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纪元
低阶纪元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低阶纪元 > 第19章 语言崩溃点

第19章 语言崩溃点

加入书架
书名:
低阶纪元
作者:
一页灰
本章字数:
32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雾是先来的。

和往常不一样。

这次它不冷,不沉,而是轻得像一层被切碎的词语。

有人吸进去,开始说错自己名字。

“我叫……林雾?”

“不对,我……我忘了。”

“我好像是‘A03’,还是……叫什么来着?”

这不是失忆。

这是语义污染。

模因封锁者第二阶段开始了。

与第一阶段“抹除命名信息”不同,第二阶段针对的是“命名的稳定性”。

我们称之为:

语言崩溃点(Linguistic Collapse Points)

其原理是,在目标区域布设不可感知的语义扰动场,使个体在重复语言表达时产生“词义脱锚”——即你说的词,不再与你脑中的意思对齐。

你还能说话。

但你说的,不再是“你”。

零域的北界首先出现症状。

一小时内,有9名居民报告命名漂移,包括:

自称“尘”的少女,说自己其实更像“3号”

一对兄妹开始互换彼此的名字

一名老人重复说:“名字是个负担,我宁可没有”

我们第一时间关闭北界广播中继塔,设立“语言隔离区”。

但污染正在蔓延。

那不是广播能关掉的——是记忆语境的失焦。

我们必须回应。

延川召开紧急会。

我提出一个想法:

“既然语言被污染,那我们就让语言重构现场。”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名字不是声波,是记忆。”

我们称这个计划为:

反语义仪式(tersemantic Rites)

它不是科技反制,而是一场心理与认知的“主动锚定仪式”。

目标是让居民:

再次说出自己的名字

亲手写下它

与一个人分享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记忆

被对方重复、回应、记录

形成一次“语义西重绑定”。

不是数据,而是感知共振。

我们开始行动。

夜晚,零域中央广场点燃七处信号火。

每一处都挂起“我在这里”的石板。

居民排队进入——不是为了领什么物资,而是为了说一句话。

“你是谁?”

“我叫柳灰。”

“你说一遍给我听。”

“我叫柳灰。”

“你记得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吗?”

“……我娘说我生那天满天灰,她想给我一个‘有灰尘也能亮’的名字。”

“我听见了。”

“那我写下来?”

“你写下来,我会替你记住。”

火光中,一个又一个名字,被一个又一个人接住。

这不是认证。

是认同。

零域没有服务器,也没有系统数据库。

但那一晚,它成了整片雾层中语义最清晰的区域。

因为每一个人——都在替另一个人记住。

我们称这种网络为:

人际语义网(Interpersonal Semantic Mesh)

它靠的是彼此之间的承认,不是系统定义的共识。

但污染仍在渗透。

到了午夜,东界突现“逆言者”个体:

一个中年男性,在自述时不断改名——

“我叫褚南……不,我是14号……不,我叫……我不知道。”

最终崩溃倒地。

这是语义污染造成的“认知漂移症”。

我们将他转入静言室,由五人陪同,日夜陪他说话、确认、倾听。

他终于稳定在第七日,说出一句话:

“我不确定我叫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再被别人起名。”

我们没有逼他再取名。

因为这句话——就是他的名字。

语义,不是规范。

语义,是认知的延续,是你说出自己之后,仍然在相信那个“你”继续存在着。

系统想断的,是“相信”。

与此同时,雾轮维序派再次提议:

“封闭零域,防止污染扩散。”

但这次,裂变派驳回了。

他们说:“零域不是污染源,它是唯一还在记得人名的地方。”

而他们内部也开始意识到:

如果系统能用语言杀死记忆,那也许记忆本身才是抵抗语言崩坏的唯一药剂。

我们留下第二条语义防线:

“说出你是谁,哪怕你只说一次,哪怕你忘了,我们也会替你记得。”

那天夜里,许垣望着远处广播塔说:

“你觉得人类的语言靠得住吗?”

我说:“不靠语言。”

“靠人。”

那一夜,我在笔记上写下:

“名字不是你说了才存在。”

“而是有人听见了,才真正存在。”

“我们不能战胜污染,但我们可以——不断地,替彼此重复那句‘你是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