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 第45章 雪夜抉择(上)

第45章 雪夜抉择(上)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作者:
龙都老乡亲
本章字数:
2914
更新时间:
2025-05-02

一进腊月,牙狗屯的清晨裹在浓白的雾气里。

杜家院子里,三口大铁锅架在临时垒起的灶台上,柴火"噼啪"作响,蒸腾的热气混着甜腻的豆香,在冷冽的空气中凝成一片白雾。杜小荷系着蓝布围裙,袖子挽到手肘,露出两截白生生的胳膊。

她鼻尖上沾着一点豆馅,在晨光里像颗俏皮的小雀斑。

"谦子哥,尝尝!"她掀开蒸笼,热气"呼"地扑在脸上,睫毛立刻挂上细密的水珠。她挑了个最圆润的粘豆包,用苞米叶托着递过来,"今年豆馅里掺了野蜂蜜,比去年的甜。"

王谦接过豆包,热气透过苞米叶烫着指尖。咬开软糯的外皮,甜丝丝的豆沙混着蜂蜜的清香在口腔里漫开。他看见杜小荷期待的眼神,突然想起上辈子在护林队吃过的最后一顿粘豆包——那天暴风雪封山,鄂温克族的老猎人巴图硬塞给他半口袋,粗粝的手掌拍着他肩膀说:"孩子,吃饱了才有力气跟老天爷斗。"

"真香。"王谦声音有些哑,"比供销社卖的好吃多了。"

隔壁院里传来于子明的大嗓门:"玉兰!你家豆包啥馅的?"接着是刘玉兰带着笑意的嗔怪:"呆子!不会自己过来看?"杜小荷抿嘴一笑,低头继续拣豆包,发梢扫过王谦的手背,带着淡淡的皂角香。

晌午时分,屯口传来"叮铃咣当"的铜铃声。

卖货郎老周挑着担子进了屯,棉帽子上结满冰溜子,胡须上挂着白霜。

"西边牧区可惨喽!"老周蹲在碾盘边烤火,从怀里掏出个锡酒壶灌了一口,"俺从乌兰屯过来,那边雪都齐腰深,听说更西边的牧场......"他压低声音,"冻死了上百头羊!"

王谦手里的斧头顿住了。

记忆突然闪回——上辈子2020年冬天,护林队值班室里,鄂温克族队员阿木尔醉醺醺地抱着酒瓶说:"我爹娘要是能熬过83年那场白灾......"酒瓶"咣当"掉在地上,碎玻璃映着那人通红的眼睛。

"谦子哥?"杜小荷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端着碗热腾腾的姜茶,"发什么呆呢?"她伸手拂去他肩上的木屑,指尖碰到他冻红的耳垂,"手这么凉......"

王谦接过粗瓷碗,突然问:"咱家还剩多少盐?"

杜小荷眨了眨眼:"地窖里还有半坛,怎么了?"

王谦望着西边被雪覆盖的山峦,喉结动了动:"可能有人比我们更需要。"

油灯在土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

西家人围坐在王家的热炕上,炕桌中央铺着张泛黄的军用地图,边缘己经磨得起毛。

王谦的手指划过一道山脊线:"往西一百二十里,是鄂温克族夏季牧场。"

他的指尖停在一片空白处,"现在雪这么大,他们肯定撤到冬窝子了——应该在这片山谷。"

杜老爹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烟袋锅子在油灯下闪着暗红的光:"你咋知道他们在哪?"

"去年......"王谦顿了顿,"去年听货郎说的。"他不动声色地撒了个谎,手指无意识地着地图上那个用铅笔圈出的小点——那是上辈子阿木尔带他祭拜父母时指过的地方。

于得水皱着眉头磕了磕烟灰:"这季节翻老秃顶子山?不要命了?那山口的冰窟窿能吃人!"

"他们更危险。"王谦的声音沉下来,手指点着地图上一个标记,"牧场往西三十里有个废弃的林场,上个月我去打猎时看过,屋顶都塌了。要是牧民困在那儿......"

他没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没有盐,没有药,在零下西十度的荒原上,老人和孩子撑不过三天。

杜小荷突然站起来,辫梢上的红头绳在灯光下一晃:"我家还有半坛猪油,两包盐,二十斤粘豆包。"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烧红的炭掉进雪堆里。

屋里安静得能听见油灯芯"噼啪"的爆响。

王建国盯着儿子看了半晌,突然起身从炕柜里掏出个布包:"带上这个。"

——是一整袋的胡萝卜,他存了整整一个冬天都还没舍得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