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根末端传来的震动持续了整整三息,才缓缓平复。陆长生站在洞府边缘,指尖轻触石壁上残留的灵力波动,目光沉静如渊。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转身走入石室深处,取出那枚记录着星斑贝栖息地坐标的玉简。一道神识扫过,光点闪烁间,新的坐标与先前的空间裂隙位置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
他盘膝坐下,闭目感知体内道种的反应。蒙尘神通自然发动,将他的气息彻底掩藏。与此同时,噬秽藤的子株悄然延伸出数条细根,沿着海底断崖向下探去,如同无声的触角,在黑暗中摸索未知的轮廓。
半日后,第一份反馈传来。
藤根触及之处,并非空洞的岩层,而是一片密集的贝壳群落,表面覆盖着细密星斑,隐隐泛着幽蓝微光。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星斑贝的壳纹竟呈现出某种规律排列,仿佛……某种古老的星图。
陆长生睁开眼,瞳孔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迅速取出一枚空白玉简,以指为笔,开始临摹藤根传回的图案。每一道曲线、每一颗星斑的位置都被精确还原,甚至连细微的光泽变化也未曾遗漏。
随着图案逐渐完整,一个陌生却隐约熟悉的结构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他曾在古籍中见过的“归墟星海”图示!
但此刻浮现的图案比他记忆中的更加复杂,似乎还隐藏着未被解读的部分。
他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卷残破的兽皮纸,上面布满晦涩难懂的星域符文。这是他在幽藤传承中偶然获得的一段关于星辰运行的记载,一首未能破解其全部含义。
他将两者并排摆放,仔细比对。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洞府内的灵气流转不息,药田中的灵草在万年聚灵阵的作用下缓慢生长,星斑贝养殖池中,几滴星灵液正从贝壳缝隙中缓缓渗出,落入下方的收集槽。
三天后,陆长生终于确认了一件事——星斑贝壳上的星图,确实指向归墟星海,而且其中一条隐秘轨迹,与他体内的长生金曦暖流运行路径极为相似!
这一发现让他心头微震。
他立刻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开启道种的蒙尘神通,屏蔽外界干扰,全神贯注感知体内暖流的流动。
金曦般的暖意自丹田升腾而起,沿着经脉缓缓游走。陆长生以神识紧随其后,一笔一划地在意识中勾勒出它的轨迹。
当暖流经过心口时,他捕捉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偏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抖动,却在他反复感知三次之后,确认了它的存在。
这股暖流的轨迹,竟与星图上的某条分支线路惊人一致,连那处微妙的抖动,都能在星图上找到对应节点!
陆长生缓缓睁眼,神色凝重。
他开始翻阅过往的记忆,试图寻找更多线索。从最初误食奇物获得无限寿命,到后来接触幽藤传承,再到如今在深海中发现的星斑贝……
一切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归墟,或与之相关的纪元寂灭之力。
他回忆起早年在一本残卷中读到的只言片语:“长生者,乃逆天之人,其命源必牵涉寂灭之始。”
当时并未在意,如今再看,竟似暗藏玄机。
他取出一枚新玉简,将所有推演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最后写下一句话:
“若长生本源与归墟有关,则未来之路,需格外谨慎。”
思索良久,他决定进一步验证这一猜想。
第一步,是解析星图中尚未识别的部分。
他将玉简贴于额前,以神识沉浸其中,逐寸分析那些模糊不清的痕迹。借助噬秽藤的感应能力,他尝试模拟星图在特定光线下的变化,果然发现了隐藏的信息。
一条极细的线条,只有在灵光照耀下才会显现,首通星图中心之外的某个未知区域。
那里,或许才是真正的归墟核心。
第二步,是对比体内暖流与星图轨迹的深层联系。
他花费整日时间,绘制出完整的暖流路线,并将其与星图进行叠加比对。结果再次印证了他的猜测——不仅路径吻合,连能量波动的频率都有七分相似!
这意味着,他的长生之力,可能并非源自这片天地,而是来自某个更遥远、更深邃的存在。
第三步,是梳理所有相关信息,尝试找出更深层次的关联。
他翻阅幽藤传承中关于“纪元轮回”的片段,结合之前在龟背礁空间裂隙中看到的景象,以及星斑贝族群的行为模式,逐步拼凑出一幅模糊的画面。
归墟,或许是上一个纪元终结后的遗迹之地,而长生之力,正是从那里遗留下来的某种“火种”。
若是如此,那么他所拥有的无限寿命,便不只是天赋或奇遇,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因果。
这个念头一旦形成,便再也挥之不去。
夜色降临,洞府内依旧灯火通明。
陆长生坐在石案前,手中握着一枚星斑贝的外壳,目光深邃。
他没有急于行动,也没有贸然前往归墟星海,而是继续观察、记录、分析。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验证;每一个推测,他都设法求证。
他知道,自己距离某个真相己经不远。
但越是接近,就越要小心。
他轻轻放下星斑贝,抬手在空中画出一道符文,封印了刚刚记录的所有信息。随后,他站起身,走向药田,继续每日例行的巡视。
安全第一。
这是他的信条。
也是他活到现在的原因。
就在他踏出石室的那一刻,藤根末端忽然传来一阵剧烈震动——
这一次,不是来自海底断崖,而是……
洞府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