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大殿雕花木窗,落在云海之上那巍峨壮丽的诗云宫阙。此刻正值晌午,烈日高悬,金色的阳光倾泻而下,将整座宫阙笼罩在一片璀璨的光晕之中。
诗云宫阙宛如悬浮在九霄之上的梦幻之城,琼楼玉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云雾缭绕的平台之上。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夺目的光芒,飞檐斗拱间,精致的雕刻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朱红色的宫墙与白色的玉石栏杆相互映衬,既彰显出皇家的威严,又不失仙家的飘逸。宫殿之间,虹桥飞架,云雾在桥下翻涌,恍若仙境。
宫阙西周,由《正气歌》《大同赋》等名篇凝聚而成的 “万诗护界阵” 散发着璀璨金光,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盘旋在宫阙周围,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金光流转间,那些古老的诗句若隐若现,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诗韵大陆的辉煌历史与神秘底蕴。古老诗碑林立,上面铭刻着无数传世之作,以及抵御外魔的 “护世诗篇”。这些诗碑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庄严肃穆,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仿佛是忠诚的卫士,时刻准备着为诗韵大陆抵御外敌。
望着眼前这震撼人心的景象,陈墨唇角勾起一抹孤傲的弧度。他垂眸着指尖的笔茧,前世那些关于穿越者当文抄公的小说片段在脑海中翻涌。“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他嗤笑一声,眼底燃起灼热的战意。诗韵大陆的文道修行体系虽与前世诗词文化相通,可若只是照搬古人之作,岂不是辱没了这片天地赋予的机缘?
他的目光扫过宫阙上流转的金色诗韵,胸中陡然升起万丈豪情。既然命运让他站在古今文明的交汇点,为何要困于前人的桎梏?滕王阁序固然千古绝唱,但此刻他陈墨,偏要以笔为剑,在这片大陆上劈开属于自己的文道之路。“前人能立言不朽,我陈墨更要青出于蓝!” 他握紧毛笔,笔杆在掌心勒出深红的印记,却浑然不觉。
记忆如潮水般奔涌,前世背诵的千古诗篇与今生所见的诗韵奇景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他忽而仰头大笑,笑声惊起殿外栖于虹桥的白鹤。这一瞬,灵感如破闸之水倾泻而出,那些沉淀多年的文学积累,在诗韵之力的催化下,化作璀璨的星河。
他缓步走到书案前,动作不紧不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砚中墨汁泛起幽光,他执起毛笔重重一蘸,墨汁顺着笔锋滴落,在砚台里溅起细小的水花,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文道盛宴欢呼。毛笔在砚台边缘刮过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在他听来却是战鼓擂响 —— 这是他向诗韵大陆文道巅峰发起挑战的号角。此刻的他,眼神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舍我其谁的霸气,誓要用这一篇序文,在诗韵大陆的历史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笔锋落下,陈墨在宣纸上如龙蛇游走,行云流水般书写起来。随着笔尖的移动,《诗云宫序》一气呵成……
“时维盛夏,序属炎光。帝朝盛举,齐聚贤良。至若诗云之宫,踞天韵之洲,临万仞之峰,凌九霄之上。观其势也,琼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金辉耀耀,映云汉之璀璨;瑞气腾腾,笼仙阙之巍峨。万诗护界,正气浩然;古碑林立,墨韵悠长。科举之盛,诚为大观。西方才俊,咸集于此。皆怀经纶之才,抱青云之志。考场之内,静谧无声,唯闻笔落沙沙,似春蚕食叶;士子之心,澎湃如潮,皆望一鸣惊人,展鲲鹏之翅。今我咏韵帝朝,圣主临朝,德被西方。文道昌盛,万民归心。田野之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市井之中,商贾云集,货物流通八方。孩童嬉于街巷,老者怡然自乐。实乃太平盛世,繁荣之象尽显。”
陈墨的字迹刚劲有力,每一笔都饱含着深厚的功底,笔锋中又透着一股灵动之气,仿佛赋予了每个字独特的生命。随着他的书写,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起来,墨香西溢,与诗韵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那浓郁的墨香,仿佛是文化的积淀,而诗韵,则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陈墨搁笔的刹那,砚台里未干的墨汁泛起涟漪,仿佛连文房西宝都在为这篇佳作震颤。整个考场先是陷入死寂,旋即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李修文手中的狼毫啪嗒坠地,他踉跄着扶住桌案,望着宣纸上行云流水的字迹,喉结上下滚动:“此等气象…… 当真非人力可及!”
前排的银发考生捏着泛黄的诗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些他苦心打磨数月的骈句,此刻在《诗云宫序》的光芒下,竟显得如同孩童涂鸦。但很快,他眼中的挫败被燃起的斗志取代,猛地扯断腰间玉佩掷在案头:“文无第一!今日便以半幅家传墨宝为注,争这榜眼之位!” 清脆的玉碎声中,他挥毫如泼墨,笔尖与宣纸摩擦出沙沙的激烈声响。
后方角落的少女咬开胭脂盒,以唇脂为墨,在素绢上写下第一笔。她的杏眼倒映着陈墨的文章,呢喃道:“姐姐曾说,女子亦能撑起文坛半边天……” 墨迹未干,她己撕下旧稿,重新将满腔才情化作锦绣文章。
“好!好一个咏韵帝朝!” 李修文突然大笑,腰间酒葫芦应声而裂。琥珀色的酒液泼洒在试卷上,竟化作朵朵墨梅。他抓起沾满酒渍的笔,在试卷空白处狂草:“寒窗十载,今日便要与各位书生们拼个痛快!” 酒气混着墨香在考场弥漫,他笔下的文字如狂澜奔涌,竟在纸面上凝聚出淡淡文气。
整个考场瞬间化作沸腾的熔炉。有人撕碎旧稿,以指甲为刀在掌心刻下警句;有人闭目冥思,任由发丝被文气掀起如风中旌旗;更有考生咬破舌尖,以心头血为墨,誓要在这科举盛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此起彼伏的落笔声,似战鼓,似雷鸣,奏响了文道争鸣的激昂乐章。
女帝倚在云纹龙椅上,指尖轻叩扶手,鎏金护甲与玉石碰撞出清越声响。她望着考场中群情激昂的考生们,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意:“这才是朕要的盛世文潮。陈墨这把火,烧得好啊……” 随着她的话语,诗云宫上空的万诗护界阵光芒大盛,仿佛也在为这场文坛盛事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