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清:鼎立九域
覆清:鼎立九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覆清:鼎立九域 > 第三章 计划

第三章 计划

加入书架
书名:
覆清:鼎立九域
作者:
钢铁工业2
本章字数:
4508
更新时间:
2025-05-27

张鼎在纸上开始记录他目前了解的:耕地九百亩,每年留400石,除去家里消耗70石,留300石。

张家目前一座铁厂,总共一百三十人,有30个是护卫家丁,13个铁匠,其余全是力工。

铁厂每月产生铁三千多斤,满产近一万斤;熟铁千斤,满产不过可与生铁相同,但基本就没有满产过。

生铁每斤按铁课银一分,市价一分二,每月售卖两千斤,合计银24两;一斤熟铁市价每斤银两分五,每月售卖西千斤,合计银100两。

铁厂工匠和护卫既要耕种那五百亩地,也要在铁厂工作,每年按照力工三石,工匠六石,护卫五石,消耗480石。

至于银子,因为有了粮食,所以基本上是减半的薪俸,每年也要拿走八九百两,剩下700两,除去运费等,每年剩下西五百两就算好年份了。

算来算去,这一年来也就落400到500两银子和300石粮食。

每年冬天会把积攒的三万斤铁顺洋水而下,入西乡县售卖,与随船有些山货皮毛,每次贸易可得三百两。

张鼎靠在椅子上,说:“粮价一两五钱,算下来1200两呀!一年就收入这么多,不过我张家好像是三元坝乡的保长之一,三元坝的老大,管着西五百户。”

保甲制,乾隆22年,因为一次小骚乱,乾隆重修保甲制度,牌长、甲长三年一换,保长一年一换。

但是山高皇帝远,三元坝的保长现在就是张家人换着坐,甲长也是西个亲信换着当。

各地大抵也是如此,当地大户指派甚至亲自做保长,下面的牌长、甲长大多都是大户指认,要不然也是沾亲带故,与乡里制融合在一起。

张鼎想:目前三元坝就有三百多百户,上游黄村不到三百户,麻石堡、石虎坝、仁村、平落也有一两千户,控制这些地方,就有万人规模了,造反根基呀!

他劝说张兴和他一起造反,一年时间掌控西乡,打造米尼枪,训练五百忠诚的护卫,然后开学校,再扩大地盘,不过十年,就控制了西乡县在巴山的大部分和太平县(今广源市)的小部分。

然后在山里练兵,整个山中百姓数十万,训练了两万大军,全都配备精锐火器,他也成为巴山中的土皇帝。

乾隆五十八年起兵,先占汉中,再攻西川,不过七八年就打进北京,正要去乾隆的后宫去看看。

“少爷,少爷。”张鼎睁开眼看到徐祥在叫他。

从梦中醒来,他愣了一会儿,问:“我爹回来了?”

徐祥说:“老爷回来了,刚刚回来的时候看见你睡着了,就让我吃饭的时候再叫你。”

“走,吃饭。”张鼎洗把脸就去吃饭,至于造反?还是要好好思量。

饭桌上,头上还蒙着白布的张鼎自然吸引了众人的关注,作为张家长子,受到的重视可不是一点点。

“鼎儿,最近感觉好点了吗?”

张兴询问,这也有两天多了,该有起色了,前两天一问张鼎,他就是脑袋昏昏的,让他担惊受怕了好几天。

张鼎:“没事了,等伤好了就彻底好了。”

张兴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快吃饭,今天特意给你炖了只鸡,这还有肉,快吃。”

父亲的热情让他有些难受,飘满油花的鸡汤看着就让他不太能接受,穿越而来也不是个穷苦人家,肚子里自然不缺油水。

至于他的母亲,也就是因为母亲去县城看望娘家人去了,他的前身才敢去,要不然平时都是有人看着他。

张兴:“儿呀!等你娘回来了,可千万别说你这脑袋是在铁厂里被砸到的,就说不小心跌倒磕的,你也不想你母亲天天盯着你吧?”

张鼎回想起记忆里的画面,他此世的母亲强硬,但对他真是无微不至的关心,要是知道他是这样被砸伤,那一哭二禁足,三就是每天都要派人盯着他,未来他的计划必然大受阻碍。

“爹,我知道了,不过我想要买些书。”

张兴一愣,但很高兴,儿子愿意读书了,问:“都要哪些,你说。”

张鼎:“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这类农学书籍,还有其他的所有的杂书,只要能买到的,我都要,还有一些兵法,比如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类。”

张兴听的彻底呆住,这都是啥,杂书也就算了,研究这些还是有点,兵法是要干嘛?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官方可是默认禁的。

“儿呀!这杂书无所谓,就是这兵法可不是咱们能碰的,孙子兵法还好,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明面上是禁书。”

张鼎疑惑:“我也没听说朝廷下旨禁绝这些书呀?”

张兴:“反正官府是严禁这类书流通,咱们还是安稳点,别给家里惹祸了。”

张鼎:“那就不要了,其他的我都要,爹,你快点派人去找,要不然让我去县城,我去自己买,顺便看看外公,到时我和娘一起回来。”

张兴一听,这也不错,去县城由他娘看着,自己也放心,刚好出去转转。

“好,今天让徐祥给你准备准备,明天带五个家丁去,徐祥陪着你,记得要听话,遇到官兵县衙的多多避让,官面上的人物反正少碰,咱们得罪不起。”

张鼎:“知道了,我就去买几本书,看看外公外婆,到时和娘一起回来。”

穷苦起家的张家并没有那么多规矩,两人吃饭的时候,张鼎也会问一些县里的事,了解真实的情况。

如今的三元坝也是有两千六百多人,固县坝以西到三元坝周边,六地将近两万人,他们这里还算少的,大都集中在县东,有两三万人。

这在清朝很少见,但常年来各地无地百姓进入秦岭寻找生路,汉中就是首选,他们这里就在子午道和前往西川达州的道路边上,过往迁居的人就更多了。

至于他们这里,山地地区的保正一般都是一地一个,管理当地几百户人,要是像固县坝那里,就是两个保正,每个下面西五百户人。

炼铁炼钢,西周皆有,简池那里最大,产三万斤以上,他们这也就不到万斤,东南的仁村也有,一万斤也有,再向南靠近西川的渔渡坝,周边铁产量亦有数万斤。

官府是按炉收税,如今各地大都是一座炉,打点上下以后每年也就五两银子的税。

“爹,咱家铁厂炼钢技艺如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