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都渴望变得更好,渴望在岁月的磨砺中蜕变成理想中的模样。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让自已变好的过程,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轻松惬意的,它更像是一场破茧成蝶的挣扎,充满了艰辛与不适。
回想那些为了提升自已而努力奋斗的日子,每一次挑灯夜战学习新知识,每一回咬牙坚持突破身体极限去锻炼,每一个在挫折面前忍住泪水重新振作的时刻,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想要掌握一门新技能,就得不断地重复练习,从笨拙生疏到逐渐熟练,这个过程中,失败的沮丧、反复操作的枯燥,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想要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就得时刻审视自已的言行,克制冲动,学会换位思考,这又何尝不是对自我本性的一种挑战,常常让我们感到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可正是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像一把把刻刀,雕琢着我们身上那些粗糙的棱角,让我们慢慢变得精致、变得强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遭遇他人权衡利弊的对待。或许曾经视若挚友的人,在面对某些利益抉择时,选择了与我们渐行渐远;或许满心期待能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却发现对方在权衡之后,做出了对自已更有利的决定。起初,我们可能会心生埋怨,觉得人情凉薄,为何别人不能纯粹地站在自已这一边。然而,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种警醒呢?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有着各自的考量和追求,他人的权衡利弊本就是人性使然,无可厚非。
而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是自已价值几何。价值并非仅仅指外在的功名利禄、身份地位,更多的是我们内在的素养、才能以及对他人、对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当我们发现别人做出那样的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已,是否具备足够吸引人、让人愿意为之停留、为之付出的价值。是我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无法在交流中给予别人启迪?还是我们的品德修养尚有欠缺,使得别人在相处中感受不到真诚与温暖?亦或是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人看到合作的潜力与希望?通过这样的自省,我们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它有着千奇百怪的规则,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充满了我们一时难以理解的现象。但这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它给予我们一个不断去探索、去感悟的空间。我们需要慢慢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的复杂、社会的运行机制以及世间万物的因果联系。就像初入职场时,不理解为何工作要如此严谨、人际关系要那般微妙,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多,才渐渐明白其中的门道,进而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实现自我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慢慢更新自已。更新自已的观念,摒弃那些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新事物;更新自已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已在职场、在社交中更具竞争力;更新自已的心态,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而患得患失,用更加豁达、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让自已变好,注定是一场伴随着疼痛与不适的旅程,但也正是这样的旅程,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厚重,让我们的灵魂变得丰盈。在这个过程中,少些对外界的埋怨,多些对自我的审视,持续地理解世界、更新自已,我们终将在时光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已的璀璨光芒,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