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集体宿舍太可怕了。
感觉声音就是炕头那边传来的。
两分钟后,忍无可忍的彭华猛地坐起来,一脚踢向黄桂花,不悦地喊道,“黄知青你消停点,呼噜声这么响,我怎么睡!”
被踢醒的黄桂花火大,她拔了一天草累死了,午觉没睡好,现在晚上还打扰她,可不惯她的臭毛病。
一脚踢回去,吼道:“能睡睡,睡不了滚,这宿舍可是我先住进来的。”
说完背对着彭华躺下,没一会鼾声又起。
彭华气得抓狂,可没一点办法,自己是后来者不能赶人,想走又无处可去。
她下午睡太久了,在如雷的鼾声中根本睡不着,加上没吃晚饭饿得很,真遭罪。
她在黑暗中睁着眼睛,里面蓄满了泪水,悔意爬上心头。
不该听到翰杰哥要下乡,就冲动地跟着报名的。
这会她疯狂的想念自己漂亮的房间,李姨做的宫保鸡丁、水晶肘子……
她放弃轻松的工作,优越的生活,来这吃尽苦头,也没感动翰杰哥,她想回去了。
可她舍不得他,她还是想天天看到他……
没人知道彭华在想什么,李婉柔也被吵醒了,无声地叹着气,想着这日子还有得熬,必须想办法换个住处。
她轻轻地戳了戳郭攸宁。
郭攸宁没吱声,只是塞了西团棉花给她。
李宛柔堵上自己的耳朵,觉得声音小了不少,剩下的两团递给胡思乱想中的彭华。
毕竟同一个地方来的,只要她不作妖,能照顾就照顾一下。
她们两人什么时候睡着的郭攸宁不知道,反正没过多久,她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睡到自然醒,天才蒙蒙亮,主要睡得早。
大家为了省煤油,普遍过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
今天是排班的第一天,刘青青和黄桂花两人己起床去厨房了。
既然醒了那就起吧,可以去后山锻炼身体,还能找个没人的角落,躲进空间痛快洗个澡,做些好吃的备着,还有烧香也不能忘了。
她简单洗漱了一下,在刘青青他们诧异的目光中,绕过后院上了山。
柳湾村大队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近处全是低矮的山丘,往里面走才是深山密林。
她慢跑了十来分钟,就浑身是汗,喘不过气来。
坐在山丘上往下看,只见村里炊烟袅袅,伴着鸡鸣狗叫,一片祥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她寻了一个林木较密的小土坡,观察西周无人后,闪进空间。
第一要事就是回房洗澡,在火车上两天没洗,来这里又没澡盆,只能草草擦擦,她觉得自己都馊了。
也不敢用香香的洗发水和沐浴露,就用无香型的浴皂,将自己从头到尾洗得干干净净。
头发吹个半干,抓紧时间去厨房,翻出速冻包子烧麦馒头各20个,摆进大型电子蒸锅,定时二十分钟,再去伺候鸡和猪。
然后摆上果盘焚香,默念白无常的名字,让他晚上入梦,有事相询。
看着檀香快速燃尽,才回去厨房,将蒸好的备用粮,夹进不锈钢铁桶,收进库房,这样她饿了随时都有热热的食物充饥。
等她时间充足,红烧肉、蘑菇炖鸡、牛腩萝卜等自己爱吃的菜,全都得备上。
出来己超过一小时,是时候回知青点了。
当她透过空间观察外面时,竟然发现几米外,有两个不认识的男人,神情严肃地凑在一起说着什么。
声音很小,听不清晰,只偶尔听到一两个字,好像是“不行、等机会、后院……”
大概五分钟后,两人才分开,一个往深山方向,一个下山。
看样子不像一般人,为了保险起见,郭攸宁想等等再出去。
她这运气真不知是好是坏,总能遇到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干脆啃着肉包,又去厨房做了三十个水煮蛋收进库房。
十多分钟过去,外面没有异动,她才出了空间,匆匆下山。
回到知青点时,大家己吃完早餐,不过郭攸宁的饭盒里有一碗稀粥,还用筷子戳着一个馒头横在上面。
昨晚她有拿粮食,哪怕她不在, 该她的那一份也不会少,只是下饭的小菜没了。
李婉柔一脸不满地看着她,碎碎念:“一大早你干什么去了?出门也不喊我,一个人外出不安全,你知不知道。连早餐都赶不上,看我多体贴,这些都是我帮你盛好的。”
郭攸宁打趣:“我家婉柔最贤惠了,也不知将来会便宜了谁。”
李婉柔小拳头在她肩上轻敲,笑骂道:“少给我避重就轻,从实招来,干啥去了?”
郭攸宁一脸不正经,“小姑娘家家的凶什么凶,小心嫁不出去。我炼功去了,准备将打狗棍法练至顶级,好保护我家柔弱的婉柔,这一练就忘了时间。”
李婉柔笑眯了眼,“好吧,看在你为我着想的份上,就饶过这次,下次可不许独立行动。”
说完神情一变,正色道:“出发前,我爸妈一再交代,在乡下不能落单、不要靠近危险的地方,避免遇上心怀不轨之人。
你虽然有点小功夫,可体力不行,去哪都得有人陪着安全些。”
离家千里,还能交到诚心待她的朋友真好!
郭攸宁会心一笑,“嗯,知道了,我会注意的,我爸妈也这样交代过。”
李婉柔见她听进去了,才放她一马。
催促道,“快吃,根叔的牛车七点半去县城,今天我要去寄信,还要买一些生活用品,你应该也要去吧?”
郭攸宁刚在空间吃得饱饱的,包子、烧麦、鸡蛋各造了一个,还有三个无花果,己经饱了。
可是旁边有个监督者,只能无奈地往嘴里舀粥。
得想办法支开她,于是问道:“你信写好了?”
“没呢,到邮局写也来得及,反正就简单报个平安。”
“哦,那你帮我将水壶拿过来,得带点水在路上喝。”
“行。”
等她一转身,郭攸宁就将馒头收入空间,只将稀饭喝了下去。
等两人来到村头牛车停靠点,车上己坐了不少人,新知青除了王林都在,还有三个村里的大娘。
幸好两人瘦,挤一挤勉强能坐下。
根叔见人满了,每人收了五分钱,牛车晃晃悠悠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