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的我在乡下大有所为
现代言情
首页 > 现代言情 > 七零年代的我在乡下大有所为
作者:
用户20345153
主角:
顾岁安
作者:
用户20345153
主角:
顾岁安
更新至:
第54章 猪肉
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9.59万字
一朝穿越,靠着空间在乡下好好生活。 正在慢慢把日子过好时,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这个情节怎么如此似曾相识。 本以为是普通的穿越,结果竟是穿书。 既来之则安之,看顾岁安怎么在这个时代默默努力,偷偷吃瓜,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大有所为
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9.59万字
简介
年代 幻想言情 空间 乡村
一朝穿越,靠着空间在乡下好好生活。 正在慢慢把日子过好时,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这个情节怎么如此似曾相识。 本以为是普通的穿越,结果竟是穿书。 既来之则安之,看顾岁安怎么在这个时代默默努力,偷偷吃瓜,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大有所为 ...

第1章 穿越

“顾小姐,货已经放好了。”

“好,辛苦你了,尾款等下发你。”

挂了电话,顾岁白脑子还有些恍惚。

就这样把钱花光了?

自从两个月前开始断断续续梦到一些场景,墙上的大字报,满是补丁的衣服,面黄肌瘦的脸,瞭望无际的田地……

网上查了一番,和六七零年代的感觉最像。

每一次梦都会加深印象,隐隐感觉自已下一秒就会站在那里。

于是立刻决定将名下所有可调动的资产换成钱用于收集物资,到时候放入她自带的空间里面。

空间是顾岁白的秘密,从娘胎里自带的,也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依仗。

空间只有储物功能,其他的统统没有。

在处处监控的现代,顾岁白用得很小心,秉持着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

这是最后一批货,其他的已经收入空间,上亿的物资可以保证让顾岁白几辈子辈子衣食无忧。

大米,白面,泡面,红糖,手表……

能想到的顾岁白都买了。

利落地把尾款发过去。

心里还是很慌,最近的大动作很难说有没有发现。

开车到了郊外的仓库。

以前是个废弃仓库,顾岁白特意修好用来存放东西,这样荒凉的地方能帮她拖延一点时间。

进入仓库,满目的收音机和缝纫机,因为要求样式要和七零年代一样,需要做旧处理,所以用的时间比较久,最后才弄好,将最后一批货收入空间。

顾岁白还没来得及转身,铺天盖地的痛感传来,眼前一黑,脑袋一阵剧痛便失去了意识。

这是要穿了吗?

……

“这是下乡的补贴,收好了。”

妇女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顾岁白站着没动,全身上下只能感受头痛欲裂的滋味。外人看来就是女孩沉浸在下乡的痛苦还没回神。

少女面黄肌瘦,五官倒是小巧精致,就是有不够白,不然指定好看。身子板又薄,一看就是没什么力气干活的。

这样的不是第一次见,给东西的女同志也习惯了,静静等了一会,见少女还是没反应,叹了口气,也没像平时那样骂骂咧咧。

现在下乡的人都这样,浑浑噩噩地不敢相信。这闺女衣服虽然破旧,不过收拾得利落,加上气质好,也还算体面。这样的小身板,下乡指不定怎么受苦呢,乡下家人也没个照应的,受了苦也只能自已往肚子里咽了。

她可是知道下乡的苦,下乡的人这么多,也没见哪个回来的。寄回来的信都是诉苦的,天天都要干活,没公分就要饿死,什么手起泡,晒掉皮都是小事。

隔壁家的婶子,最小的儿子之前不懂事,听着人家宣扬的什么光荣运动,可不就下乡了嘛。现在寄回来的信都说了,日子苦得不行,饭也吃不饱,婶子看了是日日夜夜哭,她看着都怕眼睛被哭瞎。

