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华夏十大武力绝巅】盘点结束后不久,天幕静默但依然悬挂在天空的日子。
现代。
魔都。
周小帅揉了揉眉心,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天幕的存在,让他的工作变得魔幻,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变得难以预测。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等天幕更新”,以及……继续“寻找灵感”?
王总依然相信他有某种神奇的能力,能影响天幕的播放内容。
“小帅啊,这次的盘点要上点档次!”
王总坐在办公桌前,语重心长地说。
“不能光打打杀杀了,得有点文化内涵!你看看现在网上,除了看热闹,大家也想学点东西嘛!要流量,但也要流量有价值!”
小帅心里翻了个白眼,您老人家总算想起“价值”两个字了?
“王总,您看盘点什么好呢?之前武力榜单的反响挺大的,大家对历史人物热情很高。”小帅试探地问。
“历史人物当然好!但要换个角度嘛!”
王总来了兴致。
“现在社会上大家最关心什么?教育!竞争!阶层固化!哎呀,不就是‘内卷’嘛!你看看古代有没有这种事?那些读书人怎么熬出头的?那些圣人怎么想的?他们有没有解决‘内卷’的办法?”
“内卷……”小帅喃喃自语。
这个词像一把钝刀,在他这个社畜心里割来割去。
高强度的工作、永无止境的竞争、看不到头的未来……
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内卷”吗?
他打开手机,开始按照王总的思路刷视频。
“996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摆脱内卷,实现弯道超车?”
“古代科举有多残酷?范进中举并非特例!”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能考上状元吗?”
“百家争鸣:那个思想爆炸的时代!”
他看着这些视频,思绪逐渐飘远。
是啊,古代的竞争同样激烈。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那比现代高考残酷多了的科举制度。
还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碰撞,学派的纷争,为了各自的理念而奔走呼号,为了得到君王赏识而使出浑身解数……
那不也是一种“问道”形式的“内卷”吗?
那些能够超越时代,提出深刻思想的人,他们的力量,或许比武力更加可怕,能够影响的范围也更加深远。
他们不是用拳头,而是用脑子,用文字,用思想,改变了华夏文明的走向。
“盘点……那些用脑子改变世界的人?”小帅心中忽然涌现出一个清晰的念头。
就在他这个念头成形的那一刻,天幕,那个静默了数日、依然悬挂在古今世界天空的巨大光幕,再次亮了起来。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岂止武力定乾坤?】
【有文有武,方成华章。】
【下期盘点主题:】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即将开始展示……敬请期待!】
古代世界,尤其是文人学士群体,在看到这个主题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唐朝。
长安城。
翰林院。
一群大儒围在一起,神情激动。
“思想文化巨匠?!天幕终于要关注吾辈了!”
“吾等钻研经史子集一生,便是为了求道!天幕此举,是对华夏文明最深刻的致敬!”
“会是哪十位先贤?是孔圣人?是老子庄子?还是墨子、韩非子?甚至……是否有吾等后世大儒?”
宋朝。
临安。
陆游(如果能看到)看着天幕,心中充满期待。
他渴望看到那些为了家国天下,用思想和文字战斗的先贤。
朱熹等理学家,也同样激动不己。
他们对“道统”有着极深的执念,渴望看到天幕如何评价他们所继承和发扬的思想。
明朝。
北京。
国子监。
一群年轻的士子望着天幕,眼中充满了崇敬和好奇。
“不知天幕如何评价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有人低声猜测。
“我更期待看到那些先秦诸子的思想交锋!那才是真正的问道时代啊!”
帝王们也对此高度关注。
比起纯粹的武力,思想文化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为重要。
他们希望从天幕中看到那些能巩固统治、教化百姓、甚至是“治国秘籍”的思想。
秦始皇看着“思想文化巨匠”几个字,眼神复杂。
他焚书坑儒,压制思想,统一天下。
天幕此时盘点思想家,是肯定还是否定?
他心中警惕,但又好奇。
汉武帝刘彻则想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幕会如何评价他的这一决策?
他紧盯着天幕,希望能看到儒家思想在大汉的影响得到认可。
天幕没有让古今观众等待太久。
新的画面和文字开始浮现。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他们用思想照亮时代,用智慧影响千秋。】
【第十名】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画面出现了简陋的草屋、辛勤劳作的百姓、以及正在制作简易器械的人们。
一个身形朴素、面色坚毅的老者出现在画面中央。
文字解释: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生产和科技。
其思想对当时社会底层有广泛影响。
墨家弟子更是以纪律严明、刻苦实践著称,掌握高超的城防和器械制造技术。】
画面进一步展示了墨家弟子的生活和他们的技术:
建造简易的防御工事,制作巧妙的攻城器械,甚至出现了一些现代人看来原始但具有科学原理的工具和测量方法。
古代世界,对墨子的反应分化严重。
先秦时期。
墨家弟子看到天幕展示,激动万分。
“是巨子!是我们的巨子!天幕承认了巨子的思想!”
