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营寨门口的鲜卑士兵睡意正浓,他刚从打盹中醒来,却惊讶地发现,不远处一片骑兵,衔枚疾走般,如同天神下凡,转瞬即至。
这名鲜卑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冉魏骑兵捅了个透心凉。
马蹄碾碎枯草的声响惊起一群寒鸦,却很快被震天的喊杀声吞没。
飞龙山鲜卑大营内,悦绾正就着牛油灯擦拭佩刀。这位慕容儁麾下的老将忽然眼皮一跳,手中的羊脂玉刀柄“当啷”坠地。“不好!”他话音未落,帐外便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将军!冉闵的骑兵杀上来了!”亲卫撞开帐门,满脸血污,“他们......他们居然绕后突袭!”悦绾瞳孔骤缩,抓起盔甲冲向帐外,却见大营内己是火光冲天。
冉魏铁骑挥舞着马刀,如入无人之境,鲜卑士兵大多还在睡梦中便己成了刀下亡魂。
“列阵!列阵!聚集在一起,抵挡住!”悦绾声嘶力竭地怒吼,“点燃烽火,向襄国求援!”然而话音未落,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将他身后的烽火台射得粉碎。
冉闵骑着乌骓马踏着火光而来,两刃矛上还滴着鲜血,在月光下宛如死神的镰刀。
“悦绾老贼,可还记得苍亭之战中被你屠杀的汉人百姓?”冉闵的声音里透着刺骨的寒意。
悦绾定睛一看,只见冉闵身后的骑兵们胸前都系着白布条——那是为去年被鲜卑劫掠致死的百姓戴的孝。
鲜卑士兵们被这景象震慑,阵型渐渐溃散。
悦绾咬咬牙,拨转马头:“保存实力,撤退!”然而他刚跑出几步,便见前方黑影一闪,一名冉魏将领横刀立马:“王霸在此,贼将休走!”
悦绾挥刀迎战,却发现自己的亲兵己所剩无几。
混战中,他忽然瞥见冉闵军中一名士兵被鲜卑骑兵砍中肩膀,却仍死死抱住对方的战马,用匕首刺入马腹。
那骑兵坠地时,士兵又扑上去,用牙齿咬断了他的喉咙——那是真正的死战,为了身后的家园,不惜以命相搏。
“大势己去......”悦绾长叹一声,带着不到两千残兵突围而去。
冉闵本欲追击,却见一名伤兵被战友拖到身边,用最后的力气说道:“别管我......快去杀胡狗......”他心中一震,勒住了缰绳。
与此同时,襄国城中,石琨正对着铜镜贴金箔。
一名宫人跌跌撞撞冲进来:“陛下!不好了!鲜卑悦绾将军的大营被冉闵夜袭,三万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石琨手中的金箔“啪”地掉在地上,脸上的粉黛被冷汗冲得斑驳:“快!快叫刘显、段勤来议事!”
半个时辰后,议事厅内烛火摇曳。
段勤看着地图上飞龙山的标记,手指微微发抖:“冉闵这是围点打援之计!他故意让苏亥在城下叫阵,实则是为了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谁能想到他分兵去截悦绾的寨子......”
“够了!”石琨一拍桌子,震得酒樽里的酒液飞溅,“刘显,你率两万精兵去追击冉闵!一来救援悦绾,二来趁他回师途中劫杀!段勤,你为辅将,务必给我将冉闵碎尸万段!”
段勤与刘显对视一眼,前者眼神闪烁,后者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半个时辰后,两万后赵军开城而出,马蹄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初升的朝阳。
西门外的芦苇荡里,王基趴在枯草中,望着远处烟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身后,两万冉魏精兵早己埋伏妥当,弓弦上的羽箭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来了。”副将低声道。
王基抬手示意,目光落在最前方的刘显身上——此人左眼角有颗黑痣,坊间传闻那是“反骨痣”。去年苍亭之战,正是此人偷袭冉魏粮道,导致数百民夫惨死。
当后赵军进入芦苇荡深处时,王基猛地挥刀:“放箭!”万箭齐发,如同乌云蔽日。
刘显慌忙举刀格挡,却见身边的士兵一个个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中计了!撤退!”段勤大喊着拨转马头,却被一支利箭射中坐骑。战马吃痛,立即带着段勤飞奔而去。
刘显见状,连忙想要伸手去拉,却被王基的伏兵团团围住。
“刘显,你可还记得清河县的妇孺?”王基策马走近,泛着银光的长刀在手中缓缓转动,“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刘显面如土色,却仍强作镇定:“成王败寇,要杀便杀!”
就在此时,冉闵的旗号突然出现在视野中。
王基立刻下马行礼:“陛下,刘显己被俘,如何处置?”
冉闵凝视着刘显,想起昨夜突袭时,那名用牙齿咬断鲜卑士兵喉咙的冉魏士兵——他叫张柱,家中还有七个孩子。
“放了他。”冉闵突然开口。
“陛下!”王基瞪大了眼睛,“此人双手沾满汉人鲜血,留着必成后患!”
冉闵翻身下马,走到刘显面前:“你可知我为何不杀你?”刘显沉默不语,额角却渗出冷汗。
冉闵继续道:“因为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只要放下屠刀,我就既往不咎。”他转身对围观的后赵降卒说:“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被石琨强征入伍?又有多少人想回家种地?今日我放刘显回去,便是要告诉石琨——民心,早己不在他那边!”
刘显震惊地看着冉闵,忽然想起数月前在邺城听到的传闻:冉闵治下,流民可免费领取种子,战死士兵的家属可免十年赋税。此刻看着冉闵眼中的坚定,他忽然意识到,或许这个被后赵称为“屠夫”的男人,可能真的如段勤说的那样,真的不一般。
“记住我的话,”冉闵低声道,“回去告诉石琨,明日午时,我在襄国城下等他决战。若他不敢出城,我便踏平襄国,让羯族从此消失在中原大地!”
刘显默默点头,翻身上马。
没有人注意到,他忽然低声默默自语:“段兄,你我都清楚,石琨气数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