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场表彰大会,比预想中早了好些。
陈默还陷在上回食物中毒事件的后续影响里没缓过劲儿,就接到通知要参加全院的“杰出医疗团队表彰仪式”。
他低着头,眼睛盯着身上刚换上、还算干净的白大褂,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表彰会,不都是给那些穿着西装、讲话一套一套跟念PPT似的人开的吗?
现实就是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急诊科走廊里,红底黄字的横幅贴得到处都是。
热烈祝贺陈默医生团队荣获“卓越应急救治奖”!
致敬白衣天使,守护生命前线!
你们是城市的英雄!
沈知夏站在会场门口,一身米色职业装,剪裁得很合身。
她手里拿着流程单,正看得专注。
瞧见陈默走过来,她抬眼,嘴角一扬:你可算来了,再不来,我都要寻思你是不是跑值班室睡大觉去了。
差点,陈默耸耸肩,说实话,这种场面我有点……发怵。
现在才说这话?沈知夏挑了下眉,前两天在大厅,你被患者家属围着拍照的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啊。
那是工作需要,安抚家属情绪,专业要求。
陈默一本正经地回了句,眼睛却偷偷往旁边瞟——孟婉宁穿着护士服,早早就到了,正跟礼仪组的人确认座位安排,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元气笑容。
表彰大会定在下午三点,地点是医院大礼堂。
原本以为就是个走走过场的小仪式,结果到了现场一看,好家伙,布置得跟明星颁奖典礼似的。
入口处铺满了红色地毯,LED大屏上不停地滚动播放着患者送来的感谢信截图,角落里还有几个媒体记者架起了摄像机。
王主任作为主持人,亲自上台讲话,语调难得地温和:这次突发的群体性有机磷类毒素中毒事件,是咱们急诊科这些年应对最及时、处理最科学的一次成功例子。
特别要提一下陈默医生,关键时刻那专业判断和冷静处理能力,没得说……
话还没说完,下面有人小声嘟囔了一句:他配吗?
声音不大,但周围人都听见了。
刹那间,空气好像凝固了几秒,紧接着,灯光“唰”地灭了,全场陷入一片黑暗。
咋回事?主持人的声音都有点慌了。
线路短路。技术人员马上回应,几秒钟后,灯光重新亮了起来。
王主任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所以啊,这次成功不光靠运气,更靠团队的配合和实力。
掌声响了起来,可那句质疑的话,像根针一样,扎在了不少人心里。
轮到陈默上台领奖,气氛又变得有点怪。
他接过奖杯,走到麦克风前,一下子不知道说啥好了。不是不想说,而是……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谢谢大家。说完这句,他就愣在那儿了。
台下开始有了动静,有人小声笑,有人皱起了眉头。
这时候,沈知夏轻轻走上前,把话筒递给他,小声提醒:感谢团队,感谢医院。
陈默点了点头,接着说:感谢沈医生,感谢孟护士,也感谢所有一线医护人员。我们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儿。
说完,他转身快步走下了台,动作干脆得很,就好像多待一秒都会出乱子似的。
孟婉宁在台下带头鼓掌,还特意朝他竖起大拇指,大声喊了句:牛啊陈医生!
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了下来,后来成了热搜话题#急诊室里的光#热门评论区的封面图。
茶歇时间,气氛松快了不少。
不少领导和同事过来敬酒、闲聊,可有些人话里藏着刺。
陈医生,听说你老家是小地方的?现在都这么出名了,有没有打算留在咱们医院发展啊?
哦,还在适应。陈默淡淡一笑,抿了口果汁。
以后肯定要升职了吧?急诊科副主任的位子,说不定就是你的。
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再说。他语气平稳,不卑不亢。
沈知夏适时插了句嘴:其实我们最近在整理这次中毒事件的数据,打算写篇论文投核心期刊。
哦?那挺厉害的。对方尴尬地笑了笑,识趣地走了。
一个陌生男人走过来,是位副院长,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笔挺整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小伙子,干得不错,我们一首都在关注你。
陈默一愣,没说话。
副院长拍了拍他肩膀:年轻人有潜力,更要抓住机会。
说完就走了,留下一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
孟婉宁凑过来,小声问:他说啥了?
没啥。陈默摇了摇头,就是夸了我几句。
那你脸咋绷得这么紧?她伸手戳了戳他脸颊,放松点儿,今天可是你的高光时刻。
陈默没吭声,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奖杯,金属外壳在灯光下闪着冷冷的光。
他突然想起早上整理资料时,夹在发言稿里的那张纸条——
别忘了你是谁。
谁写的?
为啥会在那儿?
他没跟任何人提过。
茶歇结束,表彰大会正式结束。
人都散了,灯光暗了下去,礼堂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陈默一个人往急诊科走,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他掏出手机,打开热搜榜。
果然,自己的名字显眼地排在上面:
#急诊医生低调获奖# 陈医生拒绝露脸引热议
#食物中毒事件幕后英雄# 网友呼吁为白衣天使点赞
#医院表彰大会意外频发# 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他关掉手机屏幕,叹了口气。
沈知夏说得没错,他确实该为自己争取点东西了。
可他到底想要啥呢?
是名声?是利益?还是……
他停下脚步,抬头望着墙上那块写着“急诊科”的牌子。
夜风吹过窗外,树叶沙沙作响。
他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