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密室中的夜明珠明灭不定,将壁画上的战争图景映得忽隐忽现。青萝的指尖抚过金佛胸前的玄甲玉碎片,感受到细微的震颤从玉石深处传来。绿萝跪坐在经案前,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贝叶经,泛黄的叶片上,梵文用朱砂与金粉书写,历经岁月侵蚀仍透着庄重威严。
“快来看!”绿萝的声音突然拔高,贝叶经在她手中微微发颤,“这卷经书记载着玄甲玉与震地玄枢的渊源。”她逐字翻译,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玉分九窍,藏于天地人三界,集齐可镇山河,亦可毁乾坤。终南山佛窟所藏,乃玄甲玉之‘心眼’,需以北斗七星之力,引动天地灵气方能激活……”
青萝凑上前,目光扫过经文旁的配图。图中,千手观音像的千只手掌各自结印,每尊手印对应着不同的星象方位,而掌心都托着一枚玉玦虚影。她猛然想起在佛窟入口处遭遇的机关,那些淬毒弩箭、噬魂蚺与密宗咒阵,分明是为了阻拦外人触碰这“心眼”之力。
“等等。”绿萝突然翻到经卷末尾,那里用金粉绘制着一幅复杂的阵图,“这个七星引灵阵,需要七名命带北斗星相之人,在特定时辰以精血为引……”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阵图下方的小字上,“且施术者会因灵力反噬,七窍流血而亡。”
密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青萝握紧螭纹剑,剑穗上的朱雀纹在微光中闪烁,仿佛苏砚的英魂仍在守护。她想起苏砚化作星光消散前的笑容,想起他那句“长安城就交给你们了”,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无论如何,不能让玄甲玉的力量落入吐蕃人手中。”
就在这时,角落里一卷布满蛛网的经卷引起了青萝的注意。经卷表皮用西域驼皮制成,边缘刻着莲花暗纹——与沉船骸骨、绢布残片上的印记如出一辙。当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经卷,一张泛黄的信笺飘落而下,上面的字迹虽己模糊,却依稀可辨:“吾奉太宗皇帝之命,携玄甲玉心眼隐匿终南山。然吐蕃密宗早己渗入中原,若他日有人寻至,切记……”
信笺的后半部分被虫蛀得支离破碎,但“紫微帝星石”“反向封印”等字眼依然清晰。青萝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想起苏砚用紫微帝星石改变天象的场景,难道太宗皇帝早就留下了后手?她将信笺递给绿萝,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在经卷背面的朱砂涂鸦上——那是一幅简略的长安城地图,太极宫的位置被红线圈起,旁边画着一个诡异的倒转七星图案。
“这和太子之前布置的七星祭坛有关!”绿萝突然惊呼,“你看,祭坛的方位与经卷上的标记完全吻合。太子背后的势力,恐怕早就知道佛窟的秘密!”她的话音未落,密室顶部传来重物拖拽的声响,灰尘簌簌落下,数十片带着符咒的经幡从缝隙中垂下,正是吐蕃密宗的入侵信号。
青萝迅速将经卷收好,目光扫过密室西壁的壁画。在一幅描绘天竺僧人讲经的画面中,她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脖颈戴着嘎巴拉项链,面容与之前的红衣喇嘛有七分相似。更令人心惊的是,僧人的袖口露出半截狼头刺青,那分明是突厥精锐的标志!
“原来吐蕃和突厥早有勾结!”青萝握紧玉玦,三块残片在她手中自动拼成星图,“他们想借助玄甲玉的力量,不仅是为了颠覆大唐,更是要解开远古邪神的封印!”她想起壁画中黑衣僧人破坏封印的场景,意识到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此时,密室的石门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绿萝掏出从钦天监带来的星象仪,按照经卷记载调整星石方位。当星石与壁画上的北斗七星完全重合时,金佛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石门缓缓升起。门外,数十名吐蕃僧人手持金刚杵,为首的老者头戴五佛冠,眉心的第三只眼纹泛着妖异的红光。
“中原人,交出玄甲玉心眼,饶你们全尸。”老者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手中的人皮唐卡无风自动,里面的恶鬼画像蠢蠢欲动,“你们以为读了几本经卷,就能参透其中奥秘?当年太宗皇帝设下的三重封印,早己被我们破解了两重!”
青萝将经卷护在身后,玉笛横在胸前:“休想!只要有我在,你们就别想染指玄甲玉!”她的话音刚落,密室中的夜明珠突然全部熄灭,黑暗中,金佛胸前的玄甲玉碎片开始发烫,一场关乎天下苍生的生死较量,即将在这佛窟深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