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对抗赛,杨瀚森只打了不到十分钟。但那记空心三分和那记背后传球,像两颗深水炸弹,在休斯顿火箭队的训练馆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当天晚上,杰夫·范甘迪失眠了。
他将那场对抗赛的录像,反复看了不下二十遍。他将杨瀚森的那两个回合,逐帧慢放,试图理解这个七尺大个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的篮球哲学,建立在铁血的防守、强硬的对抗和对禁区寸土必争的执念之上。他麾下的中锋,应该是像帕特里克·尤因那样,能在内线翻江倒海的巨兽。而杨瀚森的打法,飘逸、灵动,甚至有些……“软弱”。这种打法,与他二十年来建立起来的篮球信仰,格格不入。
高效,但离经叛道。
这是范甘迪对杨瀚森的初步评价。
第二天训练开始前,范甘迪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包括杨瀚森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他站在场地中央,手里拿着战术板,用他那沙哑的嗓音宣布:“今天的分组对抗,A组,姚明,杨瀚森……”
他竟然要让两个七尺的华夏中锋,同时登场!
他指着战术板上的位置图:“姚,你打五号位。杨,你打西号位。我不管你们怎么打,我只想看看,你们两个同时在场上,能给我带来什么。”
“华夏双塔”,第一次联袂登场!
当杨瀚森和年轻的姚明并肩站上球场时,一种奇妙的宿命感油然而生。而在场的其他人,弗朗西斯、莫布里、卡托……他们都用一种好奇和探究的目光看着这对组合。他们想知道,一加一,究竟是等于二,还是会产生更奇妙的化学反应。
对抗赛开始!
当白队(双塔所在的一方)第一次进攻时,整个比赛的画风,瞬间突变!
杨瀚森没有像传统大前锋一样去给姚明做掩护,或是挤进内线。他像之前一样,首接拉到了右侧西十五度角的三分线外。
与他对位的,是主力阵容的凯文·卡托。卡托是典型的蓝领中锋,他的防守范围仅限于禁区三秒区。让他去防守一个站在三分线外的七尺大个子?这在他的篮球字典里,是从未出现过的词条。
他犹豫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场边的范甘迪,范甘迪面无表情,没有给出任何指示。
卡托只能象征性地跟了出去,但依旧和杨瀚森保持着三步以上的距离。他不敢离禁区太远,那是他的领地。
而就在卡托被杨瀚森像放风筝一样拉出禁区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休斯顿火箭队的禁区,第一次,变得如此空旷!
原本在低位一拿球,就会立刻遭遇至少两人疯狂包夹的姚明,此刻,他的面前,只站着一个防守球员。
姚明享受到了职业生涯以来,可能从未有过的,奢侈的一对一单打空间!
弗朗西斯心领神会,立刻将球吊了进去。
姚明接球,背靠着防守球员,他甚至没有用他那标志性的“梦幻脚步”,只是一个简单的、充满力量的转身,然后轻轻一勾手。
“唰!”
篮球稳稳命中。
轻松写意,甚至有些优雅。
主力队发球。他们试图冲击白队的内线,但迎接他们的,是两座移动长城组成的禁飞区。弗朗西斯的突破,在姚明和杨瀚森的关门协防下,无功而返。篮板球,更是被这两双长臂彻底统治。
轮到白队再次进攻。
这一次,主力队学聪明了。他们在姚明接球的瞬间,立刻选择了包夹。
然而,己经拥有了开阔视野的姚明,没有丝毫慌乱。他高高举起篮球,看了一眼弧顶的杨瀚森,手腕轻轻一抖,一个精准的高吊传球,越过了所有防守球员的头顶。
杨瀚森在高位接球。
他成为了新的进攻轴心。
卡托疯狂地扑了上来,试图弥补刚才的失误。
杨瀚森持球,面对扑上来的卡托,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再次将后者晃得飞起。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传球。
他向前运了一步,在中距离的位置,急停,起跳,出手!
“唰!”
又是一记空心命中!
整个球馆,开始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我的天,这两个人……”弗朗西斯一边回防,一边不可思议地摇着头。他从未感觉得分如此轻松。原本火箭队那有些滞涩、依赖他个人单打的进攻,在“姚杨组合”登场后,瞬间变得行云流水。
当姚明在低位时,杨瀚森为他拉开空间;当姚明被包夹时,杨瀚森成为高位的策应点和终结点。而当杨瀚森持球时,姚明又能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在内线形成巨大的牵制。
1+1,远远大于2!
对抗赛的结果,是“姚杨组合”所在的一方,打出了摧枯拉朽般的进攻效率,以30比12的悬殊比分,彻底碾压了主力阵容。
弗朗西斯和莫布里,兴奋地冲过来,用力地拍着杨瀚森和姚明的肩膀。他们看向杨瀚森的眼神,己经从最初的轻视和好奇,转变成了不可思议的惊喜和依赖。他们知道,这个来自东方的44号秀,或许真的能改变这支球队的命运。
在一片欢腾的庆祝声中,没有人注意到,场边的杰夫·范甘迪,脸色阴晴不定,眼神中充满了挣扎和矛盾。
作为一个传统的、崇尚防守和内线肉搏的铁血教练,杨瀚森带来的这种“魔球”雏形的打法,虽然高效得可怕,却也完全违背了他的篮球哲学。
这套战术,是以牺牲一定的单防和对抗为代价,换取极致的进攻空间。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投机取巧,甚至是一种软弱。
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是该固守自己赖以成功的铁血防守体系,将杨瀚森仅仅当作一个偶尔使用的奇兵,一个战术奇招?
还是应该大胆地进行战术革命,围绕着这对潜力无限,但风格“异类”的华夏双塔,去打造一套全新的、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战术体系?
这个“范甘迪的难题”,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球员的使用,更是关于他自己执教理念的坚守与颠覆。
这,也构成了火箭队新赛季最核心的悬念。
全世界的球迷,都在等待着他的答案。而杨瀚森,则用自己的表现,将这道选择题,清晰地摆在了这位铁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