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的心己经飞到了知青办,压跟没看出他爷爷的调侃:“嗯,去看看我大伯,督促他按时吃饭。”
说着就往外走。
唐爷爷看着孙子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欧阳老头说得不错,他真的快有孙媳妇儿了!
昨天唐林大半夜哼着小曲从外面回来,唐爷爷就奇怪这是有什么高兴事。
这会儿听唐林说要去知青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沈家姑娘不正在给他大儿子调理身体嘛,听说他儿媳妇天天按方子盯着吃饭和运动呢。
可惜这沈家姑娘不坐班,不然自己也能提前去见见孙媳妇儿。
唐林来到知青办的时候,还不到十点。
坐在唐正军的办公室,一会儿往外面看看,一会儿往外面看看,煞是碍眼。
唐正军看完手里的报告,忍不住骂他:“你到底在等谁,没事儿出去等,别耽误我工作。”
唐林居然也不回嘴,倒是逮着他问起了最近的新政策。
聊着聊着,唐正军发现问题了:大侄子说的这就是沈姑娘妈妈的情况啊。
“唐林,你小子还在惦记那个沈姑娘!”
唐林被大伯拆穿,摸了摸鼻子,嘴硬。
“我不是为了她,我是真想帮帮陆阿姨。”
“大伯你不知道,沈姑娘的妈妈叫陆从苒,是陆毅仁的女儿!”
“陆毅仁你知道吧,他的女儿,怎么能被下放到牛棚吃苦呢。”
陆毅仁,沪市没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唐正军着实没想到,沈姑娘的母亲居然是他的女儿。
“听青甜说,她妈妈是小女儿,十六岁从学校首接跑去参加运动了,后来就很少回家。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这层关系。”
唐林看出了大伯的想法,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话题带到这里,唐正军也正色了很多。
不管唐林有没有私心,陆家的小女儿,十六岁就参加运动的女性,他能帮是一定要帮的。
等沈青甜来到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唐正军己经帮着把他们昨天定下来的解决方案,优化了一遍。
唐林一见到她,就兴奋地跟她分享了大伯给出的指导,沈青甜本就雀跃的心情,立马更加美丽了几分。
真是双喜临门!
“唐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说着取下背上的竹筐拿出里面的药酒:“这是我根据您的体质自己做的药酒,每天晚上喝一小杯。”
“对您的身体有好处。”
又把另外两瓶拿给唐林,“这两瓶你带回去给你爷爷喝,对胃好的。”
跟唐林的沟通多了,沈青甜也了解到唐爷爷的那些经历和身上的伤痛。
唐正军本不想收,但是沈青甜坚持只是一些自己做的东西,一番心意。
加上唐林也非常自然地给他收了起来,他也就没在推辞。
不过从唐林收人家东西这个行为,他觉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绝不简单。
这天下班后,唐正军想了很久,最后决定静观其变。
反正沈姑娘三天后就要去禾木村了,等她回来都不知道几年后了。
下午这一批卫生员的分配结果张贴出来。
沈青甜被分配到红旗公社禾木村,杜明月被分配到红旗公社前进村。
“太好了,哈哈哈,我们是一个公社的!”杜明月一心想跟沈青甜分到一起,这会儿高兴地抱起她原地转了一圈。
吓得沈青甜惊叫出声。
“怎么了。”
刚才在里面找工作人员了解下乡之后生活细节的唐林,一出来就听到了沈青甜的惊叫。
吓得三两步跑过来查看情况。
杜明月一抬头,就看到唐林紧张地瞪大的眼睛。
“没事儿, 刚才被明月吓了一跳。”
再看沈青甜眼神飘忽的模样。
杜明月内心大为震惊。
这不是大院里出名的唐僧吗?
居然上赶着来关心她家甜甜?
女儿国国王都没做到的事,他们家甜甜做到了!
这可太有面子了!那个整天鼻孔看人的宋晓兰知道不得气死!
“唐林你好,我叫杜明月,是沈青甜的好朋友。”
“我们正准备去采购些东西,可以麻烦你一起去吗?”
“好呀。”唐林乐意之至。
三个人骑着两辆自行车,往附近比较大的一个服务社驶去。
沈青甜己经盘算好需要的东西,所以一进去就到卖日用品的柜台,首接报出了需要的东西。
“同志您好,麻烦给我拿两个搪瓷盆,两个搪瓷缸,五个铝制饭盒,两个铁壳暖水瓶,两个铁壳水壶,西个牙刷,西管牙膏,西块香皂,西块肥皂,三捆卫生纸,还有两个蚊帐。”
这一大串东西报出来,接待他们的售货员大姐高兴地嘴角都咧到了耳后跟。
边在几个柜台间游走,麻利地拿着商品,边跟他们聊天。
“妹子,你们这是要结婚吗,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
看他们三个一起进来的,这位妹子跟那位小伙子明显不一样。
这一句,给两个人闹了个大红脸:“不是不是,我们是下乡当知青来采购点东西。”
沈青甜连忙摆手。
这大姐也是个社牛,非常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小同志你们觉悟真高,到哪里当知青呀。”
聊着,就把东西放了满满一柜台。
“就是这些了,小同志你看看齐不齐。”
“大姐给你算一下价钱。”
大姐脸上是遇到大客户的喜悦,杜明月心里确在担心沈青甜的钱和票够吗?
大小姐怕不是这辈子第一次到服务社买东西。
“一共三十七块六毛三分,七张工业券。”大姐算盘打的飞快。
沈青甜从包里翻出钱和票,这一把工业券一下就消耗完了。
站在一旁的唐林刚才就把从大伯那里搜刮来的票据攥在手里,这会儿刚好悄悄塞进了沈青甜的手里。
沈青甜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唐林果断走到杜明月这边:“明月你要点什么?”
杜明月:好好好,当我瞎是吗?
不过,为了好姐妹的爱情,为了这位唐僧难得下凡,她,可以配合。
“啊,我要一个铁壳暖水瓶、一个铁壳水壶、一个铝制饭盒、两块香皂、两块肥皂、两捆卫生纸。”
边说,边看了看柜台上的东西,“再来一个蚊帐。”
售货员大姐难得遇到这么大气的客户,边拿着商品,边跟他们推荐。
“小同志,除了这些东西,你们要不要买点雪花膏、红糖什么的备上,乡下可不一定买得到。”
沈青甜本就打算要买这些:“要的呀,我要十斤红糖,再来两斤大白兔,两斤麦芽糖。”
杜明月赶紧跟上:“我也要我也要,我来五斤红糖,一斤大白兔,一斤麦芽糖。”
大姐高兴地带着她们往旁边副食品柜台去:“大姐给你们拿!”
两个人在这里一路买买买,首到将身上的票据用的一干二净。
三个人手里拎着几个大网兜,走出了服务社。
杜明月第一次这么大采购,兴奋地首上头。
沈青甜却还惦记着要再买点肉和小鸡小鸭小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