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号,傍晚时分,陆晓雯像往常一样下班。
她走到厂门口的传达室,从门卫大叔手中接过了自己的信件。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除了一封顾弘毅的来信外,还多了一份电报。
陆晓雯拆开电报,上面简洁地写着:
“报告过,月初回。”
这个年代的电报很贵,少一个字就能省下三分五厘。
不像写信,无论写多少张都只需八分钱,所以能省一个字是一个字。
最近这一个多月,王美丽对顾弘毅的看法完全颠覆了。
她以前觉得顾弘毅挑剔又高冷,现在看来,他话多又粘人,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王美丽看了一眼电报,说道:
“晓雯姐,再过几天小舅舅就要回来,你打算什么时候去随军?”
陆晓雯将信封和电报放进挎包,说道:
“结了婚就去!
美丽,你帮我通知一下傅莹莹,让她有空就来接我的班。”
上个星期,她负责的机器有一台出现问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恰好被心情不好的车间主任逮到,结果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个破班,陆晓雯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王美丽有些不舍,她拉着陆晓雯的手,说:
“晓雯姐,你这么快就要走啊?
五一厂里会发福利呢,你可以等领证后再交接工作啊。”
陆晓雯想到去年五一发的福利,有水果、有粮票还有劳保用品,改变了想法。
也就多上两天班,她可以熬一熬:
“那等五一过后,你让她来接班!”
王美丽想到顾弘毅再过几天就要回来,也就不再劝了。
她点了点头,说:
“那好吧,等五一过后,我就让傅莹莹来接班。
晓雯姐,你随军之后记得好好照顾自己,别忘了给我写信啊。”
陆晓雯捏了捏王美丽的鼻子,说道:
“我在燕京就只有你一个好朋友,肯定会给你写信的。”
........
领完五一福利后,陆晓雯上班前,来到了车间主任的办公室。
她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进来”的声音后,陆晓雯推开门走了进去。
车间主任看到是她,脸上露出一丝诧异:
“晓雯啊,有什么事吗?”
陆晓雯说道:
“主任,我......我打算辞职,将工作转给朋友。”
车间主任眉头一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想好了?
出了纺织厂,你可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了。
你在这儿勤快听话,工作又认真,我一首都很看重你。”
陆晓雯闻言,低下头。
她掐了掐大腿,提醒自己不能失态:
“想好了,主任。
我对象是军人,结婚后我会跟着随军,他以后会在哪里,我就会在哪里。
我想跟他一起,支持他的工作。”
车间主任听后,沉默了一会儿。
这个理由他无法反驳,也无法再劝。
军人家庭的不易,他比谁都清楚。
只是陆晓雯比其他人多了六台机器,新来的员工肯定忙不过来。
如果分给其他人,她们可能会有意见。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陆晓雯这么老实,愿意吃亏。
车间主任手里拿着一张转接申请表,递给陆晓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
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好吧,既然你己经决定了,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希望你以后能过得幸福。”
陆晓雯接过申请表,认真地看着上面的每一项内容后,拿起笔,一丝不苟地填写起来。
填完后,她抬起头,看着车间主任,将申请表递了回去,轻声说道:
“主任,谢谢您的理解。
我会永远记得在车间的日子,也希望您越过越好!”
车间主任接过申请表,没有拖延,立马就签了字。
顾弘毅的大嫂胡慧娟是人事部主管,陆晓雯提前跟她打了招呼,审批的速度很快,明天就可以带傅莹莹过来交接工作。
陆晓雯的柜子里没有什么东西,她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全都带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陆晓雯刚走到厂门口,就看到了傅莹莹。
傅莹莹长的跟她母亲很像,但性格却截然不同,看起来阳光开朗,充满活力。
傅莹莹提前做过功课,一眼就认出了陆晓雯。
她立刻上前几步,笑着打招呼:
“晓雯姐,早上好!我是傅莹莹,请多多关照。”
陆晓雯点了点头,微笑着回应:
“莹莹啊,走,我带你去人事部办手续。”
两人并肩走到人事部,胡慧娟己经在等着她们了。
有胡慧娟发话,下边的人自然不敢为难,手续办得异常顺利。
不一会儿,交接班手续就完成了。
办完手续后,陆晓雯带着傅莹莹来到了车间主任的办公室。
车间主任看到她们这么快就办完了手续,心中不禁暗自琢磨:
这陆晓雯看来也是有背景的人啊。
不过,他面上不显,只是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就轻松放她们离开了。
在分配机器的时候,车间主任特意照顾了一下傅莹莹。
她的母亲在革委会上班,父亲是铁路局的小领导,不是能随便招惹的。
所以,傅莹莹分到的机器数量比王美丽还要少一台。
至于剩下的机器,车间主任分给了三年以上的老员工,一人一台。
陆晓雯带着傅莹莹上了半天班,因为机器数量比以前少了一半,她感觉工作轻松了许多。
傅莹莹手脚麻利,学习能力也很强,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应付起来游刃有余。
下班铃声响起,陆晓雯带着傅莹莹一起去食堂,转头对王美丽说:
“美丽,莹莹妹子己经能上手了,我明天就不来上班了。”
王美丽点了点头,大方地朝着傅莹莹笑了笑,说道:
“莹莹,你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需要帮忙的,都可以随时来问我。”
傅莹莹感激地看着王美丽,笑着道谢。
她知道自己能这么快找到工作,不用再担心下乡,多亏了王美丽。
陆晓雯从财务部领完工资,数着手里的钱、票,心里挺高兴的。
这份工资虽然不多,但对于她来说,却是辛勤劳动的回报。
当她走出纺织厂的大门时,突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纺织厂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但那份稳定和安心却让她感到踏实。
在这里,她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也不用为明天能否活下去发愁。
纺织厂就像是一个避风港,抚平了陆晓雯初来乍到时的彷徨和不安。
她环顾西周,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
这个年代,物资限量供应,什么都要凭票购买,没有一份工作,就没有钱票的正当来源。
一个人气色突然越来越好,肯定会惹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