还是得快点给自已家闺女找个工作,不然到时候轮到她下乡,伤心的不还是他们父母嘛。

想着家里天天傻狍子一样的闺女,暗暗庆幸,还好她有自已这么个好的妈,现在还有几个当妈的能想自已这样整天忙上忙下地给闺女找工作,就是怕她下乡受苦。

其他人巴不得自已闺女下乡然后寄粮食回来。

望了望四周,把东西塞进顾岁白手里,看着和自已闺女一般大的少女,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妹子,别伤心了,后天就要下乡,抓紧拿着这些钱去买些东西,到了乡下这些可就不好买了。乡下也没这么苦,熬一熬啊,也就过来了,”

也不敢多说,不是多熟的人,她不想被领导听见了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可是大错误。

万一严重没了工作,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摇了摇头又低头干自已的事,避嫌似的不再看顾岁白一眼。

顾岁白浑身的疼痛缓和了一些,嗓子发不出声音,像是大病初愈,没办法解释自已痛苦面具的原因,微微点头致意,离开了知青办。

整理了一下脑子多出来的记忆。

顾家一共有五个人。原身,父母,以及她的哥哥弟弟。父母都是高知分子,祖上不说大富大贵,也是有些积蓄的,传下来的家底足以让原身无忧无虑做一辈子了。

可惜在这个年代,注定了怀璧有罪……就算家里一直积极响应政策,捐赠了大部分财产,还是敌不过小人的眼红举报。

顾家父母都是积极分子,父亲是钢铁厂的技术工,平日里最是老实,与人交往也是再和气不过。

母亲是高中老师,虽然严厉,但在运动出台后也降低了存在感,平日里少言寡语。

一家人本想低调做人,全全乎乎便心满意足了,没想到钢铁厂副厂长黄富贵的女儿黄柳青攀上了个有钱有势的人,黄柳青也是个有远见的人,靠男人一时靠得住,久了指定靠不住,唯有娘家硬才能站住脚。

于是趁着大人物对她还有点新鲜感,使了浑身解数让他松了口,把黄富城往上提携了。

于是钢铁厂就空出了个副厂长,这谁不眼红,场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蠢蠢欲动,想尽办法想搭上这个位置。

其中一直和顾父不对付的刘大宝最为活跃,争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以为这个位置会落到顾父身上,本就嫉妒积怨,于是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放了几本禁书在顾父办公室,反手就一封举报信上去。

这下直接遭到严查,检查的人在父亲抽屉找到了禁书。

谁也没想到,除此之外,居然还有洋文信。

那些信是来自舅舅和姥姥姥爷一家,几年前他们便定居海外,这些只是普通的来往书信,却不巧刚好碰上这个敏感的时候。

父母直接被安排下放到大西北,家也被抄了。

哥哥顾岁全几年前就已经当兵,弟弟去年高中还没毕业,舍不得姐姐受苦自告奋勇报名下乡了。

父母都是关注时局的人,知道顾母娘家这边身份敏感,之前就把孩子们的户口单独开出去了。

所以这次对三个孩子的影响倒是不大。

原主也是幸运,那天刚好出门了,躲过一节。

街坊邻居也都是好人,念着以前顾家平日的交好,都默契地没提出顾家还有个女儿的事。

那天一堆人浩浩荡荡过来就押住了顾父顾母,顾母的好友黄姨过来串门,还没进门,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就跑回巷口蹲着,把原身忽悠回家了。

平时顾父母为了多攒点钱给弟弟买个工作,生怕错过有什么回城的机会。经常在下班后找零工。这时候顾岁白常来黄姨家,顾岁白没多想,以为这次也是。

黄英紧张的心从在巷口蹲顾岁白一直悬着,一看到回来的小姑娘直接带回了家,直到把她压在家心里才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顾父顾母唯一放下不下的就是原身,时间太,也不指望能给她留下什么,没有被连累,安安全全的就是最好的结果,庆幸还有这么个雪中送炭的好友。

