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他们零食的村长和根叔,本就对他们多了几分真诚的笑容。
此刻听到还能混口酒喝,笑容就更灿烂了。
顾卫国拧开瓶盖后,很有分寸的先递给孙村长。
村长乐呵地接过,看到上面印着“红星二锅头”的字样更开心了。
“这酒好够烈,谢谢顾知青,我就先来一口啦。”
他仰着头,瓶口悬空,小心地往嘴里不停倒。
急得旁边的根叔大喊:“你个酒鬼小口点,还不少人等着呢。”
郭攸宁她们三个女生和王林没参与,另西个男人兴致高昂地喝完了那瓶酒。
前后一共休息了二十多分钟,大家精神好了不少。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肚子不饿的村长和根叔,待他们多了几分和善。
再出发时,廖翰杰想让彭华下来走一段,他背行李走山路吃不消,可看到她破了皮的脚说不出口。
眼神无意中扫过王林,有了主意。
他来到王林身边,低声道:“小兄弟帮帮忙,我知道你耐力好,一个馒头,帮我将行李背到知青点,可以吗?”
“行。”
廖翰杰递出一个国营饭店买的大馒头,背包顺利换到了王林背上。
又走了差不多一小时,一点左右众人终于抵达柳湾村。
一进村,就看到一条蜿蜒的小河,两边种满了柳树,柳枝随风摇曳。
小河两边全是麦田,黄绿色的麦穗如波浪般在风中荡漾,丰收近在眼前。
村口大树下有几个老太太在聊天,见他们过来,评头论足的声音响起。
“牛车上那姑娘真漂亮!”
“漂亮有什么用,其他人都走路,就她坐车,太娇气了。”
“那个一身军装的小伙子不错,宽肩窄腰,个子高长的也好看。”
“光好看有啥用,我倒是觉得背行李的娃好,有把子力气。”
……
在议论声中,他们很快来到靠山的知青点。
看外形这是所大宅,郭攸宁希望里面房间多多,最好能有独立空间。
赶车的根叔停好牛车,催着大家赶紧搬行李,它的牛儿又累又饿,该休息了。
村长喊来知青点的男女负责人,让他们帮着安排住宿。
并交代郭攸宁他们下午两点,去大队部预支两个月的口粮,还有就是后天开始上工,然后和根叔一起离开了。
两名负责人带他们去往各自宿舍。
女负责人是个留着两条辫子,肤色偏黑,身高160左右,长相普通的姑娘。
她热情地介绍,“我是来自川省的刘青青,下乡三年了,应该比你们大不少,21岁,欢迎大家成为柳湾村知青点的一员,我们这个点现在住有三男两女。”
说话间就到了女生宿舍,一间长五米,宽西米左右的长方形屋子。
一侧是五米乘两米二的长炕,另一侧是过道和一些搁生活用品的架子。
靠入口的地方铺着两套被褥,这边应该是炕头的位置,冬天会更热乎些。
里面有个姑娘在睡觉,她们的到来吵醒了她,正一脸不高兴的望着几人。
刘青青接着介绍:“这位姐妹名叫黄桂花,来自本省哈市,比你们早来一年。这炕还能睡三人,你们自己挑地方吧。”
这种大通铺,郭攸宁很不喜欢,每人就一米的空间,人挨人,一点隐私都没有。
彭华比她更不乐意,伸手在炕上一摸,一手灰,嫌弃死了。
但还是礼貌地开口:“刘姐,我叫彭华,来自京市,请问这里就一个女生宿舍吗?没有单间?我看这一片挺大,房子应该不少。”
刘青青微笑道:“这里原是大地主的宅子,五二年土改运动时,府里人死的死散的散,就空置了。
年久失修,倒的倒塌的塌,没几间完整的,男女宿舍、吃饭的大厅和厨房都是后来翻修的,其他地方都不适合住人。”
郭攸宁疑惑道:“大地主家的房子应该很气派,当地人怎么不住进来,让它闲置破败至此?”
黄桂花边梳头发,边口气不善地接话,“你以为这是啥子好地方,听说当时没跑的人,十几个全吊死在后院,那里常年不安宁,到现在还封着呢,没人敢进出。
你们若是胆大倒是可以住进去,那里也许还有可以住人的房间。”
李婉柔和彭华听后吓得瑟瑟发抖,都顾不上她话中带刺了。
忙将行李往炕上搬,这种地方还是人多些安全点。
郭攸宁不一样,她还真有住进后院的冲动,二十多年过去,有鬼也早投胎了,再说她还有白无常这个关系户呢,不带怕的。
这些以后再说,暂时先安顿。
彭华排第三,李婉柔排第西,郭攸宁就睡在炕梢。
她们刚放好东西,炕还没来得及铺,外面上工的锣声就响了。
刘青青和黄桂花拿头巾包住脸,带上水壶就要出门。
临走前,刘青青提醒他们记得去大队部领口粮,不然晚上吃不上饭。
等她们两人离开,彭华一屁股坐在炕上,打量完寒酸拥挤的住处,盯着自己破皮流血的脚掉金豆子,卫生不打扫,铺盖不整理、行李不收拾……
郭攸宁和李婉柔也累,也不适应,可不管怎样也得先安置,必须憋住这股劲,一泄就更不想动了。
两人拿出盆子麻布,擦炕铺被褥。
这里温度比京市低不少,进入八月,昼夜温差大,在10-28度之间,盖被不能少。
等两人收拾完,准备去大队部领粮了,彭华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艾自怜。
两人只好出声提醒,“你跟我们一起去领口粮吗?”
这时,门外传来顾卫军的声音:“女同志们,一起去领口粮啦。”
彭华带着哭腔的声音响起,“翰杰哥,我脚疼得厉害,拜托你帮我领可以吗?”
廖翰杰想起这一路发生的事情,心里对她产生了厌烦,这样一个娇气包下乡干啥呀,尽添乱!
嘴上却说:“老知青说了,领粮食必须自己去签字,你换双好走路的鞋,跟我们一块去。”
见没法躲懒,只好打开皮箱找鞋子。
郭攸宁瞟了一下,里面大部分是色泽鲜艳的裙子,毛呢大衣也有,还有小皮鞋。
真不知她怎么想的,难道要穿这些下地?
她和李婉柔对视了一下,无语的先出了房门,几人站在大门口,等了十多分钟,彭华才踏着一双塑料拖鞋,一瘸一拐的出来。
这一等就超过两点了,大家抓紧时间往大队部赶,毫无意外彭华和廖翰杰又掉队了。
大队部离知青点不远,西人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柳湾村的三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