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津门卫的南市三不管地带,新开了座"悦春园"戏楼。这戏楼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白日里评书相声不绝于耳,到了晚上便上演梆子、京剧。班主姓柳,是位西十出头的中年人,早年在宫里给老佛爷唱过戏,退隐后便来津门开了这座戏楼。
戏楼里有个打杂的小伙计,名叫阿福,年方十六,是个孤儿。阿福人勤快嘴又甜,平日里除了打杂,最爱躲在后台看角儿们扮戏。他尤其崇拜戏楼的头牌青衣玉玲珑,玉玲珑扮上妆,那眉眼间的风情,一开嗓婉转清亮的唱腔,迷倒了无数达官显贵。
一日深夜,阿福在戏楼收拾完,准备回住处。路过戏台时,突然听见有人唱戏,咿咿呀呀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戏楼里回荡。阿福壮着胆子望去,只见戏台上站着个穿大红戏服的女子,背对着他唱《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那声音凄婉动人,阿福忍不住走近几步。女子似乎察觉到有人,猛地回头,阿福吓得魂飞魄散——那女子脸上半张脸美艳绝伦,另一半却爬满了可怖的伤疤!阿福惊叫一声,转身就跑,却听见身后传来幽幽的叹息:"别走......"
阿福将此事告诉柳班主,班主脸色骤变,沉默良久才道:"这戏楼原是前朝一位贝勒爷所建,他有个宠妾擅唱青衣,因得罪了正房,被泼了滚烫的灯油,半张脸都毁了。那宠妾羞愤之下,就在这戏台上悬梁自尽了。"
自那以后,阿福每到深夜,总能听见戏台上传来唱戏声。奇怪的是,只要玉玲珑在戏楼,那声音便消失不见。阿福将此事告诉玉玲珑,玉玲珑若有所思:"明日是中元节,你准备三炷香,等那声音再响起时,点香相邀。"
中元节当晚,阿福照做。果然,那凄婉的唱戏声又响起。阿福颤抖着点燃香,朝着戏台拜了三拜:"不知是哪位前辈在此,若不嫌弃,能否出来一见?"
烟雾缭绕间,红衣女子缓缓现身。玉玲珑也从后台走出,对着女子福了福身:"前辈,小女子玉玲珑,听闻前辈擅唱青衣,可否指点一二?"
女子见了玉玲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转为欣慰:"好个伶俐的丫头,当年我若有你这般通透,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原来,女子生前最恨旁人提起她的伤疤,见阿福惊慌而逃,心中恼恨,才屡屡现身。
此后,每逢深夜,玉玲珑便向红衣女子学戏。女子教得认真,玉玲珑学得刻苦,戏技愈发精湛。渐渐地,津门卫流传起"悦春园有位神秘师父,专教玉玲珑唱鬼戏"的传闻。
然而好景不长,日军占领津门后,一个叫山本的少佐听闻玉玲珑的美名,派人来戏楼强邀她去军营唱戏。玉玲珑宁死不从,山本恼羞成怒,扬言要烧了戏楼。
危急时刻,中元节那晚,戏楼突然被浓雾笼罩。山本带着士兵闯入时,只见戏台上站着两个青衣女子,一个是玉玲珑,另一个红衣女子面容可怖,正唱着《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阴森的唱腔在雾中回荡,士兵们纷纷捂住耳朵,痛苦不堪。山本想要掏枪,却发现自己的手不受控制,竟对着自己的士兵开枪。混乱中,山本被流弹击中,倒地身亡。
浓雾散去后,戏楼完好无损。只是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见过红衣女子。玉玲珑继续在戏楼唱戏,她的唱腔中,总带着一丝说不出的苍凉与悲怆。人们都说,那是红衣女子将一生的戏魂,都传给了玉玲珑。而悦春园戏楼,也成了津门卫最传奇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