房子也被收了,红袖章的人闯了进去,大肆搜查了一番,里里外外都洗劫一空。

顾岁白在黄姨家待到晚上才发现这件事,黄姨的夫家听说了顾家的事,怎么可能容忍家里有吃白饭的,没钱的赔钱货。黄姨的婆婆当即骂顾岁白不要脸,上人家家里吃白饭。

接着就抖出顾家的事,原身浑身战栗不敢相信,怎么就……

原身一个女孩身无分文的,实在没地方去,只能留在黄姨家,即使被骂。

不过这个人精神恍惚,骂什么也听不清了。

黄姨一个人顶着一家人的压力 ,收留了顾岁白,晚上特意给在屋里多搭了一块木板,铺上薄薄的垫子。

黄姨家孩子多,日子过得拮据,原身是知道的,浑浑噩噩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第二天顶着大肿眼,趁着天没亮,就留下一封信,自已偷偷走了。

她知道感恩,也知道善良的黄姨是愿意的,可是其他人呢?况且收留一天容易,一个月,一年甚至一辈子呢。

原身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黄姨没有义务这样做。

这一出来就是三个月。

终究是个孩子,手上也没有,每天游荡,哪里有吃的就往哪去,这一阵子下来,这个人都瘦得不行,身上也保持不了干净。

印象里,这具身体已经三天多没吃过东西了。

实在没办法,主动报名下乡了。

唯一的好消息,主动报名的可以自已选择下乡的地方。

原身选了她弟弟那。

想在死前再看一眼亲人。

……

怪不得头脑隐隐胀痛,身子也使不上劲,她还以为是穿过来的后遗症呢。

收好介绍信和车票,数了数手上的钱,五十块,还有几斤粮票和棉花票。

顾岁白迈着虚浮的步伐,经过几个好心路人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国营饭店。

店面不大,墙面斑驳,灰扑扑的样子。桌椅不多,人也不多。

可能是时间还早,店里只有一个老大爷。

顾岁白直奔窗口,窗口旁的板子上用大字写着今天的菜单。

肉包子,卤火烧,白皮面……

顾岁白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点了两个肉包子和一斤肉饺。

“总共一块六毛钱外加三两粮票。”窗口工作的女同志态度随意,瞟了一眼顾岁白,漫不经心地写了单子递给后厨,不知道是心情不好还是怎么样,摆着臭脸不说话。

顾岁白也不在意,这个年代的铁饭碗含金量是很高的。更何况,她注意到了,墙面还贴着“不准打顾客”的标语。

乖乖交了钱票就坐下等。

就顾岁白一个顾客,很快顾岁白就听到自已点的东西好了。

拿到之后什么都顾不上了,一顿猛吃,疼痛缓过来后就是无尽的饥饿。真是饿惨了,前面几口还有点反胃,喝了水之后是越吃越饿。

“莹莹,你可要想好了,建军哥下乡指不定要去几年呢,你要是不去,等建军哥喜欢上别人了你可别后悔。”

顾岁白太久没吃东西,没吃几口就肚子疼,吃饺子的速度慢下来了点。

新来的两个女孩坐在了她的侧边。

顾岁白这属于饭店角落,旁边对着杂物,完全不引人注意。

说话的的那个衣服上还有几个补丁,这是这个年代最寻常不过的情况。那个叫莹莹的就不一样了,身上穿着黄色的布拉吉,干干净净,一看就是新的,更何况亮色的布料衣服普遍更贵,脚上是一双十几块的小皮鞋,在这个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二三十块的时代,这一身足以说明她家庭的经济情况肯定不错。

“可是……”徐莹莹一脸犹豫。

她不是不知道王来娣说的那种情况,可是她和建军哥根本没有确定关系,要是就这样追着他下乡,爸妈肯定会生气的。

王来娣一看徐莹莹没完全反对,心里一喜,再接再厉继续劝道。“莹莹,你要是能为了建军哥下乡,他肯定会感动的,你还愁他不喜欢你吗?”

等徐莹莹下乡了,那个工作就是自已的,到时候她妈肯定能对她另眼相看,没准还能为自已许个好人家。

王来娣想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整个人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