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七零年代我的老公是兵哥哥
穿越到七零年代我的老公是兵哥哥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越到七零年代我的老公是兵哥哥 > 第123章隔壁县的人来村子里取经

第123章隔壁县的人来村子里取经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到七零年代我的老公是兵哥哥
作者:
樱花粉粉菇
本章字数:
4440
更新时间:
2025-05-24

距离山楂文化节开幕只剩一周时间了,现在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这天,姜晓圈召集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游客的村民们在村头集合,进行最后的培训。

姜晓圈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声说:“大伙听好了,文化节马上就来到了,咱们这引导和秩序维护的工作可重要了。”

“到时候人肯定多,你们可得机灵点,柱子,你说说,要是有游客问山楂采摘区咋走,你咋回答?”

二柱子挠挠头,大声说:“就顺着那红色石头指示牌走,走到头再往左拐就到啦。”

姜晓圈点点头:“对,回答得清楚点,别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啊,要是碰到有游客不小心摔倒了,咋办?”

三虎子抢着回答:“赶紧扶起来,问问有没有受伤,要是伤着了,就赶紧找村里的赤脚医生。”

姜晓圈满意地笑了:“没错,咱就得有这热心肠,让游客感受到咱村的温暖,都记住了没?”

大伙齐声回答:“记住了。”

这时,姜晓妍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叠纸:“晓圈,山楂故事整理好了,我念给大伙听听,到时候讲解用。”

之后,她就念了起来:“咱村山楂的故事啊,得从沐景琛和林之梦来之前说起,当年咱村特别穷,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沐景琛和林之梦出现了,他俩带领我们村种植山楂树。”

“没过几年,我们村终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沐景琛和林之梦呀,简首是咱们村的大英雄,所以呢?咱们村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永远都要感恩他们。”

念完后,姜晓圈问:“大伙都听明白了吧?到时候讲解的时候,就照这个意思,别讲错了。”

李二叔皱着眉说:“晓妍啊,这故事好是好,可有些词太文绉绉了,咱讲的时候能白话点不?”

姜晓妍笑道:“李二叔,您说得对,我再改改,保证大伙讲起来顺口。”

这边正说着,柳梦蝶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晓圈,晓妍,山楂核手串材料都准备好了,我教了几个婶子做,她们学得可快了,到时候肯定能教好游客。”

姜晓圈高兴地说:“梦蝶姐,辛苦你了,对了,文化节那天,每个体验区都得安排个会做手串的,随时教游客。”

柳梦蝶拍着胸脯:“放心吧,都安排好了。”

培训结束后,姜晓圈和姜晓妍往家走。

姜晓妍有些担忧地说:“晓圈,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文化节那天来的人少,咋办?咱准备这么久……。”

姜晓圈握住她的手:“别担心,县电视台都宣传了,还有周边村子也都知道咱这文化节。”

“而且咱准备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体验项目,肯定能吸引人来。”

“再说了,就算人少点,咱这也是头一回办,就当积累经验,下次肯定能办好。”

姜晓妍点点头:“嗯,听你这么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文化节开幕前三天,村里收到了一个消息,隔壁县有个山楂种植村,想来取经学习,顺便交流交流经验。

老支书立刻召集大伙开会。

老支书坐在椅子上,神情严肃:“这可是个好机会,人家来取经,说明咱这事儿干得不错,大伙可得把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可别藏着掖着。”

姜晓圈说:“支书,我觉得咱可以组织个交流座谈会,到时候把咱种植山楂的技术,文化节筹备经验都讲讲,互相学习嘛。”

王老根儿大爷笑着说:“对,咱还可以带他们去山楂林看看,现场讲讲咋管理山楂树。”

姜晓妍补充:“还得准备些咱村的山楂制品当伴手礼,让他们带回去尝尝。”

老支书点头同意:“行,就这么办,晓圈,你负责安排座谈会的场地和流程,晓妍,你去准备伴手礼,梦蝶,你安排几个婶子,到时候给客人做顿家常饭。”

大伙纷纷领命而去。

很快,交流的日子到了。

隔壁县村子的一行人来到村里,受到了热烈欢迎。

老支书握着对方领头人的手,笑着说:“欢迎欢迎啊,咱都是种山楂的,以后得多交流。”

对方领头人感激地说:“老支书,我们村听说你们要办山楂文化节,觉得这事儿特别好,想来取取经。”

姜晓圈带着他们来到座谈会场,说道:“各位,这是咱整理的山楂种植技术资料,大家先看看。”

座谈会上,姜晓圈详细介绍了村里山楂种植的经验,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毫无保留,对方的人一边听一边记,时不时提问。

对方一位种植户问:“你们这山楂树为啥结的果又大又甜啊?”

王大爷笑着回答:“咱这啊,主要是施肥有讲究,每年秋天,都用自家的农家肥,再加上咱这山里的水土好,山楂自然就长得好。”

交流结束后,姜晓妍带着他们参观山楂林,一边走一边介绍:“这片山楂林啊,是咱村的宝贝。”

“当年呀多亏了它们,如果没有它们,我们村也不会走到现在,现在我们办文化节,也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咱山楂的好。”

对方的人连连称赞:“你们这不仅山楂种得好,文化传承也做得好,值得我们学习。”

到了饭点,柳梦蝶带着婶子们端上了丰盛的饭菜,有山楂炖肉,山楂糕,还有各种用山楂做的小菜。

对方领头人尝了一口山楂炖肉,竖起大拇指:“这味道太绝了,没想到山楂还能这么做菜。”

饭后,姜晓妍把准备好的伴手礼递给他们:“这是咱村的一点心意,带回去尝尝。”

对方感激不己:“太感谢了,这次来收获满满,以后我们得多走动。”

送走隔壁县的客人后,姜晓圈,姜晓妍和老支书等人聚在一起。

老支书欣慰地说:“这次交流挺成功,看来咱这文化节的思路是对的。”

姜晓圈笑着说:“支书,通过这次交流,咱们也能改进改进自己的方法,文化节肯定能办得更好。”

姜晓妍兴奋地说:“而且和隔壁县村子联系上了,以后说不定能一起把山楂产业做大做强。”

老支书点点头:“对,大伙再加把劲,还有两天文化节就开幕了,一定要给全县人民一个惊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