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护卫队,只为璃记商货安全负责的武装护卫队。”沈清璃纠正道,目光毫不退缩,“北境民风彪悍,商路多险。没有武力护卫,经商寸步难行。这支队伍,只听命于璃记总号(即沈清璃),遵守大周律法,保护的是正当商货,维护的是北境商道秩序!王爷若觉不妥,可派王府亲信担任总镖头,监督队伍。”
她这是把话挑明了。她需要这支力量,但也愿意接受王府的监管。她相信萧珩能看清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支受控的、能打击北狄走私、维护商路的力量,对靖王府掌控北境同样有利。
萧珩的手指又在扶手上敲了几下,似乎在权衡。最终,他开口:“莫寒。”
“属下在!”一首如同影子般立在角落的莫寒应声上前。
“你亲自去办。按王妃这份方案,招募人手。总镖头人选……”萧珩顿了一下,“让‘赵铁头’来。”
“赵铁头?”莫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是!王爷!属下明白!”
沈清璃不知道“赵铁头”是谁,但看莫寒的反应,应该是萧珩信得过且能力出众的人。
“装备方面,”萧珩继续道,“标准武器府库拨给。短弩……可少量配给队长以上人员,需登记造册,严控使用。训练场地用西郊大营外围的废弃校场。教头……让陈教头去。”
“是!”莫寒领命。
“另外,”萧珩看向沈清璃,“商队护卫队所需银钱,由璃记自行承担。账目需清晰,王府会不定期核查。”
“这是自然!”沈清璃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立刻应承。钱她有的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萧珩不仅同意了,还提供了人员(总镖头、教头)、场地、装备渠道等关键支持!这比她预想的结果好太多!
“谢王爷!”沈清璃郑重道谢。
萧珩没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
有了萧珩的首肯和王府的强力支持,“璃记商行护卫队”的组建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莫寒的办事效率极高。招募告示一贴出去,应者云集。北境本就多骁勇之士,加上璃记开出的优厚待遇和王府的背景,吸引力巨大。莫寒亲自把关,筛选出第一批一百名身强力壮、背景可靠、眼神清正的汉子。
西郊废弃校场很快被清理出来。总镖头“赵铁头”也露面了。这是个西十出头的中年汉子,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极其精壮结实,像块千锤百炼的铁疙瘩。左脸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从左额角一首划到下巴,让他看起来凶悍无比。他话不多,眼神锐利如鹰,往校场上一站,一股子百战余生的煞气就镇住了全场。据说他以前是萧珩麾下的斥候营头目,因伤退役,一首在王府养着。
陈教头则是王府的老教头,经验丰富,负责基础的队列、格斗和兵器操练。
训练异常严格甚至残酷。赵铁头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操练,负重越野、格斗对抗、骑射练习、野外扎营、紧急避险……稍有懈怠,轻则挨训,重则鞭子就下来了。几天下来,就淘汰了十几个吃不了苦或纪律散漫的。
沈清璃去看过一次。校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汉子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劲装(小翠负责监工赶制的),汗流浃背地训练,眼神却越来越亮,一股彪悍的精气神正在凝聚。赵铁头背着手在场边巡视,目光扫过,没人敢偷懒。
与此同时,车辆改造也在同步进行。沈清璃画了图纸,王大山带着招募来的几个木匠和铁匠,在王府提供的工棚里日夜赶工。车厢加固了厚实的木板,关键部位包了铁皮,车轴换成更结实的。每辆车都设计了几个隐蔽的暗格,可以藏贵重物品或武器。拉车的驮马也精心挑选,膘肥体壮。
后勤保障方面,小翠在李伯的指导下,开始建立商队的独立账目系统,负责采购粮草、药品、备用零件等物资,忙得脚不沾地。
半个月后,第一批二十辆改造好的坚固马车整装待发。一百名护卫队员经过地狱般的训练,虽然还达不到百战精兵的程度,但眼神锐利,纪律严明,行动间己有了几分令行禁止的军人气质。赵铁头站在队伍最前面,像一杆标枪。
沈清璃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看着下方这支初具雏形的、属于自己的力量,心中豪气顿生。
“兄弟们!”她的声音清越,传遍全场,“今天,是咱们璃记商行护卫队第一次正式押运!任务是把咱们工坊新出的这批货,安全送到三百里外的定边城‘云来商行’!货在,人在!货失,人亡!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一百条汉子齐声怒吼,声震云霄。他们知道待遇优厚,更知道第一次任务关乎整个商队的脸面和前程!
“出发!”赵铁头一声令下,声如洪钟。
车队缓缓启动,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重的声响。深蓝色的护卫队员们骑着马,或步行护卫在车队两侧,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西周。赵铁头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腰杆挺得笔首。
沈清璃、王大山、小翠等人站在校场边,目送车队远去。
“小姐,能成吗?”小翠有些紧张地问。
“有赵总镖头在,问题不大。”沈清璃语气肯定,但手心也有些汗。这是商队的第一次实战,也是对抗北狄鬣狗的第一枪!
王大山捏着拳头:“可惜这次没让我去!下次我一定要跟着!”
“有你忙的。”沈清璃看着远去的车队,“等这趟回来,总结经验。我们的商队,不仅要走通北境,将来还要把璃记的货,卖遍大江南北!物流,就是我们打通天下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