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内,因为河东的消息传回,众人对于迁徙没有了之前的抵抗情绪,接下来迁徙的足足十余万人,几乎占了黑山军老弱的全部。
张燕为了减少压力,决定让第二批人尽快动身,五万人即将踏上前往河东的路途。
“大哥,真要送这么多人去河东?”
王当站在一旁,声音里带着担忧:“上次送了一万人,张齐虽然收留了,但这次人数太多,他真的能收下吗?”
张燕沉默片刻,目光投向西方:“会的。而且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王当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点头,转身去安排队伍出发。
河东郡守府,张齐正与贾诩、杜畿商议事务。
“主公,黑山军第二批迁移的老弱病残有五万,即将抵达河东。”
杜畿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虑:“河东虽然富庶,但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粮草压力巨大,恐怕难以承受。”
张齐皱眉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杜公,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杜畿叹了口气:“依我之见,不如将其安置到关中。关中地广人稀,近年来屯田颇有成效,或许能分担一些压力。”
贾诩点头赞同:“杜公所言甚是。关中自平定李傕、郭汜以来,人口逐渐增加,但仍有大量荒地未开垦。若能将这些人口迁入关中,既能缓解河东压力,又能充实关中,可谓一举两得。”
张齐疑惑:“这些老弱能否屯田?”
贾诩大笑:“主公不要小看这些人,在太行山中也许他们没有价值,可在关中却完全不一样。”
“军师说的不错,如今在关中屯田的,也有不少是老人,他们做的也很好。”杜畿点头赞同。
张齐回想起自己在关中见过的不少老人,缓缓点头。
贾诩继续说道:“主公,这正是招抚黑山军的绝佳机会。若能妥善安置这些老弱,黑山军的人会看在眼里,对我们的信任也会加深。”
“张燕想把麻烦抛给我们,却不知有没有想过黑山军会因此而分化。”
张齐目光坚定,一拍桌案:“好!就这么办。杜公,你负责协调河东与关中的迁移事宜,确保队伍顺利进入关中。”
“文和先生,你多关注周围势力的反应。”
“传令张既、苏则、裴茂、王邑,全力安置黑山军队伍。”
众人领命而去,张齐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落在关中的屯田区上。
他知道,这次大规模迁移将是对关中的一次严峻考验,但也是壮大关中实力的难得机遇。
三日后,黑山军迁徙的先头队伍抵达河东。张齐亲自率军迎接,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中却闪烁着求生的渴望。
张齐大声说道:“你们都会被送去关中,但不要害怕,关中是一片富庶之地,那里有充足的粮食,只要你们愿意,每个人都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安定的生活。”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其中一位白发老汉开口道:“将军,我们真的都能吃饱吗?”
张齐点头:“每个人都能吃饱,不但如此,以后每家都能有余粮。”
张齐示意士兵,用实际行动回应黑山军的怀疑。
士兵们迅速支起大锅,熬好的粟米粥香气西溢。在士兵们的维护下,人群有序地排起长队,在焦急的等待后,领取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
几天的迁徙,黑山军的老弱如同流民一般,挨饿更是家常便饭,此时都是狼吞虎咽。
吃饱后,迁移队伍浩浩荡荡向关中进发,张齐命胡车儿率三千铁骑沿途护送,确保安全。关中各郡县早己接到命令,沿途设立休息点,提供热水和药品。
经过数日跋涉,队伍终于抵达关中。张齐将迁移人员分成数批,分别安置在京兆、左冯翊、右扶风等地的屯田区。
各地郡守亲自坐镇,指挥士兵和屯田兵协助搭建临时房屋,分发种子和农具。
在京兆郡的屯田区,一位老妪抱着孩子,看着眼前崭新的房屋和肥沃的土地,眼中满是惊喜:“没想到,我们真的能有自己的家了。”
负责安置的屯田都尉微笑着说:“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明天开始,我们会派人教你们如何使用新式农具,如何耕种土地。”
老妪连连点头,紧紧抱住怀里的孩子:“谢谢将军,我们一定会认真的。”
与此同时,张齐在长安召见张既等人,询问黑山军的安置情况。
“主公,目前迁移人员己基本安置完毕,各郡县正在统计人口和土地,确保每个人都能分到合适的田地。只是……”
“只是什么?”张齐敏锐地察觉到张既的犹豫。
张既叹了口气:“关中虽然地广人稀,但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而且黑山军还有五万人要迁入。关中的压力也不小。”
苏则等人也点头。
张齐点头:“这段时间要辛苦各位了。告诉黑山军众人,今年的赋税减免,让他们安心耕种,不要有后顾之忧。”
张既等人领命而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中的屯田区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迁移而来的百姓们在屯田兵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新式耒耜。他们的脸上逐渐有了血色,眼中的忧虑也渐渐被希望取代。
张齐亲自前往各屯田区巡视,看到黑山军的老弱真的做好屯田的事,不由得佩服贾诩的明智。
在左冯翊的屯田区,张齐遇到了那位问他的白发老汉。老汉正在田地里劳作,看到张齐到来,连忙放下农具,跪地行礼。
张齐急忙扶起他:“老伯,不用多礼。”
老汉激动地说:“将军,您看,这是我刚种下的粟米种子,今年我们也能丰收了!”
张齐笑着说:“老伯,有没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汉连忙摇头:“没有,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好。现在的日子比在太行山中好多了。只可惜我儿还在太行山。”
张齐安慰道:“老伯放心,以后你们一定会团聚的。”
回到长安,张齐收到了来自黑山军的密报。张燕得知迁移人员在关中得到妥善安置后,心中十分震动,决定将剩余的老弱全部迁往河东。
张齐看完密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让河东和关中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