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故事汇
农村民间故事汇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农村民间故事汇 > 第45章 皮影魂

第45章 皮影魂

加入书架
书名:
农村民间故事汇
作者:
爱吃柠檬茶
本章字数:
2756
更新时间:
2025-07-02

关中腹地,有个叫青石堡的村落,这里世代传承着一门古老的皮影手艺。堡子里最有名的皮影班当属“聚影阁”,班主陈守义年近六旬,一双巧手能雕出活灵活现的皮影,操纵起来更是出神入化,一抬手、一投足,皮影便仿佛有了灵魂。

陈守义有个独子陈怀安,自幼跟着父亲学皮影。这孩子天资聪颖,十岁便能独立雕刻简单的皮影,十二岁就能完整地操纵一出《三打白骨精》。可怀安渐渐长大,看着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心中也泛起了波澜。他觉得皮影这门老手艺没前途,赚不了大钱,一心想要去大城市闯荡。

这年冬天,省城来了个文化商人,看中了“聚影阁”的名声,想请陈守义带着班子去城里演出,还要将皮影工艺包装成文创产品推向市场。陈守义本不想去,可架不住商人开出的丰厚报酬,更想着能借此机会让皮影发扬光大,便答应了下来。

出发前一晚,陈守义将祖传的皮影箱郑重地交给怀安:“这箱子里装的,不只是皮影,更是咱们陈家几代人的心血。每一个皮影都有它的魂,你要好生保管。”怀安敷衍地点点头,满心都是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到了省城,演出大获成功。精致的皮影、精彩的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文创产品也十分畅销。可怀安却渐渐迷失了方向,他觉得父亲的表演太老套,便擅自对剧目进行改编,加入了许多夸张的特效和现代元素。陈守义多次劝阻,父子俩为此大吵了一架。

一日深夜,怀安在整理皮影箱时,发现最底层有个用油纸包着的皮影。打开一看,是个面容狰狞的武将,身上的铠甲雕刻得极为精细,双眼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怀安觉得新奇,便将这个皮影加入了演出。

没想到,自那以后,演出开始频频出现怪事。每当那个武将皮影登场,操纵杆就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不受控制地剧烈晃动。更诡异的是,台下的观众常常会看到皮影的面部表情发生变化,原本狰狞的面容变得愈发凶狠,仿佛要从幕布中冲出来。

一天夜里,演出结束后,怀安独自留在后台收拾道具。突然,一阵阴风吹过,所有的灯都熄灭了。黑暗中,那个武将皮影竟缓缓站了起来,双眼闪烁着幽绿的光芒。怀安吓得瘫倒在地,只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我本是战场上的冤魂,被封在皮影中数百年,你擅自唤醒我,就要付出代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守义赶到了。他点燃随身携带的艾草,浓浓的烟雾中,念起了祖传的镇魂口诀。武将皮影在烟雾中痛苦地挣扎,最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陈守义看着惊魂未定的儿子,叹了口气:“怀安啊,咱们这皮影戏,讲究的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每一个皮影,都是用驴皮经过选料、制皮、画稿、过稿、雕刻、上色、装订等八道工序制成,注入了匠人的心血。尤其是这镇箱之宝,更是封印着古老的魂魄,轻易动不得啊!”

怀安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羞愧地低下了头:“爹,我错了。我不该为了追求新奇,忘了皮影的根本。”

从那以后,怀安潜心跟着父亲学习,不再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专注于挖掘皮影艺术的内涵。他们将传统故事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既保留了皮影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它新的活力。“聚影阁”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还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皮影艺术的魅力。

多年后,陈怀安接过了“聚影阁”的班主之位。每当有人问起皮影的奥秘,他都会指着那只曾经带来灾难的武将皮影,语重心长地说:“皮影不只是一张皮,它是有魂的。只有怀着敬畏之心,才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代代相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