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的香气还在厨房萦绕,送来的消息像颗石子投进唐念念的心湖 —— 长安要举办第一届 “百味宴” 美食比赛,不论出身,只要做得一手好菜,都能报名参加,拔得头筹者不仅能得御赐的 “长安第一厨” 牌匾,还能获得五十两黄金的奖励。
“五十两黄金!” 小翠捧着告示,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够咱们买十口最好的铁锅了!”
唐念念的心思却不在黄金上。她指尖划过 “长安第一厨” 几个字,突然想起现代的美食节目。那时候她总守在电视机前,看着厨师们在舞台上挥勺翻锅,把普通的食材变成艺术品,心里羡慕得首痒痒。没想到在唐朝,她也有机会站在这样的舞台上。
“小姐,咱们报名吧!” 张婉儿啃着刚出锅的虾仁饼,油渣掉了满衣襟,“凭你的手艺,肯定能拿第一!到时候把‘长安第一厨’的牌匾挂在店门口,保管客人排到街尾!”
唐念念也动了心。可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参赛的肯定有不少高手,说不定还有宫廷御厨,她这点三脚猫功夫,能比得过吗?她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玉簪,想起谢临信里写的 “江南厨子善用鲜,蜀地厨子善用辣,长安厨子善用和,各有千秋,不必妄自菲薄”。
“报!为什么不报!” 唐念念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酱油瓶都跳了起来,“就算拿不了第一,也得让大家尝尝现代菜的厉害!”
报名的消息一传开,唐记小厨顿时热闹起来。王公子自告奋勇要当 “拉拉队长”,说要带着兄弟们去赛场给她加油;戴方巾的举子特意送来本《齐民要术》,说里面的古菜谱或许能给她灵感;连李少卿都派管家送来罐西域的香料,说是 “助你一臂之力”。
苏文瑾来得最勤。他不仅帮唐念念分析参赛对手的情况 ——“城西的张厨子善做面点,能把面团捏成十八般模样;城南的李师傅专攻肉食,据说他做的红烧肉,连宰相都赞不绝口”,还陪她一起琢磨参赛菜品。
“你打算做什么菜?” 苏文瑾看着案板上的食材,眼神里带着期待。
“还没想好,” 唐念念皱着眉头,“比赛规定要用当季食材,还得有长安特色,不能太出格。” 她拿起颗冬枣,“火锅太占地方,水果捞不够正式,鱼香肉丝又太家常……”
“不如做道融合菜?” 苏文瑾指着窗外的梧桐树,“把现代的做法和长安的食材结合起来,既有新意,又不失本地特色。”
这话点醒了唐念念。她眼睛一亮:“我想到了!做道‘长安秋韵’!用当季的板栗、柿子、山药做道甜咸口的菜,既有秋天的味道,又有长安的特色!”
说干就干。唐念念立刻着手准备。板栗要选迁西的油栗,又甜又面;柿子要选临潼的火晶柿子,皮薄肉厚,甜得像蜜;山药要选渭河岸边的铁棍山药,绵密细腻。光是选食材,她就跑遍了长安城的市集,货比三家,才挑出最满意的。
处理板栗最费功夫。唐念念学着现代的方法,先把板栗在壳上划道口子,放进热水里烫一会儿,再剥壳就容易多了。可即便如此,她的手指还是被栗子壳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渗出血珠混在金黄的栗肉里,像撒了把红豆。
“小姐,让伙计们弄吧,” 小翠看着她的伤口,心疼得首掉眼泪,“您别累着了。”
“没事,” 唐念念用布包着手指,继续剥栗子,“这菜得我亲手做才有诚意。比赛比的不只是味道,还有心意,不是吗?”
张婉儿也来帮忙。她把柿子去皮,果肉捣成泥,金黄的汁水溅了满手,像涂了层蜜。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厨房的空气中飘着栗子的香、柿子的甜,还有她们银铃般的笑声,把准备比赛的紧张都冲淡了。
离比赛还有三天时,唐念念第一次试做 “长安秋韵”。她把板栗煮熟捣成泥,和山药一起做成丸子,炸至金黄,再裹上用柿子泥、蜂蜜、桂花调成的酱汁,撒上点胡桃碎。成品端上桌时,金黄的丸子裹着琥珀色的酱汁,像颗颗的秋果,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尝尝?” 唐念念给苏文瑾递过筷子。
苏文瑾夹起一颗,轻轻咬了一口。板栗和山药的绵密混着柿子的甜香,胡桃碎在齿间咯吱作响,桂花的幽香从牙缝里钻出来,他眼睛突然亮了:“这味道…… 既有长安的厚重,又有江南的清雅,还有点说不出的新奇,很妙。”
“真的吗?” 唐念念也尝了一口,却皱起了眉头,“酱汁有点太甜了,盖过了山药的清香。” 她往酱汁里加了点柠檬汁(用酸梅汁代替的),“这样应该就平衡了。”
改良后的 “长安秋韵” 果然更胜一筹。甜中带酸,香而不腻,连最挑剔的李月娥都赞不绝口:“比我吃过的任何甜点都好吃!这要是拿去比赛,那些御厨肯定都得靠边站!”
比赛前一天,唐念念特意歇业一天,把 “长安秋韵” 的做法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板栗要蒸到能用筷子轻松戳透,山药要选粗细均匀的,炸丸子时火候要掌握好,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酱汁要熬到能在勺子上挂住……
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儿梦见自己站在领奖台上,接过 “长安第一厨” 的牌匾;一会儿又梦见自己的丸子炸糊了,评委们皱着眉头摇头…… 她索性爬起来,往灶里添了把柴,又做了一份 “长安秋韵”,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盘子上,金黄的丸子像撒了层碎银。
“明天一定没问题的,” 唐念念对着丸子自言自语,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就算拿不了第一,也没关系,至少我努力过了。”
第二天一早,唐念念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色布衣,系着崭新的围裙,手里提着装食材的食盒,雄赳赳气昂昂地往赛场走去。小翠和张婉儿跟在她身后,一个拿着锅铲,一个拿着勺子,活像两个小跟班。
赛场设在长安的大慈恩寺广场,己经搭起了高高的灶台,十几个参赛选手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有的在磨刀,有的在切菜,有的在调试火候,空气中飘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像场盛大的味觉盛宴。
唐念念深吸一口气,走到属于自己的灶台前,放下食盒。阳光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她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不管结果如何,能站在这里,和这么多高手切磋厨艺,就己经很幸运了。
“唐老板,加油!” 王公子带着一群兄弟,举着写着 “唐记小厨必胜” 的牌子,在台下大喊,引得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唐念念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拿起锅铲。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她的美食江湖,又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