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故事汇
农村民间故事汇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农村民间故事汇 > 第61章 幽冥赊刀人

第61章 幽冥赊刀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农村民间故事汇
作者:
爱吃柠檬茶
本章字数:
33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清末年间,江南乌衣镇流传着一句诡异的童谣:“赊刀问生死,谶语断阴阳。铁口说因果,赊簿记无常。”每逢阴雨连绵的傍晚,镇口老槐树下总会出现个青布长衫的汉子,腰间别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逢人便问:“要赊刀吗?”

那年三伏天,镇上的绸缎庄老板周鹤年正为独子周明远的怪病焦头烂额。十八岁的明远半月前突然卧床不起,白日里昏睡不醒,到了夜间却双目圆睁,对着空无一人的墙角喃喃自语。更诡异的是,他枕边的《朱子家训》书页间,竟渗出血珠。

正当周府上下乱作一团时,赊刀人踏着暮色而来。他面容清癯,眼角爬满蛛网般的皱纹,唯独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藏着两盏明灯。见到周府门庭,他抬手叩响铜环,开口便是:“赊刀一把,可解公子阴邪之症。”

管家正要驱赶,周鹤年却匆匆迎出。原来他三日前曾梦到个持刀人立于床头,与眼前这位竟是一模一样。赊刀人跨进门槛,目光扫过前厅悬挂的“和气生财”匾额,突然冷笑:“周老板,您这匾额挂反了吧?”众人定睛一看,匾额西角的铜钉果然歪斜,“财”字倒悬,暗合“财倒”之意。

穿过九曲回廊,赊刀人在明远房门前驻足。屋内飘出阵阵腐臭味,掀开锦缎门帘,只见明远面如金纸,手腕脚踝缠着几道暗红勒痕,像是被绳索捆绑过。赊刀人从怀中掏出一把菜刀,刀身刻满蝌蚪般的古篆,刀柄缠着褪色的红布条。他将刀轻轻搁在明远胸口,霎时间,整间屋子响起锁链拖拽的声响。

“七月十五子时,阴门大开。”赊刀人突然开口,“公子的魂魄被困在城隍庙地下的镇妖井,被百年厉鬼当做替身。”周鹤年扑通跪地,求问解救之法。赊刀人却不慌不忙,从袖中抽出泛黄的赊簿,蘸着朱砂写道:“赊刀一把,解魂索命。待乌衣镇青石变血,白米换黄金时,再来收账。”

当晚,赊刀人带着周府家丁来到城隍庙。月光下,庙前的石狮子双眼泛着幽绿,香炉里的香灰无风自动。赊刀人绕着庙墙走了三圈,突然停在西北角,那把锈刀插入地面,竟迸发出火星。众人挖开泥土,赫然露出一口黑沉沉的古井,井壁刻满狰狞的恶鬼浮雕。

子时一到,井中传来凄厉哭声。赊刀人将符纸贴在明远额头,口中念诵:“天清地灵,阴阳速行。魂归本体,魄守身形!”随着最后一个字落地,明远的魂魄从井口飘出,却被井中伸出的无数黑手死死拽住。赊刀人挥刀斩断一缕缕黑气,刀刃上的古篆发出红光,首照得恶鬼们尖啸逃窜。

明远终于转醒,但赊刀人却神色凝重:“此鬼怨气太深,虽被击退,却留下后患。”他指着庙前的石板路,“三日后必有血光之灾,诸位切记,子时前务必归家,门窗紧闭。”

果然,第三日黄昏,乌云压城。铁匠铺的王麻子在镇外撞见个浑身湿透的红衣女子,哭着说自己投河自尽,求他帮忙收尸。王麻子心善,跟着女子走到河边,却被拖入水中。第二日清晨,人们在芦苇丛中发现他的尸体,七窍流血,双手呈抓扯状,像是在水中与人搏斗。

赊刀人再次现身时,带来了更加惊人的预言:“乌衣镇三日后将遭大劫,唯有镇东的城隍庙能保一方平安。”他挨家挨户赊出菜刀,在刀柄系上红绳,叮嘱道:“将刀挂于门楣,红绳断时,立即躲进城隍庙。”

镇民们半信半疑,却也不敢怠慢。第三日傍晚,天空突然下起黑雨,雨水腥臭刺鼻,落在地上竟冒出白烟。镇西的老槐树被雷劈中,燃起的竟是绿油油的火焰。随着一声巨响,镇北的石桥轰然倒塌,露出桥底密密麻麻的白骨。

红绳断裂的声音此起彼伏。赊刀人站在城隍庙前,手中菜刀泛着奇异光芒。无数黑影从西面八方涌来,竟是历年在乌衣镇横死之人的鬼魂。赊刀人挥刀斩向空中,口中喝道:“阳有阳规,阴有阴律!尔等受孽障蛊惑,还不速速归位!”

激战正酣时,赊刀人突然踉跄倒地。原来当年他为封印恶鬼,自愿以阳寿为祭,如今阴气反噬,己是强弩之末。关键时刻,明远挺身而出,手持赊刀,学着赊刀人的样子念起咒语。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恶鬼终于被封印回镇妖井。

雨过天晴后,赊刀人却消失不见。只在城隍庙的香案上,留下半卷残破的赊簿,上面写着:“阴阳赊刀,因果循环。待青石复旧,白米归价,再来续这未了缘。”此后多年,乌衣镇每逢灾劫,总能看到个青布长衫的身影在镇中徘徊,腰间那把锈刀,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红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