血的额头,眼中充满恐惧。

阿明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同胞,心中某样东西彻底碎裂了。他从长袍里掏出信号弹,对准天空发射——这是约定的暴动信号。

与此同时,耶路撒冷的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内,赫伯特·塞缪尔爵士正在接听电话。"哭墙发生流血冲突,"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阿拉伯人正在袭击犹太区!"

"该死的!"塞缪尔摔下听筒,"我告诉过他们,白皮书限制移民的政策必须严格执行!"他转向副官,"给我接特拉维夫的犹太自卫队,让他们协助维持秩序。"

"可是专员,这可能激化矛盾..."

"激化?"塞缪尔抓起地图,"看看这些红点,"他指着犹太定居点,"每个定居点都是一颗钉子,而阿拉伯人就是锤子。现在锤子开始砸了,我们必须保住钉子!"

当天下午,暴动蔓延到整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袭击犹太定居点,犹太人则报复性烧毁阿拉伯村庄。阿明带领一队武装青年进攻特拉维夫的犹太区,却在巷口遇到大卫·本-古里安率领的哈加纳自卫队。

"阿明·侯赛因,"大卫举着步枪,"放下武器,你们赢不了。"

"赢?"阿明指着燃烧的阿拉伯村庄,"我们只是在保卫家园!你们用英镑和枪炮买走我们的土地,现在还想让我们微笑着欢迎?"

"我们也在流亡中寻找家园,"大卫的声音颤抖,"希特勒在德国迫害犹太人,我们除了这里别无去处..."

"那我们呢?"阿明打断他,"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了一千西百年,难道要为你们的苦难买单?"

子弹突然从头顶飞过,两人同时卧倒。英国装甲车开上街道,机枪向两侧扫射。阿明趁机带领手下撤退,大卫看着他的背影,低声对部下说:"记住他的脸,以后会常见的。"

暴动持续了三天,造成133名阿拉伯人和116名犹太人死亡。阿明躲在伯利恒的教堂地窖里,听着外面英军坦克的轰鸣。法鲁克递来一份英国白皮书的抄本:"他们说要调查冲突原因,限制犹太移民..."

"调查?"阿明撕碎文件,"1922年他们就说要限制,结果移民数量翻了十倍!"他从怀里掏出染血的头巾,"这是马哈茂德老人的,他死在哭墙下,手里还握着《古兰经》。"

地窖里陷入死寂,只有远处传来的枪声和祈祷声。阿明突然起身,用匕首在石壁上刻下阿拉伯文:"我们不会忘记。"

"我们该怎么办?"法鲁克问。

"继续战斗,"阿明擦去匕首上的血,"用他们教我们的方式——游击战。英国人以为他们控制了巴勒斯坦,其实这里的每棵橄榄树都是我们的武器。"

与此同时,耶路撒冷的英国医院里,伊扎克·科恩躺在病床上,腹部缠着绷带。一个英国护士正在换药,窗外传来阿拉伯人抗议的口号。

"他们说我们是侵略者,"护士低声说,"但我父亲在一战中为英国战死,他说巴勒斯坦应该给犹太人。"

伊扎克苦笑:"战争结束了,护士小姐,但另一场战争开始了。"他指着窗外燃烧的犹太会堂,"看到了吗?那是我们的希望在燃烧。"

护士沉默地包扎伤口,手中的绷带被血染红。伊扎克闭上眼睛,想起在俄国 pogrom(反犹暴动)中死去的家人,喃喃自语:"我们只想有个家,为什么这么难?"

1929年的暴动虽然被英国镇压,但仇恨的种子己经埋下。阿明·侯赛因成为阿拉伯反抗运动的象征,大卫·本-古里安则加快了犹太武装的组织。英国的委任统治像一张破旧的地毯,再也掩盖不住底下涌动的岩浆。

阿明站在橄榄山顶,望着耶路撒冷的老城。夕阳将哭墙染成血色,那里曾经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祈祷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仇恨的祭坛。他知道,这次暴动只是开始,除非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解决,否则橄榄树下的火药桶终将爆炸,将整个中东卷入战火。

晚风吹来,带着远处清真寺的宣礼声和犹太会堂的诵经声。阿明握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在这片被三大宗教视为圣地的土地上,和平的橄榄枝何时才能取代仇恨的刀剑?也许只有当双方都放下"应许"的执念,正视彼此的存在,才能找到那条唯一的生路。但此刻,血与火的循环,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