他们为墨家的“兼爱非攻”和对科技的重视得到认可而欢欣鼓舞。
儒家、法家、道家等其他学派的后人则议论纷纷。
儒家:“墨家太过刻板,不合人情!”
法家:“其兼爱之说,于治国无益!”
道家:“墨家奔走天下,违背无为之道!”
但许多普通百姓,尤其是工匠和农民,看到天幕对墨家重视生产和技术的介绍,感到亲切和认可。
“墨家!我知道他们!他们教我们怎么修水渠,怎么造工具!”
后世朝代。
许多朝代对墨家己经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其学派早己消亡。
看到天幕展示,感到惊讶。
“墨家竟然如此重视技艺?!”
“他们的器械制造之术,放在今日也毫不逊色啊!”
一些对科技和器械感兴趣的将领和官员感叹道。
帝王们对“兼爱非攻”不以为然(这不利于他们的战争和统治),但对墨家重视技术和纪律严明的特点产生了兴趣。
现代评论区:
【卧槽!墨家大佬!古代理工科天花板啊!】
【兼爱非攻……理想主义者?】
【墨家要是在,中国科技树得点歪多少年?(褒义)】
【这才是真正的人民群众艺术家!】
【墨家是古代版的工程师和特种部队结合体吧!】
【可惜墨家后来没落了……】
【这思想太超前了!】
古代人看着这些奇怪的评论,再次陷入了懵逼。
“理工科天花板”?
“科技树点歪”?
“工程师”?
“特种部队结合体”?
这些词汇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他们说巨子是‘人民群众艺术家’?这是何意?”
墨家弟子感到困惑。
但通过语气和字眼,他们能感受到现代人对墨子及其学派在科技和工程方面的极高评价。
天幕画面继续,新的名字和画面出现。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第九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
画面回到了战国末期。
一个严谨的老者,正在给弟子们讲学。
画面中穿插着一些严酷的法律条文和刑罚场景。
文字解释:
【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从孔子,却发展出“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和礼法的重要性。
其思想对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弟子韩非、李斯皆是法家集大成者和秦朝重臣。】
画面展示了荀子讲学的场景,他强调人性的恶,需要通过礼仪和法度来规范。
接着,画面展示了秦朝严苛的法律体系和其带来的社会秩序。荀子与韩非、李斯的师徒关系也在画面中有所体现。
古代世界,对荀子的反应同样复杂。
儒家。
一部分遵循孟子“性善论”的儒者对荀子的“性恶论”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歪曲。
但也有一些儒者认可荀子对礼法的重视。
法家。
看到天幕提及荀子对其学派的影响,韩非、李斯(如果能看到)会有所触动。
法家信徒则认为荀子是开明者,看到了人性的本质。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对荀子思想的介绍,以及其对法家的影响,眼中闪过一丝认可。
他推崇法家,天幕肯定了荀子的源头作用,这让他感到满意。
后世朝代。
对儒法两家都有了解的朝代,对荀子的地位和影响展开讨论。
“原来荀子竟然师从孔子,却又影响了法家!”
“性恶论……听着就让人不舒服,但仔细想想,这世道有时候确实需要严刑峻法来约束啊!”许多统治者心中暗忖。
现代评论区:
【荀子:虽然我是儒家,但我真的不是性善论!】
【性恶论,教育和规矩的重要性!】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社会契约论?】
【荀子老师带出了两个最牛的学生(韩非、李斯),也最“坑”的学生(指对儒家的影响)】
【法家的源头之一啊!】
【这位大佬的思想很实用!】
古代人:
“社会契约论”?
“最牛的学生”?
“最坑的学生”?
又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词汇。
但他们能感受到现代人对荀子思想实用性的认可,以及对其师徒关系的奇特解读。
天幕的光芒再次略微减弱,文字浮现。
【本次盘点暂告一段落。】
【下期将继续揭晓【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榜单,包括备受争议的法家集大成者,以及开启无数人智慧的伟大先师。】
【敬请期待!】
古代世界,文人们的胃口己经被彻底吊了起来。
墨家、荀子己经如此震撼,那排在他们前面的,该是何等人物?
是传说中的老子?
是亚圣孟子?
还是那位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
他们迫切想知道,天幕将如何评价这些奠定了华夏文明根基的思想家!
帝王们也对“备受争议的法家集大成者”感到好奇和警惕。
法家是他们的治国工具,但“备受争议”又是什么意思?
而“开启无数人智慧的伟大先师”,则无疑指向了儒家的创始人。
而周小帅,看着天幕再次暂停,心中既有预感,又感到一阵兴奋。
思想巨匠的盘点,果然比武力盘点更加引人入胜啊!
那些伟大的思想,即使跨越千年,依然能引发共鸣和思考。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这个“天幕社畜”的工作,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