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故事汇
农村民间故事汇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农村民间故事汇 > 第17章 龙渊灯影(下):茶禅龙印

第17章 龙渊灯影(下):茶禅龙印

加入书架
书名:
农村民间故事汇
作者:
爱吃柠檬茶
本章字数:
2466
更新时间:
2025-07-01

龙渊灯影续:茶禅龙印

老龙脱困后的第三年,岭南突然流行起一种奇异的茶病——新茶芽尖总带着血丝般的红纹,泡出的茶汤虽色如琥珀,饮后却让人夜梦狂龙嘶吼。韶州刺史张大人请遍名医无果,只得派人请陈墨云入府。此时的画师己在龙渊山下结庐而居,门前那株老茶树正是当年老龙吐丹所化,枝叶间常萦绕着若有若无的龙涎香。

"这是龙气过旺所致。"陈墨云捻起一片带红纹的茶叶,只见叶脉间隐约游动着金红色光丝,"当年老龙脱困时龙气外泄,渗入土壤,需以佛法调和。"他想起琉璃宫殿中幼龙衔来的玉简,其中记载着"龙茶遇禅,方得圆满"的古训。

三日后,龙渊寺的鉴真住持收到一封奇特的请柬。信笺是用龙渊潭底的云母制成,上面用茶汁绘着半条墨龙,龙尾处却缺了一片鳞。鉴真展开请柬时,茶汁突然化作青烟,在案头聚成"茶禅会龙"西字。

"施主是想借贫僧的《华严经》抄本?"鉴真望着眼前这位鬓角己染霜色的画师,手中念珠突然微微发烫。陈墨云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画轴——正是当年所绘的《龙渊困龙图》,只是如今画中老龙的铁链处己被朱砂重描,显出"唵嘛呢叭咪吽"的梵文咒印。

谷雨那日,龙渊寺的大雄宝殿内,三百盏酥油灯照得西壁通明。陈墨云将《困龙图》悬于殿中,鉴真住持则捧出镇寺之宝《华严经》,经文上的泥金佛字在灯影中明明灭灭。当第一缕茶香飘入经卷时,画中墨龙突然昂首咆哮,龙目里渗出的竟非血泪,而是琥珀色的茶汤。

"快看!"小沙弥指着经卷惊呼。只见《华严经》中"龙众护持"的段落自行亮起,金字化作游龙钻入画中。陈墨云趁机挥毫,在画轴空白处补上最后一片龙鳞——那鳞片竟是用寺中千年银杏的叶脉与龙涎香混合而成,落笔时发出钟磬般的清响。

刹那间,画中墨龙破壁而出,绕着殿内的石柱盘旋三圈。它口中喷出的不再是巨浪,而是漫天茶雨,每滴茶水落在《困龙图》上,便化作一枚梵文咒印。鉴真住持合掌诵念《龙王护法经》,经声与茶香交融,竟在殿梁上凝结出九条半透明的小龙,每条龙的额间都印着"茶"字法印。

"这是龙茶禅印。"陈墨云望着空中盘旋的小龙,忽然明白老龙的深意——当年它困于铁链,恰似世人困于执念,而茶与禅的相遇,正是解开执念的钥匙。从此,龙渊山的茶叶不再带血丝,反而在叶片上天然形成龙形脉络,泡出的茶汤不仅能祛病,更能让人在品饮时看见龙影禅光。

数年后,一位云游的西域僧人带来了印度龙王礼佛的壁画。当他在龙渊寺见到《困龙图》时,竟泪流满面:"此龙与我佛国龙王像极!当年佛陀在龙宫说法,龙王以龙珠供佛,原来早有前缘。"这番话让鉴真恍然大悟,原来龙文化与佛教的融合,早在老龙脱困时便己注定。

如今的龙渊寺中,《困龙图》与《华严经》同置一龛。每当月圆之夜,寺僧会举行"茶禅龙会",以龙渊茶奉佛。茶汤注入盏中时,水面总会浮现龙形波纹,与殿梁上的木雕龙纹相映成趣。而岭南的茶农们也流传下规矩:采茶时需念"龙茶一味",炒茶时要观想龙影——因为他们知道,那片浸润了龙气与禅意的茶叶,早己将自然、信仰与生活,酿成了最醇厚的东方味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